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疲劳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7037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气囊疲劳测试装置,上限位装置连接竖向定位装置,上限位装置由竖向定位装置带动作竖向移动,并根据气囊的尺寸在相应的位置定位固定,可根据不同的气囊尺寸将上限位装置调节至合适的竖向位置;下限位装置连接竖向振动装置,竖向振动装置带动下限位装置在竖直方向往复运动以压缩气囊,上限位装置用于调节竖向位置以匹配不同尺寸的气囊,下限位装置则通过往复移动对气囊施加规律的压缩力;并且竖向定位装置和竖向振动装置分别固定安装于机架上,由机架提供支撑力。该装置用于提供循环压力的竖向振动装置位于底部,定位气囊位置的竖向定位装置位于顶部,两部分相互独立,竖向振动装置的驱动部件固定不动,从而简化了整体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囊疲劳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试验设备
,更进一步涉及一种气囊疲劳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减震气囊是提升乘坐舒适性的一种工具,广泛用于于各类汽车中。减震气囊在生产时需要经过严格的测试,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安全性,满足长期使用的要求。对减震气囊的测试主要通过模拟汽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震动轨迹,对其施加重复的作用力,使减震气囊不断被压缩和复原;目前现有的测试装置通过活塞对气囊进行施压,将动力输出组件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活塞的上下平移,在对不同尺寸的气囊测试时,需要改变活塞的竖向位置,因活塞由发动机或电机等驱动设备带动,需要一并调节驱动设备的位置,导致装置整体结构复杂;并且此方式完全通过机械运动实现,仅能通过改变转速调节压缩频率,而难以调节压缩幅度,难以满足更精细化的测试要求。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气囊测试装置,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囊疲劳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地完成气囊检测操作,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气囊疲劳测试装置,包括上限位装置和下限位装置,所述上限位装置连接竖向定位装置,所述上限位装置由所述竖向定位装置带动作竖向移动,并根据气囊的尺寸在相应的位置定位固定;所述下限位装置连接竖向振动装置,所述竖向振动装置带动所述下限位装置在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压缩气囊;所述竖向定位装置和所述竖向振动装置分别固定安装于机架上。可选地,所述上限位装置包括相互固定的上模板和上固定座,所述上模板连接于所述竖向定位装置,所述上固定座底部呈与气囊形状相适应的球面;所述下限位装置包括相互固定的下模板和下固定座,所述下模板连接于所述竖向振动装置,所述下固定座顶部呈与气囊形状相适应的球面。可选地,所述所述竖向定位装置为丝杠,所述上模板包括中间设有间隙的上层板与下层板,所述上层板与丝杠螺纹配合,所述下层板固定安装所述上固定座;所述上层板与所述下层板之间通过竖向设置连接柱连接固定。可选地,所述机架包括第一导向柱、第二导向柱、顶板、中板和底座,所述第一导向柱固定在所述顶板和所述中板之间,所述第二导向柱固定在所述中板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连接柱贯穿所述中板;所述上层板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柱限位导向,所述下层板通过所述第二导向柱限位导向。可选地,所述下模板通过所述第二导向柱限位导向。可选地,所述竖向定位装置通过设置于所述顶板上的电机驱动旋转;所述电机通过控制单元控制运行。可选地,所述竖向振动装置为液压油缸。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囊疲劳测试装置,包括上限位装置和下限位装置,上限位装置连接竖向定位装置,上限位装置由竖向定位装置带动作竖向移动,并根据气囊的尺寸在相应的位置定位固定,可根据不同的气囊尺寸将上限位装置调节至合适的竖向位置;下限位装置连接竖向振动装置,竖向振动装置带动下限位装置在竖直方向往复运动以压缩气囊,上限位装置用于调节竖向位置以匹配不同尺寸的气囊,下限位装置则通过往复移动对气囊施加规律的压缩力;并且竖向定位装置和竖向振动装置分别固定安装于机架上,由机架提供支撑力。该装置用于提供循环压力的竖向振动装置位于底部,定位气囊位置的竖向定位装置位于顶部,两部分相互独立,竖向振动装置的驱动部件固定不动,竖向定位装置仅需带动上限位装置移动即可,从而简化了整体的结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气囊疲劳测试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图中包括:上限位装置1、上模板11、上层板111、下层板112、连接柱113、上固定座12、下限位装置2、下模板21、下固定座22、竖向定位装置3、竖向振动装置4、机架5、第一导向柱51、第二导向柱52、顶板53、中板54、底座55、电机6。