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架及无人直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6145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架及无人直升机,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拆装、质量轻、负载能力强的一种机架及无人直升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机架主体、连接在所述机架主体前端的前架及连接在所述机架主体后端的后架,所述机架主体包括上部碳纤维板及设置在所述下部碳纤维板正下方的下部碳纤维板,所述下部碳纤维板的下方设置有脚架,所述前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碳纤维板和右碳纤维板,所述左碳纤维板和所述右碳纤维板之间还设置有载荷安装板、电池板限位座及电调安装板,所述后架包括连接在所述上部碳纤维板和所述下部碳纤维板之间的尾管及设置在所述尾管末端的尾电机安装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无人直升机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架及无人直升机
本技术涉及无人直升机的
,特别涉及一种机架及无人直升机。
技术介绍
目前,无人直升机在国防建设、国民经济建设和应急事件处理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无人直升机的运用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小型无人直升机具有体积小、机动性能好、抗干扰能力强、携带方便、无需跑道、不受地形影响等诸多优点,在空中搜索、环境监测、灾害预警、交通巡查、危险场所侦查、渔业保护、森林和石油消防巡逻、搜索救援、轻型物资运输、边防、海关巡逻以及反恐维稳等多方面具有十分广泛的用途。但是,传统的无人直升机存在结构复杂,拆装麻烦,负载能力差,航时短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的限制了无人直升机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拆装、质量轻、负载能力强的一种机架及无人直升机。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为一种机架及无人直升机,所述机架包括机架主体、连接在所述机架主体前端的前架及连接在所述机架主体后端的后架,所述机架主体包括上部碳纤维板及设置在所述下部碳纤维板正下方的下部碳纤维板,所述下部碳纤维板的下方设置有脚架,所述前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碳纤维板和右碳纤维板,所述左碳纤维板和所述右碳纤维板之间还设置有载荷安装板、电池板限位座及电调安装板,所述后架包括连接在所述上部碳纤维板和所述下部碳纤维板之间的尾管及设置在所述尾管末端的尾电机安装板。进一步的,所述上部碳纤维板及所述下部碳纤维板前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前架连接柱,所述左碳纤维板及所述右碳纤维板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前架连接柱相配合的连接孔,所述机架主体与所述前架通过所述前架连接柱及所述连接孔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部碳纤维板及所述下部碳纤维板之间设置有尾管夹及弹簧卡销,所述尾管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弹簧开销相配合的卡孔,所述尾管通过所述尾管夹及所述弹簧卡销与所述机架主体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下部碳纤维板的下端设置有脚架连接座,所述脚架通过所述脚架连接座与所述下部碳纤维板的下端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部碳纤维板包括通过胶水依次粘合的上层上部碳纤维板、中层上部碳纤维板及下层上部碳纤维板,所述下部碳纤维板包括通过胶水依次粘合的上层下部碳纤维板、中层下部碳纤维板及下层下部碳纤维板,所述中层上部碳纤维板及所述中层下部碳纤维板上均开设有若干减轻孔。进一步的,所述尾管的末端还设置有垂尾及尾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板设置在所述尾电机安装座上。进一步的,所述下部碳纤维板的下端设置有电池安装板。一种包含上述机架的无人直升机,它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上部碳纤维板上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上部碳纤维板及所述下部碳纤维板之间并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的减速器、与所述减速器相连接的主轴、通过连杆与所述主轴相连接的主旋翼桨毂、安装在所述尾电机安装板上的尾电机及安装在所述尾电机输出轴上的尾桨,所述电池安装板的下端安装有电源。进一步的,所述电调安装板上安装有电子调速器,所述载荷安装板的上端设置有图数传输模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包括机架主体、连接在所述机架主体前端的前架及连接在所述机架主体后端的后架,所述机架主体包括上部碳纤维板及设置在所述下部碳纤维板正下方的下部碳纤维板,所述下部碳纤维板的下方设置有脚架,所述前架包括对称设置的左碳纤维板和右碳纤维板,所述左碳纤维板和所述右碳纤维板之间还设置有载荷安装板、电池板限位座及电调安装板,所述后架包括连接在所述上部碳纤维板和所述下部碳纤维板之间的尾管及设置在所述尾管末端的尾电机安装板,所以,本技术结构简单,将机架分为机架主体、前架及后架,方便拆装,机架多采用高强度碳纤维组合结构,能够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将质量减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无人直升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前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机架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后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上部碳纤维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下部碳纤维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技术为一种机架及无人直升机,所述机架包括机架主体1、连接在所述机架主体1前端的前架2及连接在所述机架主体1后端的后架3,所述机架主体1包括上部碳纤维板11及设置在所述上部碳纤维板11正下方的下部碳纤维板12,所述下部碳纤维板12的下方设置有脚架13,所述前架2包括对称设置的左碳纤维板21和右碳纤维板22,所述左碳纤维板21和所述右碳纤维板22之间还设置有载荷安装板23、电池板限位座24及电调安装板25,所述后架3包括连接在所述上部碳纤维板11和所述下部碳纤维板12之间的尾管31及设置在所述尾管31末端的尾电机安装板32。