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管隧道管节接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6561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沉管隧道管节接头结构,包括至少两防水带组件、第一防火组件以及第二防火组件,第一防火组件包括:防护板组件,所述防护板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防火板和第二防火板;隔热件,隔热件位于第一防火板和第二防火板之间;柔性防火带,柔性防火带的一端与所述隔热件连接,另一端与一管道连接;第二防火组件包括:第一防火填充件,固定连接于一管道的底壁,并朝向另一管道延伸;第二防火填充件,固定连接于另一管道的底壁;第三防火板,并封盖所述第一防火填充件和第二防火填充件的连接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能够同时满足防火时效和位移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沉管隧道管节接头结构
本技术涉及沉管隧道
,特别涉及一种沉管隧道管节接头结构。
技术介绍
沉管法施工隧道中,两个相邻的管道之间的连接处需要采用防水带组件,例如橡胶止水胶条进行连接,防止外部的水分通过该连接处渗入到管道内,该防水带组件除了需要满足隧道管节间的纵向伸缩位移外,必须在设计年限(例如120年)内,满足防火要求,从而保证隧道结构整体防火性能。若管道内起火,该火情势必会影响到防水带组件的使用寿命,因此,目前普遍的做法是设置一个防火板来实现防水带组件的防火需求,然而,现有的防火板存在以下问题:只设置防火板,经试验检测,现有的防火设计达到两小时的防火需求,也即,管道内起火两小时内不会对防水带组件造成影响,两小时的防火时效已无法实现有效的防火需求。同时,此两个相邻的管道需要纵向位移,现有接头结构只设置一个防火板,也无法满足位移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沉管隧道管节接头结构,旨在使得防火组件能够同时满足防火时效和位移的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沉管隧道管节接头结构,包括至少两防水带组件、第一防火组件以及第二防火组件,一所述防水带组件和所述第一防火组件间隔连接于相邻的两管道之间,且位于两所述管道的顶壁,一所述防水带组件和所述第二防火组件间隔连接于相邻的两管道之间,且位于两所述管道的底壁,所述第一防火组件和所述第二防火组件位于两所述防水带组件之间,所述第一防火组件包括:防护板组件,所述防护板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防火板和第二防火板,所述第一防火板和第二防火板的一端与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一防火板和第二防火板的另一端与另一管道活动连接;隔热件,所述隔热件位于所述第一防火板和第二防火板之间;以及柔性防火带,所述柔性防火带位于所述第一防火板与所述第二防火板之间,且所述柔性防火带的一端与所述隔热件连接,另一端与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二防火组件包括:第一防火填充件,所述第一防火填充件固定连接于一所述管道的底壁,并朝向另一所述管道延伸;第二防火填充件,所述第二防火填充件固定连接于另一所述管道的底壁,所述第一防火填充件和所述第二防火填充件于相互抵接时罩盖所述防水带组件;第三防火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防火填充件或第二防火填充件的其中之一,并封盖所述第一防火填充件和第二防火填充件的连接处。可选地,所述第一防火填充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遮挡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一所述管道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遮挡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并朝向另一管道延伸,所述遮挡部位于所述防水带组件的上方,且用以与所述第二防火填充件抵接。可选地,所述遮挡部与所述防水带组件之间间隔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防水带组件之间还设有第一阻隔件。可选地,所述第二防火填充件包括第二安装部和抵接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与一所述管道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部朝向遮挡部的表面,且用以与所述遮挡部抵接。可选地,所述抵接部与所述防水带组件之间还设有第二阻隔件。可选地,所述第一防火填充件的上表面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邻近所述第二防火填充件设置,所述第二防火填充件的上表面对应所述让位槽设有安装槽,所述让位槽与所述安装槽连通形成滑动空间,所述第三防火板固定设于所述让位槽或所述安装槽内,并与所述滑动空间相对滑动。可选地,所述第三防火板通过螺钉固定设于所述让位槽或所述安装槽内。可选地,所述第二防火组件还包括:粘结片,所述粘结片封盖所述让位槽和所述安装槽的槽口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一防火板的厚度H1的范围值为:28.5mm≤H1≤36mm;且/或,所述第二防火板H2的厚度的范围值为:28.5mm≤H2≤36mm;且/或,所述隔热件为石棉,所述隔热件的厚度H3的范围值为:120mm≤H3≤150mm;且/或,所述隔热件的背离所述柔性防火带的一端设有辅助防火带,该辅助防火带的一端与所述隔热件连接,另一端与一管道连接。本技术技术方案中,一防水带组件安装在在两个相邻的管道的顶壁之间,以防止外部水分由两管道的上侧进入到管道内。第一防火组件设置在防水带组件的下方,可防止管道内部火势由下至上影响到防水带组件,从而保护防水带组件。进一步将第一防火组件设置为第一防火板、隔热件、以及第二防火板,使得管道内部火势先经由第一防火板进行阻隔,隔热件的设置进一步防止第一防火板的温度过高而使得邻近防水带组件部分的空气温度过高,最后设置第二防火板,使得管道内部的火势对防水带组件的影响降到最低,经试验检测,如上所述的防火设计最少可以达到四小时的防火需求,也即,管道内起火四小时内不会对防水带组件造成影响,从而极大的提高了防水带组件的使用年限。