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气囊疲劳测试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地完成气囊检测操作。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气囊疲劳测试装置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气囊疲劳测试装置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图,该装置由机架5提供支撑,机架5是整个装置的主体结构,其中包括上限位装置1和下限位装置2,上限位装置1连接于竖向定位装置3的底部,上限位装置1由竖向定位装置3带动作竖向移动,并根据气囊的尺寸在相应的位置定位固定,气囊尺寸越大,则上限位装置1的位置越高,使上限位装置1与下限位装置2之间的间距越大,保证气囊在初始状态下恰好可放入上限位装置1与下限位装置2之间。下限位装置2连接于竖向振动装置4的顶部,竖向振动装置4能够带动下限位装置2在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压缩气囊,使气囊不断被压缩和放松,对气囊进行疲劳测试。竖向定位装置3和竖向振动装置4分别固定安装于机架5上,通过机架5将各个部件集成于一处;该装置用于提供循环压力的竖向振动装置4位于底部,定位气囊位置的竖向定位装置3位于顶部,两部分相互独立,竖向振动装置4的驱动部件固定不动,竖向定位装置3仅需带动上限位装置1移动即可,上限位装置1结构简单,重量轻,不需要设置复杂的驱动结构,简化了整体的结构。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更加具体的结构,本技术的上限位装置1包括上模板11和上固定座12,上模板11和上固定座12相互固定为一体,上模板11在上,上模板11连接于竖向定位装置3;上固定座12在下,上固定座12底部呈与气囊形状相适应的球面,球面向上凹陷,以保证与气囊的表面具有较大的贴合面积,使气囊受力均匀。下限位装置2包括下模板21和下固定座22,下模板21和下固定座22相互固定为一体;下模板21在下,且下模板21的底部连接于竖向振动装置4,下固定座22顶部呈与气囊形状相适应的球面,球面向下凹陷,以保证与气囊的表面具有较大的贴合面积,气囊受力均匀。优选地,本技术中的竖向定位装置3设置为丝杠,通过丝杠的旋转带动上模板11移动;具体地,上模板11包括中间设有间隙的上层板111与下层板112,上层板111与下层板112之间通过竖向设置连接柱113连接固定,也即上层板111、下层板112和连接柱113三者固定为一体,同步升降移动;上层板111与丝杠螺纹配合,并且丝杠贯穿上层板111,可在上层板111上固定设置螺纹套筒,螺纹套筒的内壁设置内螺纹,与丝杠上设置的外螺纹相互螺纹配合,将丝框的旋转运动转换为上层板111的竖直运动;下层板112固定安装上固定座12,也即丝杠可伸入到上层板111和下层板112之间,但并不与下层板111相连。更进一步,本技术中的机架5包括第一导向柱51、第二导向柱52、顶板53、中板54和底座55等结构,第一导向柱51固定在顶板53和中板54之间,第二导向柱52固定在中板54和底座55之间;第一导向柱51和第二导向柱52均可设置为多根相互平行的光杆,第一导向柱51贯穿上层板111,上层板111通过第一导向柱51限位导向;第二导向柱52贯穿下层板112,下层板112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囊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限位装置(1)和下限位装置(2),所述上限位装置(1)连接竖向定位装置(3),所述上限位装置(1)由所述竖向定位装置(3)带动作竖向移动,并根据气囊的尺寸在相应的位置定位固定;所述下限位装置(2)连接竖向振动装置(4),所述竖向振动装置(4)带动所述下限位装置(2)在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压缩气囊;所述竖向定位装置(3)和所述竖向振动装置(4)分别固定安装于机架(5)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限位装置(1)和下限位装置(2),所述上限位装置(1)连接竖向定位装置(3),所述上限位装置(1)由所述竖向定位装置(3)带动作竖向移动,并根据气囊的尺寸在相应的位置定位固定;所述下限位装置(2)连接竖向振动装置(4),所述竖向振动装置(4)带动所述下限位装置(2)在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压缩气囊;所述竖向定位装置(3)和所述竖向振动装置(4)分别固定安装于机架(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限位装置(1)包括相互固定的上模板(11)和上固定座(12),所述上模板(11)连接于所述竖向定位装置(3),所述上固定座(12)底部呈与气囊形状相适应的球面;所述下限位装置(2)包括相互固定的下模板(21)和下固定座(22),所述下模板(21)连接于所述竖向振动装置(4),所述下固定座(22)顶部呈与气囊形状相适应的球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疲劳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定位装置(3)为丝杠,所述上模板(11)包括中间设有间隙的上层板(111)与下层板(112),所述上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宝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弘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