一种基于浮力的防洪停车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9090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1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浮力的防洪停车位,包含升降板、基座、垫块、固定槽、空腔、固定爪、稳定导杆、限位块和排水管,所述的基座由壳体和支撑板组成,壳体为顶部开口的中空长方体结构,壳体顶部两端设有对称分布的支撑板,基座设置在地面以下,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垫块,基座顶部设有升降板,升降板与基座之间通过稳定导杆活动链接,升降板下表面设有空腔,升降板的上表面前端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槽,升降板的上表面后端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爪,基座侧面设有排水管且排水管与基座内部连通;该装置利用洪水浮力代替传统的电动或液压升举装置节约能源,有效避免了汽车浸水,确保车主财产安全。

A flood prevention parking place based on buoyanc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ood control parking space based on buoyancy, which comprises a lifting plate, a base, a cushion block, a fixing groove, a cavity, a fixing claw, a stabilizing guide rod, a limiting block and a drainpipe. The base is composed of a shell and a supporting plate, and the shell is a hollow rectangular structure with an opening at the top of the shell and symmetrical parts are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shell.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uppor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ad, the top of the suppor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plate,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lif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avity through a stable guide rod movable link between the lifting plate and the bas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lif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two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fixed slots,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lif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rear end. There are two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fixed claws, and the side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drain pipe and the drain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internally; the device uses flood buoyancy instead of traditional electric or hydraulic lifting device to save energy, effectively avoiding vehicle immersion and ensuring the owner's property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浮力的防洪停车位
本技术涉及一种停车位,具体为一种基于浮力的防洪停车位,属于汽车装备

技术介绍
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出现私人汽车,到2003年社会保有量达到1219万辆,私人汽车突破千万辆用了近20年,而突破2000万辆仅仅用了3年时间。2010年,我国汽车的保有量达到了7000万辆。截至2011年8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19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大关,占机动车总量的45.88%。截至2016年末,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19440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881万辆),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6559万辆,民用轿车保有量10876万辆。随着民用轿车数量的增加,各种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伴随着大气环流活动越来越频繁,现代城市的排水系统往往跟不上城市发展和气候变化的步伐,频频在暴雨中陷入瘫痪,在暴雨之后,车辆停在车位上被浸的新闻频现报道。车辆遇水浸后,导致车身部件生锈、电气线路烧毁,使车辆的安全性能降低、使用寿命缩短、造成车主的财产损失。尤其是在地势低洼的地区,夏天雨季来临时该问题尤为突出。因此,车主们急需一种汽车防洪装置,在发生洪水时使汽车浸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浮力的防洪停车位,可以利用洪水的浮力自动举升汽车,有效避免车辆被洪水浸泡。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基于浮力的防洪停车位,它包含升降板、基座、垫块、固定槽、空腔、固定爪、稳定导杆、限位块和排水管,所述的基座由壳体和支撑板两部分组成,壳体为顶部开口的中空长方体结构,壳体顶部两端设有对称分布的支撑板,基座设置在地面以下,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垫块,支撑板上垫块的一侧设有3个等距分布的导杆孔,基座顶部设有升降板,升降板与基座之间通过稳定导杆活动链接,稳定导杆穿过支撑板上的导杆孔,稳定导杆的顶部与升降板下表面固接、且底部设有限位块,升降板下表面设有空腔,升降板的上表面前端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槽用以固定汽车前轮,升降板的上表面后端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爪用以固定汽车后轮,基座侧面设有排水管且排水管与基座内部连通。所述的升降板由水平基板和倾斜板两部分构成,所述的倾斜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小于30度,以便于汽车顺利驶入水平基板。所述的固定槽由本体、凹槽和螺栓孔构成,本体内部设有凹槽,凹槽中部设有螺栓孔,凹槽为C型且后端设有凸起,从而使得汽车前轮固定的更加牢固。所述的空腔为不锈钢板材焊接而成的中空长方体结构,空腔的高度小于基座的高度,从而使得正常情况下空腔距离基座内表面有一定孔隙,洪水进入基座时有利于空腔的上浮。