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大棚的智能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27853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0 2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室大棚的智能控制系统,属于农产品生产技术领域,涉及温室大棚的环境因子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控制系统包括处理器、按键采集模块、光照强度采集模块和阀门控制模块,所述处理器内置存储器和参数设置模块,存储器内保存每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饱和点,处理器读取按键采集模块输入的植物品种和光照强度采集模块确认的光照强度,查找存储器中对应的CO2饱和点,确认CO2施放量,并将CO2施放量转化为阀门的开启时间,阀门控制模块控制CO2气源的阀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植物在不同光强下对CO2的需求量,给予适当的补充,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室大棚的智能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物联网应用
,涉及温室大棚的环境因子控制,具体涉及到一种温室大棚的智能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设施工程技术和栽培育种技术的不断改进,设施农业作物产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不利的生长环境因子使农业作物实际的产量只发挥了其生产潜力的24%左右,限制了产量的提高,例如,环境温度、空气湿度以及CO2的浓度。CO2是作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因此,CO2浓度是影响作物生长的一个很重要的环境因子。CO2施肥可以增强蔬菜对生物逆境和非生物逆境的抗性,改变蔬菜作物的矿物质吸收和分配,同时也影响蔬菜作物的超微结构。作物进行光合作用会消耗大量的CO2,若室内CO2得不到及时补充,CO2浓度会迅速下降。在不通风情况下,CO2浓度会降低到作物CO2补偿点以下,即使在通风情况下,室内CO2浓度也可能低于室外CO2浓度。因此,过低的CO2浓度已成为设施作物光合的主要限制因素,制约了作物生长发育,降低了作物产量和品质。目前在湿度检测方面,湿度传感器通常采用蜂窝状的结构,由于其湿敏材料对水分的吸附性,导致湿度传感器检测具有时滞长、不稳定性、而且难以维护保养的特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室大棚的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按键采集模块、光照强度采集模块、阀门控制模块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处理器内置存储器和参数设置模块,存储器内保存各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饱和点,温湿度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出给处理器,处理器读取按键采集模块输入的植物品种数据和光照强度采集模块检测到的光照强度,查找存储器中该种植物在某一光照强度下对应的CO2饱和点,确认CO2施放量,通过阀门控制模块实现CO2的释放控制;所述参数设置模块还包括光照强度采集模块每天采集光照强度的时间点设置,在3‑4月中旬,日出1小时后检测光照强度,4月下旬到5月,日出半小时后检测,在11月到2月,日出2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大棚的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按键采集模块、光照强度采集模块、阀门控制模块和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处理器内置存储器和参数设置模块,存储器内保存各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CO2饱和点,温湿度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出给处理器,处理器读取按键采集模块输入的植物品种数据和光照强度采集模块检测到的光照强度,查找存储器中该种植物在某一光照强度下对应的CO2饱和点,确认CO2施放量,通过阀门控制模块实现CO2的释放控制;所述参数设置模块还包括光照强度采集模块每天采集光照强度的时间点设置,在3-4月中旬,日出1小时后检测光照强度,4月下旬到5月,日出半小时后检测,在11月到2月,日出2小时检测;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包括半导体检测单元、二次转换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半导体检测单元包括两个半导体应变片Rε1(4)和Rε2(5),半导体应变片Rε1(4)和Rε2(5)设在半径为r0的圆形膜片(3)上,圆形膜片(3)设在U型支座(1)上,膜片(3)与U型支座(1)间形成一个干燥的空气密封腔(2),两个半导体应变片受到膜片(3)内外两侧的压力差和温度激励作用下输出电阻响应,二次转换单元将电阻响应信号转换为脉宽信号,信号处理单元通过数据解耦分离出温度、内外压力差和相对湿度数据;所述的半导体应变片Rε1(4)设置在圆心位置,Rε2(5)设置在膜片(3)0.89r0的圆上,两个半导体应变片在气压激励下各自产生的电阻增量数值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别威曹青王军慕孟丽孙月圣田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