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中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8852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1 0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中控器,包括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控制电路、单片机和供电电路,控制电路和供电电路均与单片机连接,控制电路包括主控芯片、继电器、第一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七引脚、第八引脚、第九引脚、第十三引脚和第十四引脚均悬空,主控芯片的第三引脚接地,主控芯片的第四引脚与单片机的第六十八引脚连接,主控芯片的第五引脚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单片机的第六十八引脚连接,主控芯片的第六引脚与单片机的第五十七引脚连接。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中控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

Automobile central cont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central controller, which comprises a circuit board with a control circuit, a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and a power supply circuit. The control circuit and a power supply circuit are connected with a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The control circuit includes a main control chip, a relay, a first MOS tube, a first resistance, a second resistance, a first diode and a second diode. The first pin, the second pin, the seventh pin, the eighth pin, the ninth pin, the thirteenth pin and the fourteenth pin of the main control chip are all suspended, the third pin of the main control chip is grounded, the fourth pin of the main control chip is connected with the sixty-eighth pin of the single chip, and the fifth pin of the main control chip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esistance. One end is connected,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resistan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ixty-eighth pin of the microcontroller, and the sixth pin of the main control chip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fty-seventh pin of the microcont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beneficial effects: the circuit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cost is low,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circuit are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中控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中控器。
技术介绍
在现今科技发达的时代,汽车作为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交通工具被广泛的使用,而作为汽车的中央集控器在汽车中起着很重要的角色,主要起着给报警器发送信号,保护及控制汽车中控门锁及车窗,当安全气囊打开时自动打开车门,遥控车门开关,学码遥控,当开门时发信号自动检测车窗的电流,控制转向灯、雨刮、车灯、除雾灯等作用,对汽车的正常运行起着关键的作用。传统的汽车的中央集控器的电路部分结构复杂,硬件成本较高。另外,由于传统的汽车的中央集控器的电路部分缺少相应的电路保护功能,造成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的汽车中控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汽车中控器,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控制电路、单片机和供电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和供电电路均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主控芯片、继电器、第一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七引脚、第八引脚、第九引脚、第十三引脚和第十四引脚均悬空,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三引脚接地,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四引脚与所述单片机的第六十八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五引脚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单片机的第六十八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六引脚与所述单片机的第五十七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十引脚、第十一引脚和第十二引脚均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继电器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一引脚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十五引脚和雨刷电源信号接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二引脚与所述单片机的第四十一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三引脚作为雨刷器高档信号输出端,所述继电器的第四引脚作为雨刷器低档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单片机的第六十六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为28kΩ。在本技术所述的汽车中控器中,所述供电电路包括变压器、整流桥、第一三极管、开关稳压集成芯片、第一电解电容、第二电解电容、第三电容、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三稳压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的一端,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220V交流电的另一端,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的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整流桥的另一个输入端连接,所述整流桥的一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第三稳压二极管的阴极、第四电阻的一端和开关稳压集成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和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均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开关稳压集成芯片的第五引脚和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开关稳压集成芯片的第三引脚接地,所述开关稳压集成芯片的第四引脚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开关稳压集成芯片的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和单片机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二电解电容的负极均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电容值为500pF,所述第四电阻的阻值为47kΩ。在本技术所述的汽车中控器中,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五二极管,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开关稳压集成芯片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解电容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型号为S-562。在本技术所述的汽车中控器中,所述供电电路还包括第六二极管,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开关稳压集成芯片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型号为E-301。在本技术所述的汽车中控器中,所述第一MOS管为N沟道MOS管,所述第一三极管为NPN三极管。实施本技术的汽车中控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设控制电路包括主控芯片、继电器、第一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该控制电路相对于传统的控制电路,其使用的元器件较少,这样可以降低硬件成本,另外,第二电阻用于对第一MOS管的源极电流进行限流保护,因此电路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汽车中控器一个实施例中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实施例中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所述实施例中供电电路和单片机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汽车中控器实施例中,该汽车中控器包括电路板,图1为该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该电路板上设有控制电路1、单片机和2供电电路3,控制电路1和供电电路3均与单片机2连接。图2为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2中,该控制电路1包括主控芯片U1、继电器J、第一MOS管M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其中,主控芯片U1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七引脚、第八引脚、第九引脚、第十三引脚和第十四引脚均悬空,主控芯片U1的第三引脚接地,主控芯片U1的第四引脚与单片机2的第六十八引脚连接,主控芯片U1的第五引脚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单片机2的第六十八引脚连接,主控芯片U1的第六引脚与单片机2的第五十七引脚连接,主控芯片U1的第十引脚、第十一引脚和第十二引脚均分别与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和继电器J的第五引脚连接。继电器J的第一引脚分别与主控芯片U1的第十五引脚和雨刷电源信号接入端Vi连接,继电器J的第二引脚与单片机2的第四十一引脚连接,继电器J的第三引脚作为雨刷器高档信号输出端H,继电器J的第四引脚作为雨刷器低档信号输出端L,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与第一MOS管M1的漏极连接,第一MOS管M1的源极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第一MOS管M1的栅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单片机2的第六十六引脚连接。该控制电路1相对于传统的控制电路,其使用的元器件较少,电路结构较为简单,这样可以降低硬件成本。第二电阻R2为限流电阻,用于对第一MOS管M1的源极电流进行限流保护,因此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高。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电阻R2的阻值为28kΩ,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第二电阻R2的阻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M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中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控制电路、单片机和供电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和供电电路均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主控芯片、继电器、第一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七引脚、第八引脚、第九引脚、第十三引脚和第十四引脚均悬空,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三引脚接地,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四引脚与所述单片机的第六十八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五引脚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单片机的第六十八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六引脚与所述单片机的第五十七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十引脚、第十一引脚和第十二引脚均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继电器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一引脚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十五引脚和雨刷电源信号接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二引脚与所述单片机的第四十一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三引脚作为雨刷器高档信号输出端,所述继电器的第四引脚作为雨刷器低档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单片机的第六十六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为28k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中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有控制电路、单片机和供电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和供电电路均与所述单片机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主控芯片、继电器、第一MOS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七引脚、第八引脚、第九引脚、第十三引脚和第十四引脚均悬空,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三引脚接地,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四引脚与所述单片机的第六十八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五引脚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单片机的第六十八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六引脚与所述单片机的第五十七引脚连接,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十引脚、第十一引脚和第十二引脚均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继电器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一引脚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的第十五引脚和雨刷电源信号接入端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二引脚与所述单片机的第四十一引脚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三引脚作为雨刷器高档信号输出端,所述继电器的第四引脚作为雨刷器低档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通过所述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单片机的第六十六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为28k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变压器、整流桥、第一三极管、开关稳压集成芯片、第一电解电容、第二电解电容、第三电容、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三稳压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端连接220V交流电的一端,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思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蓬江区中道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