所述的固定爪由固定耳、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丝杆、勾爪和轴承组成,所述的固定耳两侧设有螺栓孔以便于通过螺栓将固定爪与升降板固定,固定耳与第一连杆之间铰接确保了二者之间的相对转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设有轴承确保二者之间可以沿轴向相对转动,第二连杆内部通过螺纹与丝杆连接,丝杆的顶部设有勾爪且二者之间相互垂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平基板的前端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固定槽定位孔,所述的固定槽通过螺栓与水平基板的固定槽定位孔固定,多个固定槽定位孔的设计方便调节两个固定槽之间的距离、适应更多车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平基板的后端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固定耳定位孔,固定耳定位孔设有前后两排。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垫块采用橡胶的条状垫块,垫块的高度为5-10cm,垫块的设置使得升降板落下后与基座之间仍然留有一定的空隙,以便于洪水爆发时可以顺利流入基座的内部,由于空腔没入水中从而产生浮力将升降板举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勾爪外表面设有橡胶涂层,确保了勾爪与汽车轮毂的稳固程度,同时也可避免勾爪对轮毂造成的磕碰、划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为:1.设有固定槽和固定爪分别固定汽车的前后车轮,能够稳固限制汽车在升降板上的位置,确保汽车在被举升过程中不发生水平位移;2.洪水来临时空腔受到的浮力将升降板和汽车同时托举升高,避免了汽车浸水,利用洪水浮力代替传统的电动或液压升举装置,节约能源且降低了设备的复杂程度,同时保证了该装置在洪水环境中的可靠性;3.装置主体位于地面以下,正常情况下当做普通停车位使用,不占用公共资源,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加工制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升降板和空腔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固定槽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固定爪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稳定导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升降板、2.基座、3.垫块、4.固定槽、5.空腔、6.固定爪、7.稳定导杆、8.限位块、9.排水管;11.水平基板、12.倾斜板、111.固定槽定位孔、112.固定耳定位孔、113.导杆安装孔;21.壳体、22.支撑板、221.导杆孔;41.本体、42.凹槽、43.螺栓孔;61.固定耳、611.螺栓孔、62.第一连杆、63.轴承、64.第二连杆、65.丝杆、66.勾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至图5,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浮力的防洪停车位,包含升降板1、基座2、垫块3、固定槽4、空腔5、固定爪6、稳定导杆7、限位块8和排水管9,所述的基座2由壳体21和支撑板22两部分组成,壳体21为顶部开口的中空长方体结构,壳体21顶部两端设有对称分布的支撑板22,基座2设置在地面以下,支撑板22的上表面设有垫块3,支撑板22上垫块3的一侧设有3个等距分布的导杆孔221,基座2顶部设有升降板1,升降板1与基座2之间通过稳定导杆7活动连接,稳定导杆7穿过支撑板22上的导杆孔221,稳定导杆7的顶部与升降板1下表面固接、且底部设有限位块8,升降板1下表面设有空腔5,升降板1的上表面前端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槽4用以固定汽车前轮,升降板1的上表面后端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爪6用以固定汽车后轮,基座2侧面设有排水管9且排水管9与基座2内部连通。所述的升降板1由水平基板11和倾斜板12两部分构成,所述的倾斜板12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小于30度,以便于汽车顺利驶入水平基板11。所述的固定槽4由本体41、凹槽42和螺栓孔43构成,本体41内部设有凹槽42,凹槽42中部设有螺栓孔43,凹槽42为C型且后端设有凸起,从而使得汽车前轮固定的更加牢固。所述的空腔5为不锈钢板材焊接而成的中空长方体结构,空腔5的高度小于基座2的高度,从而使得正常情况下空腔5距离基座2内表面有一定孔隙,洪水进入基座2时有利于空腔5的上浮。所述的固定爪6由固定耳61、第一连杆62、第二连杆64、丝杆63、勾爪65和轴承66组成,所述的固定耳61两侧设有螺栓孔611以便于通过螺栓将固定爪6与升降板1固定,固定耳61与第一连杆62之间铰接确保了二者之间的相对转动,第一连杆62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浮力的防洪停车位,包含升降板、基座、垫块、固定槽、空腔、固定爪、稳定导杆、限位块和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由壳体和支撑板两部分组成,壳体为顶部开口的中空长方体结构,壳体顶部两端设有对称分布的支撑板, 基座设置在地面以下,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垫块,支撑板上垫块的一侧设有3个等距分布的导杆孔,基座顶部设有升降板,升降板与基座之间通过稳定导杆活动链接,稳定导杆穿过支撑板上的导杆孔,稳定导杆的顶部与升降板下表面固接、且底部设有限位块,升降板下表面设有空腔,升降板的上表面前端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槽,升降板的上表面后端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爪,基座侧面设有排水管且排水管与基座内部连通;所述的升降板由水平基板和倾斜板两部分构成,所述的倾斜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小于30度;所述的固定槽由本体、凹槽和螺栓孔构成,本体内部设有凹槽,凹槽中部设有螺栓孔,凹槽为C型且后端设有凸起;所述的空腔为不锈钢板材焊接而成的中空长方体结构,空腔的高度小于基座的高度;所述的固定爪由固定耳、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丝杆、勾爪和轴承组成,所述的固定耳两侧设有螺栓孔以便于通过螺栓将固定爪与升降板固定,固定耳与第一连杆之间铰接,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设有轴承,第二连杆内部通过螺纹与丝杆连接,丝杆的顶部设有勾爪且二者之间相互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浮力的防洪停车位,包含升降板、基座、垫块、固定槽、空腔、固定爪、稳定导杆、限位块和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由壳体和支撑板两部分组成,壳体为顶部开口的中空长方体结构,壳体顶部两端设有对称分布的支撑板,基座设置在地面以下,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垫块,支撑板上垫块的一侧设有3个等距分布的导杆孔,基座顶部设有升降板,升降板与基座之间通过稳定导杆活动链接,稳定导杆穿过支撑板上的导杆孔,稳定导杆的顶部与升降板下表面固接、且底部设有限位块,升降板下表面设有空腔,升降板的上表面前端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槽,升降板的上表面后端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爪,基座侧面设有排水管且排水管与基座内部连通;所述的升降板由水平基板和倾斜板两部分构成,所述的倾斜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小于30度;所述的固定槽由本体、凹槽和螺栓孔构成,本体内部设有凹槽,凹槽中部设有螺栓孔,凹槽为C型且后端设有凸起;所述的空腔为不锈钢板材焊接而成的中空长方体结构,空腔的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方义赵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