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拒水排汗双面功能的梯度结构织物的制备装置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76061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0 17: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拒水排汗双面功能的梯度结构织物的制备装置与方法。该制备装置包括喂布预压机构、疏松致密机构、拒水整理机构,亲水整理机构,热压定形箱和平整输出机构,可以一步法完成织物的单向导汗的梯度结构成形和正面拒水、反面吸水双面功能的拒水排汗织物。其制备方法是织物经喂布预压机构使正面压紧,反面张开,并由室温冷气吹喷织物,反面降温给湿,完成预致密和疏松;随后进入主疏松与致密化处理的疏松致密机构,实现织物厚度方向的稳定的梯度结构织物。再同步进入上方拒水处理机构和下方的亲水处理机构,完成织物正面拒水,反面亲水的双面功能,而后进入热压定形箱。最后由平整输出机构输出具有拒水排汗双向功能的织物。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gradient structure fabric with water repellent and sweat relief func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preparing a gradient structure fabric for water repellent and sweat perspiration. The preparation device includes a pre-pressing mechanism, a loosening and densifying mechanism, a water repellent finishing mechanism, a hydrophilic finishing mechanism, a hot-pressing setting box and a flat output mechanism, and can complete the gradient structure forming of the fabric with one-way sweat conduction, and the water repellent and sweat repellent fabrics with two-sided functions of front water repellent and reverse water absorption. The preparation method is that the fabric is compressed on the front side and opened on the reverse side by a cloth feeding preloading mechanism, and the fabric is blown out by a room temperature air-conditioner, and the reverse side is cooled and humidified to complete the pre-densification and loosening, and then the loosening and densification mechanism is introduced to realize the stable gradient structure fabric in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Then synchronously enter the upper water repellent mechanism and the lower hydrophilic treatment mechanism to complete the fabric front water repellent, reverse hydrophilic double-sided function, and then enter the hot-pressing setting box. Finally, the flat output mechanism outputs a two-way fabric with water repellent and sweat perspi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拒水排汗双面功能的梯度结构织物的制备装置与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拒水排汗双面功能的梯度结构织物的制备装置与采用该装置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对关于梯度结构理论及产品设计方面的研究已有报导。