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向下拉开短行程自动收合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860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向下拉开短行程自动收合伞,包括伞尖(1),伞杆(2),顶盘(3),滑盘(4),外撑骨(5),内撑骨(6),锁紧开关(9),弹簧(8),伞柄(10),伞杆(2)上末端与伞尖(1)顶盘(3)依次固结,顶盘(3)与外撑骨(5)内末端铰接,外撑骨中间的设计点与内撑骨(6)外末端铰接,内撑骨(6)内末端与滑盘(4)铰接,伞杆(2)下末端与伞柄(10)固结,其特征在于:还有一上末端固结滑盘(4)的滑套筒(7)套穿于伞杆(2)外,滑套筒(7)下末端铰接锁紧开关(9),锁紧开关(9)上端有弹簧(8),下端呈园榫状并与伞杆(2)近伞柄(10)处依照开、合伞设定位置挖有上、下相距4-5公分距离的两个凹形槽相匹配,向下拉入下凹形槽为开伞锁定,收伞锁定相反,顶盘(3)内径略大于滑盘(4)的外径,内撑骨(6)与外撑骨(5)上端夹角在收伞时趋向0°。(*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向下拉开短行程自动收合伞,涉及伞类制造技术,尤其涉及能改变伞的滑盘行程距离和开合伞用力方向的伞。现有的伞,一般都是由上端固结了伞尖、顶盘,下端固结了伞柄的伞杆,和沿伞杆上下滑动并与伞的内撑骨内末端(内撑骨外末端与外撑骨的中间的设计点铰接,外撑骨内末端与顶盘铰接)铰接的滑盘和滑盘上的锁紧开关组成,开伞时,将滑盘从伞柄附近向上推行,使滑盘靠近伞顶盘,滑盘行程40-50cm,伞内撑骨与外撑骨上端夹角由收合状态的180°左右,缩小到20-30°,收合时,滑盘沿伞杆向下拉到伞柄附近,内撑骨与外撑骨上端夹角回复到180°左右,如此大的推拉距离给小孩,老人和行动不便的病残人带来了不方便,为此,有了自动伞的专利技术,开伞时只要用手指按压锁紧开关,靠弹簧,就可以使伞自动打开,但收拢伞依旧要将滑盘向下拉40-50cm,贴近伞柄才行。于是有人专利技术了单手使用的折伞(CN86101477),它是通过伞柄上安装一个弧形半经杆及连杆状构件及一系列弹簧,锁珠来完成的,开伞时,拉开弧形半径杆及连杆状构件,纵向向中柄推压弧形半径杆,通过中柄滑盘向伞顶盘方向向上滑行,使弹簧压缩,完成了开伞任务,收伞时,手指横向推动弧形半径杆,弹簧松开,滑盘向伞柄方向下滑,连杆状构件与弧形半径杆重合、此伞并未改变传统的收合、撑开方向和行程,而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使用技巧高,故难以推广应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开合伞动作幅度小,特别适合小孩,老人和残疾人使用的伞。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端与伞尖、顶盘固结,下末端与伞柄固结的伞杆,顶盘与外撑骨内末端铰接,外撑骨中间的设计点与内撑骨外末端铰接,内撑骨内末端与滑盘铰接,它的技术要点是,上述的滑盘固结于滑套筒的上末端,滑套筒套穿于伞杆外,并能沿伞杆作4-5cm短行程上、下滑动,滑套筒下末端铰接锁紧开关,开关上端装有弹簧以控制滑套筒移动,锁紧开关下端呈园榫状与伞杆近伞柄处依照开、合伞到位处设定的位置而开挖的上下相距4-5cm距离两个凹形槽匹配,开伞时,按压锁紧开关上端弹簧将滑套筒下移4-5cm,放开弹簧,使开关下端的园榫卡入下凹槽,锁紧了伞,合伞时,由于伞布、内、外撑骨弹性及地心引力,滑套筒能自动上移4-5cm,开关园榫卡入上凹槽锁紧。固结于伞杆上端的顶盘内径略大于固结于滑套杆上末端的滑盘的外径,使伞处于收合状态时,内撑骨与外撑骨上端夹角趋向于0°。