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智能电动尾门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7632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0 1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智能电动尾门支撑结构,其结构包括球头连接件、第一外管、内管、第二外管、通孔,球头连接件分别焊接于第一外管的一端、第二外管的另一端,球头连接件贯穿通孔,内管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外管、第二外管活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按钮、按钮驱动装置、锁紧装置、齿轮增速机构、横向运动机构、锁紧装置驱动机构等组成的球头连接件,实现了设备出现故障情况时便于工作人员拆卸,且设备在锁紧过程中的连接稳定性强,在汽车智能电动尾门启闭过程中不易掉落。

Supporting structure of intelligent electric tail door for automobi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electric tail door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s, which comprises a ball-end connector, a first outer tube, an inner tube, a second outer tube and a through hole. The ball-end connector is welded at one end of the first outer tub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outer tube, and the ball-end connector is perforated.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of the inner tub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outer tube. The second outer tube is movably connected by a ball head connecting piece composed of a button, a button driving device, a locking device, a gear speed increasing mechanism, a transverse motion mechanism, a locking device driving mechanism and the like, so as to realize the convenience for the staff to disassemble when the equipment fails, and the connection of the equipment is stable during the locking process. Strong qualitative, it is not easy to fall in the process of opening and closing the intelligent electric tail door of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智能电动尾门支撑结构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汽车智能电动尾门支撑结构,属于汽车尾门辅助开关机构领域。
技术介绍
车辆电动尾门是通过自动驱动装置如电机、气缸等部件来自动实现尾门的开关的尾门驱动方式,一般在高档车上会自带电动尾门支撑结构,在一些低端车型,例如小型MPV车型,由于车辆成本控制,往往不自带原厂电动尾门。现有技术普遍通过扣接的方式与汽车智能电动尾门连接,设备的连接稳定性差,且在设备出现故障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智能电动尾门支撑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普遍通过扣接的方式与汽车智能电动尾门连接,设备的连接稳定性差,且在设备出现故障不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拆卸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智能电动尾门支撑结构,其结构包括球头连接件、第一外管、内管、第二外管、通孔,所述球头连接件分别焊接于第一外管的一端、第二外管的另一端,所述球头连接件贯穿通孔,所述内管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外管、第二外管活动连接,所述球头连接件由按钮、按钮驱动装置、球头连接件外壳体、锁紧装置、第一连接皮带、齿轮增速机构、第二连接皮带、第三连接皮带、横向运动机构、锁紧装置驱动机构组成,所述按钮设于球头连接件外壳体的一端,所述按钮驱动装置的一端贯穿球头连接件外壳体并与按钮嵌套连接,所述按钮驱动装置通过第一连接皮带与齿轮增速机构连接,所述齿轮增速机构通过第二连接皮带与横向运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皮带分别与横向运动机构、锁紧装置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锁紧装置驱动机构连接于锁紧装置的下端表面,所述球头连接件外壳体分别焊接于第一外管的一端、第二外管的另一端。