梯度结构功能织物是在提高织物湿热舒适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构造双边结构的织物,使织物内侧具有一定的导湿排汗功能,织物外侧具有良好的拒水性,从而形成双侧亲疏水性能不同的双侧结构织物。利用拒水部分的隔离作用使外界水远离织物,达到拒水的目的,利用亲水部分,改善微环境内的湿度,从而实现提高织物湿热舒适性。具有良好导湿性的织物能将人体产生的汗液从织物的内表面快速单向的传递到织物的外表面并快速蒸发,保持人体皮肤干燥,调节人体微气候区的舒适感。其应用范围除了穿着用纺织品(高性能职业服、运动服和便服)和拒水导湿的家纺纺织品外,在医药和保健用品,以及特殊用途(如防护服等)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国内也有人研究制备梯度结构织物,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CN201310098737,专利名称为“一种导湿快干织物”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织物,该织物为双层组织,织物表层为平纹组织,里层为浮松组织。该专利技术基于植物水分传导效应构建的双层织物其里层浮松组织采用浮线集束组织,利用多根纱线集束在一起,交织点少,浮长长,孔隙大;表层采用平纹组织,交织频繁,孔隙小。织物表里层形成孔隙梯度构造类似于植物的“干-茎结构”,导水时利用孔隙大小的不同形成压差,产生差动效应,里层到表层,随着织物毛细孔由粗到细的变化,毛细管导湿能力明显增强且具有单向导湿的能力。而表里层接结,赋予了表里层孔隙之间更好的连通性。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CN200610038036,专利名称为“具有导湿透气快干梯度结构的机织面料”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导湿透气快干梯度结构的机织面料,有内层、中间层、外层,内层纤维与中间层纤维通过导湿纱线连接,外层纤维与中间层纤维通过导湿纱线连接,各层结构中,纤维的紧度按照内层最紧、中间层次之、外层最小的梯度分布。该专利是选用导湿纱线分别将内层与中间层、中间层与外层连接起来,并形成外层松、内层紧的结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CN97194078,专利名称为“具有孔隙尺寸梯度的非织造织物、制造方法及其装置”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方法,该方法是用于形成含有孔隙尺寸梯度的非织造纤维网的方法和装置,其结果是提高了芯吸特性。第一种方法利用一种通常形成的具有平均孔隙尺寸的纤维网,该方法包括有选择地使纤维网与热源接触,从而在被选择区域中收缩纤维。较小孔隙尺寸具有较大的芯吸能力。第二种方法是利用一种新型的装置,并且包括形成一种具有纤维区域的非织造纤维网,每一区域通常具有一组平均纤维结构和/或组成,区域最好是重叠的。纤维区域受热源作用,热源根据纤维的纤度和成分而收缩纤维。装置使用普通熔喷或纺粘设备,并提供一些树脂源,树脂源将树脂喂入到一些熔喷拉丝模头中,每一熔喷拉丝模头生产出特别的纤度和/或组成的纤维,纤维在被收集于收集带上的纤维网中而形成一些区域。其纤维网在一集流腔下面移动,该集流腔将加热的空气吹到纤维上,或把沸水喷洒在纤维上。纤维根据其结构和组成而收缩,从而形成一种具有孔隙梯度的纤维网。该专利是具有梯度结构的非织造物、制造方法及其装置,与本专利技术的调整的原理完全不同。上述三类代表性的专利,都是以构造双层织物,或者添加导湿纱线,或经过特殊处理过程得到的。目前导湿结构内层多采用亲水吸水性天然纤维为吸湿排汗织物的纤维原料,外层采用拒水性较好的疏水性纤维,而内层纤维主要依靠芯吸传递水分,织物只有紧贴织物内表面才能使汗液快速传导到织物外层,否则汗液会沾附在身体表面或顺身体体表滴淌;同时内层天然纤维是能吸汗于纤维中但不能排汗,又多采取松结构的针织物,也是吸存水于纤维间,不能排汗。而不亲水的合成纤维,却是既不吸存水于纤维中,又不吸存水于纤维间,但结构紧密可以拒水。