本技术的优点是1、由于伞杆外套有固结了滑盘的滑套筒,使传统的伞开关时滑盘在伞杆上要行程40-50cm长的距离变成只需行程4-5cm,从而既方便了小孩、老人和残疾人使用,也使做成的大型遮阳伞开、合变得十分方便。2、向下拉为开伞,向上推为收伞的变化及开合伞行程变短,使收合伞因受伞布和内外撑骨及地球吸力而达到自动收合的程度。3、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图1、向下拉开短行程自动收合伞的收合状态示意图;图2、向下拉开短行程自动收合伞的撑开状态示意图;图3、锁紧开关位置原理图。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它是由伞尖1,伞杆2,顶盘3,滑盘4,外撑骨5,内撑骨6,滑套筒7,弹簧8,锁紧开关9和伞柄10组成。伞杆2的下末端固结伞柄10,上末端与伞尖1和顶盘3依次固结牢,顶盘3与外撑骨5上末端铰接,外撑骨5骨身中间的某一设计要求点与内撑骨6的下末端铰接,内撑骨6上末端与滑盘4铰接,滑盘4与套穿在伞杆2外面的滑套筒7的上末端固结,滑套筒7下末端铰接锁紧开关9,锁紧开关9上端有弹簧8,下端呈园榫状,伞杆2近伞柄10处开设上下相距4-5公分两个凹槽,离伞柄10的具体尺寸以伞开合位置而定,开伞时,一手握伞柄10,另一手按压锁紧开关9的弹簧8或只用伞柄抵住身体,一只手按压锁紧开关9的弹簧8,使开关的园榫弹出伞杆2上挖好的上面的那个凹槽,将滑套筒7向下拉4公分,使铰接在滑盘4上的内撑骨6推动外撑骨5向外张开,直到锁紧开关9上的园榫滑入设定好的将伞完全撑开的下面凹槽,弹簧松开可将撑开的伞固定,收合伞时,只要手指按压锁紧开关9,开关下端的园榫跳开下凹槽,凭借伞布、内外撑骨反作用弹力将滑盘4顶向顶盘3,带动滑套筒7上移,锁紧开关9的园榫落入上凹槽,伞自动收合并锁紧,该伞的滑盘4的外径略小于顶盘3的内径,收合状态下,滑盘4上升与顶盘3套叠,内撑骨6和外撑骨5上端夹角趋向0°,撑开时,滑盘4下行离开顶盘3,内撑骨6与外撑骨5上端夹角增大到30°、与现有伞的收合状态下内撑骨6和外撑骨5上端夹角趋向180°(撑开时缩小到30°左右)相反,本技术的伞在开伞时夹角由小变大,关伞时由大变小。权利要求1.一种向下拉开短行程自动收合伞,包括伞尖(1),伞杆(2),顶盘(3),滑盘(4),外撑骨(5),内撑骨(6),锁紧开关(9),弹簧(8),伞柄(10),伞杆(2)上末端与伞尖(1)顶盘(3)依次固结,顶盘(3)与外撑骨(5)内末端铰接,外撑骨中间的设计点与内撑骨(6)外末端铰接,内撑骨(6)内末端与滑盘(4)铰接,伞杆(2)下末端与伞柄(10)固结,其特征在于还有一上末端固结滑盘(4)的滑套筒(7)套穿于伞杆(2)外,滑套筒(7)下末端铰接锁紧开关(9),锁紧开关(9)上端有弹簧(8),下端呈园榫状并与伞杆(2)近伞柄(10)处依照开、合伞设定位置挖有上、下相距4-5公分距离的两个凹形槽相匹配,向下拉入下凹形槽为开伞锁定,收伞锁定相反,顶盘(3)内径略大于滑盘(4)的外径,内撑骨(6)与外撑骨(5)上端夹角在收伞时趋向0°。专利摘要一种向下拉开短行程自动收合伞,采用在伞杆外套穿一根滑套筒,其上末端固结滑盘,下末端铰接有弹簧的锁紧开关,通过滑盘、内外撑骨和顶盘铰接组合成的该伞将开合伞的行程缩短为4-5cm。变向下(伞柄方向)拉为开伞,故只需用伞柄抵住身体便可单手开伞。收伞时,由于行程短,伞布和内外撑骨弹性和地心引力就能使伞自动收合,且顶盘内径略大于滑盘外径,使内撑骨与外撑骨上端夹角为0°,该伞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也适合制成大型遮阳伞。文档编号A45B25/16GK2203549SQ9423963公开日1995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10日专利技术者李涛 申请人:同济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