进一步的,所述按钮驱动装置由推杆、转动辊驱动件、转动辊、固定支架、传动伞齿轮、传动蜗盘、一号传动带、活动支架、一号转盘、转盘连接带、二号转盘、活动转轮、活动连杆、三号转盘组成,所述推杆的另一端呈横向贯穿于固定支架,所述转动辊驱动件焊接于推杆的上端表面,所述转动辊驱动件的上端表面与转动辊相连接,所述固定支架设有2个,所述转动辊的一端与固定支架嵌套连接,所述转动辊的另一端贯穿另一固定支架并与传动伞齿轮嵌套连接,所述传动伞齿轮连接于传动蜗盘前端表面的一侧,所述传动蜗盘通过一号传动带与三号转盘连接,所述一号转盘、二号转盘、三号转盘均连接于转盘连接带的内表面,所述活动支架与一号转盘活动连接,所述二号转盘通过活动连杆与活动转轮活动连接,所述推杆的一端贯穿球头连接件外壳体并与按钮嵌套连接,所述活动转轮通过第一连接皮带与齿轮增速机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装置由连接支架、卡销、传动齿轮、传动齿轮支撑架、活动支臂、第一锁紧块、凸块、凹槽、第二锁紧块组成,所述卡销设于活动支臂的内表面,所述卡销连接于连接支架的前端表面上,所述活动支臂分别焊接于第一锁紧块的另一端、第二锁紧块的一端,所述第一锁紧块上端表面的一侧均匀等距的设有凸块,所述凹槽均匀等距的设于第二锁紧块上端表面的另一侧,所述凸块与凹槽相啮合,所述第一锁紧块、第二锁紧块的下端表面与传动齿轮支撑架活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支撑架与活动支臂相焊接,所述传动齿轮活动连接于传动齿轮支撑架的后端表面,所述传动齿轮分别连接于锁紧装置驱动机构上端表面的左右两侧。进一步的,所述齿轮增速机构由行星齿轮架、行星齿轮、齿轮增速盘、太阳齿轮组成,所述行星齿轮均匀等距的连接于齿轮增速盘内表面的边缘,所述齿轮增速盘内表面的中心设有太阳齿轮,所述太阳齿轮的外表面与行星齿轮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行星齿轮架连接于行星齿轮的前端表面,所述齿轮增速盘通过第一连接皮带与按钮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太阳齿轮通过第二连接皮带与横向运动机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横向运动机构由四号转盘、五号转盘、滑动支座、驱动齿轮、连接齿条、滑动块、滑动块驱动臂、二号传动带组成,所述四号转盘与五号转盘通过二号传动带连接,所述五号转盘设于滑动支座的前端表面上,所述滑动支座的上端表面活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五号转盘的前端表面活动连接有滑动块驱动臂,所述滑动块驱动臂的上端表面与滑动块活动连接,所述滑动块的另一端焊接有连接齿条,所述连接齿条与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驱动齿轮通过第三连接皮带与锁紧装置驱动机构连接四号转盘通过第二连接皮带与齿轮增速机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装置驱动机构由半轴传动齿轮、伸缩缸、传动齿条、横杆、驱动齿条、弹簧、从动连杆、活动缸组成,所述半轴传动齿轮的另一端与传动齿条的一端相啮合,所述传动齿条的下端表面与伸缩缸嵌套连接,所述传动齿条的上端表面与横杆的一端相焊接,所述横杆另一端的下表面焊接有从动连杆,所述从动连杆的下端表面贯穿弹簧并与活动缸嵌套连接,所述横杆的上端表面焊接有驱动齿条,所述半轴传动齿轮通过第三连接皮带与横向运动机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内管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半径约为1-2cm。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智能电动尾门支撑结构,在进行使用时,用户将本设备安装于合适的工作位置,此时,设备球头连接件处于锁紧状态,当设备出现故障需要将其拆卸下来时,用户可按下球头连接件上的按钮,按钮受力后推动按钮驱动装置上的推杆向另一端移动,而焊接于推杆上方的转动辊驱动件跟随推杆移动并带动转动辊转动,转动辊在转动过程中通过传动伞齿轮带动传动蜗盘转动,而跟随传动蜗盘转动的三号转盘经转盘连接带传动后同步带动一号转盘、二号转盘转动,二号转盘在转动过程中通过活动连杆同步带动活动转轮转动,齿轮增速机构通过第一连接皮带跟随按钮驱动装置的运动而转动,在齿轮增速盘转动过程中通过行星齿轮带动太阳齿轮转动并提高转速,而横向运动机构经齿轮增速机构提高转速后使得滑动块驱动臂拨动滑动块及连接齿条向另一端移动从而带动驱动齿轮工作,锁紧装置驱动机构通过第三连接皮带跟随横向运动机构工作,在锁紧装置驱动机构工作过程中,半轴传动齿轮向上转动从而推动传动齿条带动横杆整体向上移动,而原本处于横杆上方的驱动齿条因横杆上升而向上移动,驱动齿条在移动过程中与两侧的传动齿轮接触从而带动传动齿轮转动,而原本处于锁死状态下的第一锁紧块、第二锁紧块经传动齿轮转动而打开,锁紧装置解锁,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按钮、按钮驱动装置、锁紧装置、齿轮增速机构、横向运动机构、锁紧装置驱动机构等组成的球头连接件,实现了设备出现故障情况时便于工作人员拆卸,且设备在锁紧过程中的连接稳定性强,在汽车智能电动尾门启闭过程中不易掉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汽车智能电动尾门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球头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球头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A的放大图。