因此,如何制备一种梯度结构织物是解决拒水排汗功能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织物的制备设备及制备方法,使得制备得到的织物既表面拒水,又能快速地从人体上吸附汗液,并将汗液导离出织物。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拒水排汗双面功能的梯度结构织物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对喂入织物作预压压紧和张开松弛化处理的喂布预压机构;对织物正面压紧致密化,反面摩擦疏松化处理而形成梯度结构织物的疏松致密机构;位于织物上方对织物正面实施喷雾成膜拒水和致密化处理的拒水整理机构;位于织物下方,对织物反面实施雾喷亲水化和疏松化处理的亲水整理机构;对已成形织物进行热压和挤磨以实现其结构和功能稳定的热压定形箱;对最终具有拒水排汗双面功能的梯度结构织物再次平整化和导出的平整输出机构。优选地,所述喂布预压机构包括具有柔软粗糙表面的喂布辊,与喂布辊相压接触的热轧辊和用于织物反面快速降温松弛的给湿喷嘴;所述喂布辊为耐高湿并表面粗糙化的橡胶面金属辊,喂布辊与所述热轧辊相压接触,并可上、下移动,以改变织物对热轧辊的包围角;所述热轧辊为具有光滑表面并带热源的金属筒,以对织物正面产生热压的预致密化和反面的张开;所述给湿喷嘴位于热轧辊后下方,输出常温湿气,以冷却和松弛织物反面的纤维。优选地,所述疏松致密机构的数量为1~7组,每组疏松致密机构包括:两个位于织物下方,且可上、下和左、右分合同步移动的前磨辊和后磨辊,通过前磨辊和后磨辊的上、下和左、右分合同步移动来调节织物的包围角和张力;位于后磨辊后侧但在织物上面的热压辊;位于热轧辊正下方的雾喷头;所述前磨辊及所述后磨辊为同样材质的表面粗糙度为1~100μm的金属辊,所述前磨辊与所述后磨辊的转速不同,但所述前磨辊与所述后磨辊的平均线速度等于同组的所述热压辊的线速度,以实现差动摩擦的疏松化处理;所述热压辊为具有光滑表面并带热源的金属辊;所述雾喷头以一定的喷速对所述热压辊下面织物的反面作喷雾降湿和松弛,以控制致密层的厚度和反面外层纤维的松弛。优选地,所述拒水整理机构包括:前、后两个表面光滑并对拒水处理剂具有较好的浸润性表面的前金属涂辊及后金属涂辊;对应位于前金属涂辊及后金属涂辊前方并呈45°方向喷雾的前雾喷喷头及后雾喷喷头;前金属涂辊及后金属涂辊紧压织物,完成对极薄拒水膜在织物正面纤维上的形成,而非连续表层膜。优选地,所述亲水整理机构包括:前、后两个表面为1~100μm粗糙度的前金属挤磨辊和后金属挤磨辊;分别对应于前金属挤磨辊和后金属挤磨辊后侧的前亲水雾喷及后亲水雾喷;所述前金属挤磨辊和所述后金属挤磨辊的线密度不同,存在速度差的差动,但所述前金属挤磨辊和所述后金属挤磨辊的线速度的平均值与织物的速度一致;所述前亲水雾喷及后亲水雾喷喷出亲水助剂,并能部分穿过织物,其中在效果满足下,关闭后亲水雾喷。优选地,所述热定形箱包括:前、后两个表面为1~100μm粗糙度的前金属辊和后金属辊;一个与织物接触并为拱形面的热压板,热压板的温度可调;前金属辊和后金属辊与织物反面接触,完成亲水剂因挤压的均匀化,前金属辊和后金属辊的转动线速度不同,但前金属辊和后金属辊的平均线速度与织物的速度相等,故存在差动的摩擦疏松作用;所述热压板与织物正面接触,并通过辐射热,完成对织物已形成的拒水和亲水作用以及织物厚度方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拒水排汗双面功能的梯度结构织物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对喂入织物(7)作预压压紧和张开松弛化处理的喂布预压机构(1);对织物正面压紧致密化,反面摩擦疏松化处理而形成梯度结构织物的疏松致密机构(2);位于织物(7)上方对织物(7)正面实施喷雾成膜拒水和致密化处理的拒水整理机构(3);位于织物(7)下方,对织物(7)反面实施雾喷亲水化和疏松化处理的亲水整理机构(4);对已成形织物(7)进行热压和挤磨以实现其结构和功能稳定的热压定形箱(5);对最终具有拒水排汗双面功能的梯度结构织物(8)再次平整化和导出的平整输出机构(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拒水排汗双面功能的梯度结构织物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对喂入织物(7)作预压压紧和张开松弛化处理的喂布预压机构(1);对织物正面压紧致密化,反面摩擦疏松化处理而形成梯度结构织物的疏松致密机构(2);位于织物(7)上方对织物(7)正面实施喷雾成膜拒水和致密化处理的拒水整理机构(3);位于织物(7)下方,对织物(7)反面实施雾喷亲水化和疏松化处理的亲水整理机构(4);对已成形织物(7)进行热压和挤磨以实现其结构和功能稳定的热压定形箱(5);对最终具有拒水