同时,第一防火板和第二防火板的一端与一管道连接,第一防火板和第二防火板的另一端与另一管道活动连接,当两管道之间进行纵向位移时,如此设置的第一防火板和第二防火板也可满足位移的需求,同时,为了防止在移动的过程中,防止温度从第一防火板和第二防火板未设置隔热件的部位传递,在隔热件的一端设置柔性防火带,该柔性防火带可实现伸缩和折叠,进而防止过热的温度从此处传递,进一步提升第一防火组件的防火能力。并且,对于两管道下侧壁连接处的防火,可以采用类似于上侧壁的防火结构,当然,为了简化结构,通过将第二防火组件设置为连接一管道底壁的第一防火填充件和连接另一管道底壁的第二防火填充件,二者在相互抵接时罩盖防水带组件,使得管道内部的火势被第一防火填充件和第二防火填充件所阻挡,使得整体的结构简化,方便安装,节约成本。同时,两管道相互运动导致第一防火填充件和第二防火填充件脱离时,通过第三防火板封盖第一防火填充件和第二防火填充件的连接处,防止管道内部的火势经由该连接处影响到防水带组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沉管隧道管节接头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防水带组件51a让位槽30第一防火组件511第一安装部31防护板组件513遮挡部311第一防火板52第一阻隔件313第二防火板53第二防火填充件33隔热件531第二安装部35柔性防火带533抵接部37辅助防火带54第二阻隔件50第二防火组件55第三防火板51第一防火填充件60管道本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沉管隧道管节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防水带组件、第一防火组件以及第二防火组件,一所述防水带组件和所述第一防火组件间隔连接于相邻的两管道之间,且位于两所述管道的顶壁,一所述防水带组件和所述第二防火组件间隔连接于相邻的两管道之间,且位于两所述管道的底壁,所述第一防火组件和所述第二防火组件位于两所述防水带组件之间,所述第一防火组件包括:防护板组件,所述防护板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防火板和第二防火板,所述第一防火板和第二防火板的一端与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一防火板和第二防火板的另一端与另一管道活动连接;隔热件,所述隔热件位于所述第一防火板和第二防火板之间;以及柔性防火带,所述柔性防火带位于所述第一防火板与所述第二防火板之间,且所述柔性防火带的一端与所述隔热件连接,另一端与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二防火组件包括:第一防火填充件,所述第一防火填充件固定连接于一所述管道的底壁,并朝向另一所述管道延伸;第二防火填充件,所述第二防火填充件固定连接于另一所述管道的底壁,所述第一防火填充件和所述第二防火填充件于相互抵接时罩盖所述防水带组件;第三防火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防火填充件或第二防火填充件的其中之一,并封盖所述第一防火填充件和第二防火填充件的连接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管隧道管节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防水带组件、第一防火组件以及第二防火组件,一所述防水带组件和所述第一防火组件间隔连接于相邻的两管道之间,且位于两所述管道的顶壁,一所述防水带组件和所述第二防火组件间隔连接于相邻的两管道之间,且位于两所述管道的底壁,所述第一防火组件和所述第二防火组件位于两所述防水带组件之间,所述第一防火组件包括:防护板组件,所述防护板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防火板和第二防火板,所述第一防火板和第二防火板的一端与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一防火板和第二防火板的另一端与另一管道活动连接;隔热件,所述隔热件位于所述第一防火板和第二防火板之间;以及柔性防火带,所述柔性防火带位于所述第一防火板与所述第二防火板之间,且所述柔性防火带的一端与所述隔热件连接,另一端与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二防火组件包括:第一防火填充件,所述第一防火填充件固定连接于一所述管道的底壁,并朝向另一所述管道延伸;第二防火填充件,所述第二防火填充件固定连接于另一所述管道的底壁,所述第一防火填充件和所述第二防火填充件于相互抵接时罩盖所述防水带组件;第三防火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防火填充件或第二防火填充件的其中之一,并封盖所述第一防火填充件和第二防火填充件的连接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隧道管节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火填充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遮挡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一所述管道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遮挡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并朝向另一管道延伸,所述遮挡部位于所述防水带组件的上方,且用以与所述第二防火填充件抵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沉管隧道管节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与所述防水带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卿潘树杰何军佟安岐王国良杨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工程香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