图中:球头连接件-1、第一外管-2、内管-3、第二外管-4、通孔-5、按钮-101、按钮驱动装置-102、球头连接件外壳体-103、锁紧装置-104、第一连接皮带-105、齿轮增速机构-106、第二连接皮带-107、第三连接皮带-108、横向运动机构-109、锁紧装置驱动机构-110、推杆-10201、转动辊驱动件-10202、转动辊-10203、固定支架-10204、传动伞齿轮-10205、传动蜗盘-10206、一号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智能电动尾门支撑结构,其结构包括球头连接件(1)、第一外管(2)、内管(3)、第二外管(4)、通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连接件(1)分别焊接于第一外管(2)的一端、第二外管(4)的另一端,所述球头连接件(1)贯穿通孔(5),所述内管(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外管(2)、第二外管(4)活动连接;所述球头连接件(1)由按钮(101)、按钮驱动装置(102)、球头连接件外壳体(103)、锁紧装置(104)、第一连接皮带(105)、齿轮增速机构(106)、第二连接皮带(107)、第三连接皮带(108)、横向运动机构(109)、锁紧装置驱动机构(110)组成;所述按钮(101)设于球头连接件外壳体(103)的一端,所述按钮驱动装置(102)的一端贯穿球头连接件外壳体(103)并与按钮(101)嵌套连接,所述按钮驱动装置(102)通过第一连接皮带(105)与齿轮增速机构(106)连接,所述齿轮增速机构(106)通过第二连接皮带(107)与横向运动机构(109)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皮带(108)分别与横向运动机构(109)、锁紧装置驱动机构(110)连接,所述锁紧装置驱动机构(110)连接于锁紧装置(104)的下端表面,所述球头连接件外壳体(103)分别焊接于第一外管(2)的一端、第二外管(4)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智能电动尾门支撑结构,其结构包括球头连接件(1)、第一外管(2)、内管(3)、第二外管(4)、通孔(5),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连接件(1)分别焊接于第一外管(2)的一端、第二外管(4)的另一端,所述球头连接件(1)贯穿通孔(5),所述内管(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外管(2)、第二外管(4)活动连接;所述球头连接件(1)由按钮(101)、按钮驱动装置(102)、球头连接件外壳体(103)、锁紧装置(104)、第一连接皮带(105)、齿轮增速机构(106)、第二连接皮带(107)、第三连接皮带(108)、横向运动机构(109)、锁紧装置驱动机构(110)组成;所述按钮(101)设于球头连接件外壳体(103)的一端,所述按钮驱动装置(102)的一端贯穿球头连接件外壳体(103)并与按钮(101)嵌套连接,所述按钮驱动装置(102)通过第一连接皮带(105)与齿轮增速机构(106)连接,所述齿轮增速机构(106)通过第二连接皮带(107)与横向运动机构(109)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皮带(108)分别与横向运动机构(109)、锁紧装置驱动机构(110)连接,所述锁紧装置驱动机构(110)连接于锁紧装置(104)的下端表面,所述球头连接件外壳体(103)分别焊接于第一外管(2)的一端、第二外管(4)的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智能电动尾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驱动装置(102)由推杆(10201)、转动辊驱动件(10202)、转动辊(10203)、固定支架(10204)、传动伞齿轮(10205)、传动蜗盘(10206)、一号传动带(10207)、活动支架(10208)、一号转盘(10209)、转盘连接带(10210)、二号转盘(10211)、活动转轮(10212)、活动连杆(10213)、三号转盘(10214)组成,所述推杆(10201)的另一端呈横向贯穿于固定支架(10204),所述转动辊驱动件(10202)焊接于推杆(10201)的上端表面,所述转动辊驱动件(10202)的上端表面与转动辊(10203)相连接,所述固定支架(10204)设有2个,所述转动辊(10203)的一端与固定支架(10204)嵌套连接,所述转动辊(10203)的另一端贯穿另一固定支架(10204)并与传动伞齿轮(10205)嵌套连接,所述传动伞齿轮(10205)连接于传动蜗盘(10206)前端表面的一侧,所述传动蜗盘(10206)通过一号传动带(10207)与三号转盘(10214)连接,所述一号转盘(10209)、二号转盘(10211)、三号转盘(10214)均连接于转盘连接带(10210)的内表面,所述活动支架(10208)与一号转盘(10209)活动连接,所述二号转盘(10211)通过活动连杆(10213)与活动转轮(10212)活动连接,所述推杆(10201)的一端贯穿球头连接件外壳体(103)并与按钮(101)嵌套连接,所述活动转轮(10212)通过第一连接皮带(105)与齿轮增速机构(106)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智能电动尾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104)由连接支架(10401)、卡销(10402)、传动齿轮(10403)、传动齿轮支撑架(10404)、活动支臂(10405)、第一锁紧块(10406)、凸块(10407)、凹槽(10408)、第二锁紧块(10409)组成,所述卡销(10402)设于活动支臂(10405)的内表面,所述卡销(10402)连接于连接支架(10401)的前端表面上,所述活动支臂(10405)分别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月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