排汗双面功能的梯度结构织物(8)再次平整化和导出的平整输出机构(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拒水排汗双面功能的梯度结构织物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布预压机构(1)包括具有柔软粗糙表面的喂布辊(11),与喂布辊(11)相压接触的热轧辊(12)和用于织物(7)反面快速降温松弛的给湿喷嘴(13);所述喂布辊(11)为耐高湿并表面粗糙化的橡胶面金属辊,喂布辊(11)与所述热轧辊(12)相压接触,并可上、下移动,以改变织物(7)对热轧辊(12)的包围角;所述热轧辊(12)为具有光滑表面并带热源的金属筒,以对织物(7)正面产生热压的预致密化和反面的张开;所述给湿喷嘴(13)位于热轧辊(12)后下方,输出常温湿气,以冷却和松弛织物(7)反面的纤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拒水排汗双面功能的梯度结构织物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松致密机构(2)的数量为1~7组,每组疏松致密机构(2)包括:两个位于织物(7)下方,且可上、下和左、右分合同步移动的前磨辊(21)和后磨辊(22),通过前磨辊(21)和后磨辊(22)的上、下和左、右分合同步移动来调节织物(7)的包围角和张力;位于后磨辊(22)后侧但在织物(7)上面的热压辊(23);位于热轧辊(23)正下方的雾喷头(24);所述前磨辊(21)及所述后磨辊(22)为同样材质的表面粗糙度为1~100μm的金属辊,所述前磨辊(21)与所述后磨辊(22)的转速不同,但所述前磨辊(21)与所述后磨辊(22)的平均线速度等于同组的所述热压辊(23)的线速度,以实现差动摩擦的疏松化处理;所述热压辊(23)为具有光滑表面并带热源的金属辊;所述雾喷头(21)以一定的喷速对所述热压辊(23)下面织物(7)的反面作喷雾降湿和松弛,以控制致密层的厚度和反面外层纤维的松弛。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拒水排汗双面功能的梯度结构织物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拒水整理机构(3)包括:前、后两个表面光滑并对拒水处理剂具有较好的浸润性表面的前金属涂辊(31)及后金属涂辊(32);对应位于前金属涂辊(31)及后金属涂辊(32)前方并呈45°方向喷雾的前雾喷喷头(33)及后雾喷喷头(34);前金属涂辊(31)及后金属涂辊(32)紧压织物(7),完成对极薄拒水膜在织物正面纤维上的形成,而非连续表层膜。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拒水排汗双面功能的梯度结构织物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整理机构(4)包括:前、后两个表面为1~100μm粗糙度的前金属挤磨辊(41)和后金属挤磨辊(42);分别对应于前金属挤磨辊(41)和后金属挤磨辊(42)后侧的前亲水雾喷(43)及后亲水雾喷(44);所述前金属挤磨辊(41)和所述后金属挤磨辊(42)的线密度不同,存在速度差的差动,但所述前金属挤磨辊(41)和所述后金属挤磨辊(42)的线速度的平均值与织物(7)的速度一致;所述前亲水雾喷(43)及后亲水雾喷(44)喷出亲水助剂,并能部分穿过织物(7),其中在效果满足下,关闭后亲水雾喷(44)。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拒水排汗双面功能的梯度结构织物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定形箱(5)包括:前、后两个表面为1~100μm粗糙度的前金属辊(51)和后金属辊(52);一个与织物(7)接触并为拱形面的热压板(53),热压板(53)的温度可调;前金属辊(51)和后金属辊(52)与织物反面接触,完成亲水剂因挤压的均匀化,前金属辊(51)和后金属辊(52)的转动线速度不同,但前金属辊(51)和后金属辊(52)的平均线速度与织物(7)的速度相等,故存在差动的摩擦疏松作用;所述热压板(53)与织物(7)正面接触,并通过辐射热,完成对织物(7)已形成的拒水和亲水作用以及织物(7)厚度方向的梯度结构的热定形稳定;所述前金属辊(51)与所述后金属辊(52)间的距离,用于控制织物(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伟东段玲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