此设计中,将机架分为所述机架主体1、所述前架2及所述后架3,模块化的设计,结构简单,方便拆装,而且所述机架主体1及所述前架2多采用高强度碳纤维组合结构,能够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将质量减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部碳纤维板11及所述下部碳纤维板12前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前架连接柱101,所述左碳纤维板21及所述右碳纤维板22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前架连接柱101相配合的连接孔102,所述机架主体1与所述前架2通过所述前架连接柱101及所述连接孔102配合连接。此设计可以方便所述机架主体1与所述前架2之间的安装与拆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部碳纤维板11及所述下部碳纤维板12之间设置有尾管夹103及弹簧卡销104,所述尾管31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弹簧卡销104相配合的卡孔,所述尾管31通过所述尾管夹103及所述弹簧卡销104与所述机架主体1相连接。此设计可方便所述机架主体1与所述后架3之间的安装与拆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部碳纤维板12的下端设置有脚架连接座105,所述脚架13通过所述脚架连接座105与所述下部碳纤维板12的下端相连接。此设计中,所述脚架13用于保证无人直升机放置及降落时的平稳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部碳纤维板11包括通过胶水依次粘合的上层上部碳纤维板111、中层上部碳纤维板112及下层上部碳纤维板113,所述下部碳纤维板12包括通过胶水依次粘合的上层下部碳纤维板121、中层下部碳纤维板122及下层下部碳纤维板123,所述中层上部碳纤维板112及所述中层下部碳纤维板122上均开设有若干减轻孔。此设计中,所述上层上部碳纤维板111、所述下层上部碳纤维板113、所述下层上部碳纤维板121和所述下层下部碳纤维板123均采用高强度的碳纤维板,而所述中层上部碳纤维板112及所述中层下部碳纤维板122均采用镂空式结构设计,并将三层碳纤维板通过胶水进行粘合,这样的结构设计与单独相同厚度的碳纤维板相比,能够将该部分的结构重量降低30%以上,节省下的重量就能够换取等量的负载能力,因此该机能够承受较大负载,同时将节省下的重量用于动力电池的话就能够满足长航时的要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尾管31的末端还设置有垂尾33及尾电机安装座34,所述尾电机安装板32设置在所述尾电机安装座34上。此设计中,所述尾电机安装板32用于安装尾电机,采用直驱式的尾桨安装结构,相较于传统的尾桨安装结构,具有结构简单、零件少、质量轻的优点,同时可直接控制尾电机的转速来实现直升机航向控制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部碳纤维板12的下方设置有电池安装板14,所述电池安装板14用于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主体(1)、连接在所述机架主体(1)前端的前架(2)及连接在所述机架主体(1)后端的后架(3),所述机架主体(1)包括上部碳纤维板(11)及设置在所述上部碳纤维板(11)正下方的下部碳纤维板(12),所述下部碳纤维板(12)的下方设置有脚架(13),所述前架(2)包括对称设置的左碳纤维板(21)和右碳纤维板(22),所述左碳纤维板(21)和所述右碳纤维板(22)之间还设置有载荷安装板(23)、电池板限位座(24)及电调安装板(25),所述后架(3)包括连接在所述上部碳纤维板(11)和所述下部碳纤维板(12)之间的尾管(31)及设置在所述尾管(31)末端的尾电机安装板(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主体(1)、连接在所述机架主体(1)前端的前架(2)及连接在所述机架主体(1)后端的后架(3),所述机架主体(1)包括上部碳纤维板(11)及设置在所述上部碳纤维板(11)正下方的下部碳纤维板(12),所述下部碳纤维板(12)的下方设置有脚架(13),所述前架(2)包括对称设置的左碳纤维板(21)和右碳纤维板(22),所述左碳纤维板(21)和所述右碳纤维板(22)之间还设置有载荷安装板(23)、电池板限位座(24)及电调安装板(25),所述后架(3)包括连接在所述上部碳纤维板(11)和所述下部碳纤维板(12)之间的尾管(31)及设置在所述尾管(31)末端的尾电机安装板(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碳纤维板(11)及所述下部碳纤维板(12)前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前架连接柱(101),所述左碳纤维板(21)及所述右碳纤维板(22)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前架连接柱(101)相配合的连接孔(102),所述机架主体(1)与所述前架(2)通过所述前架连接柱(101)及所述连接孔(102)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碳纤维板(11)及所述下部碳纤维板(12)之间设置有尾管夹(103)及弹簧卡销(104),所述尾管(31)的前端设置有与所述弹簧卡销(104)相配合的卡孔,所述尾管(31)通过所述尾管夹(103)及所述弹簧卡销(104)与所述机架主体(1)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碳纤维板(12)的下端设置有脚架连接座(105),所述脚架(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平刘一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紫燕无人飞行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