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用转子自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2598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泵用转子自散热系统。所述泵用转子自散热系统包括驱动件、泵壳与叶轮,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泵壳内,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叶轮连接,所述叶轮包括轮体与多个扇叶,所述轮体的一端凸设有导热转轴,所述多个扇叶围绕设置于所述轮体周缘,所述导热转轴凸伸于所述泵壳外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导热转轴的端部设置有散热翼片,所述散热翼片对准所述驱动件。所述泵用转子自散热系统的散热效果较好。

A self cooling system for pump roto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elf cooling system for a pump rotor. The pump rotor self-cooling system comprises a driving part, a pump shell and an impeller, the impeller is arranged in the pump shell, the driv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impeller, the impeller comprises a wheel body and a plurality of fan blades, one end of the wheel body is convex with a heat conduction rotating shaft, the plurality of fan blades are arranged around the periphery of the wheel body, and the guide va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mpeller. The thermal rotating shaft is protruded outside the pump shell and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part. The end of the thermal conducting rotating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radiating fin, which is aligned with the driving part. The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of the self cooling system of the pump rotor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用转子自散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泵用转子自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工业用水泵,例如汽车水泵一般设置于汽车的前盖下,在密闭的环境下容易产生大量的热。特别是在夏天,汽车的前盖内温度较高,导致水泵中的水温较高,容易造成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效果较好的泵用转子自散热系统。一种泵用转子自散热系统,包括驱动件、泵壳与叶轮,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泵壳内,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叶轮连接,所述叶轮包括轮体与多个扇叶,所述轮体的一端凸设有导热转轴,所述多个扇叶围绕设置于所述轮体周缘,所述导热转轴凸伸于所述泵壳外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导热转轴的端部设置有散热翼片,所述散热翼片对准所述驱动件。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冷源与喷水器,所述喷水器与所述冷源连接并朝向所述散热翼片。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喷水器上开设有多个喷水孔,所述多个喷水孔朝向所述散热翼片。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件的端面设置有导热防水罩,所述导热防水罩的周缘形成有集水凹环。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集水凹环的底部设置有流出槽,所述流出槽的宽度沿朝向地面的方向逐渐减小。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件包括壳体与驱动结构,所述导热防水罩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端部,所述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定子绕组与转子,所述定子绕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周壁上,所述转子穿设于所述定子绕组中。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导热防水罩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散热槽,所述多个散热槽均为条形状。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槽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端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端面中心。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多个散热孔均为圆形孔,所述散热孔的周壁上凸设有摩擦纹。所述泵用转子自散热系统中,由于采用了导热转轴,从而可以将热量从所述导电转轴的一端导出并通过所述散热翼片向外散发,进而实现所述转子的自我散热,提高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泵用转子自散热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一实施例的卡箍环与摆正底座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泵用转子自散热系统。例如,所述泵用转子自散热系统包括驱动件、泵壳与叶轮,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泵壳内,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叶轮连接。例如,所述叶轮包括轮体与多个扇叶,所述轮体的一端凸设有导热转轴,所述多个扇叶围绕设置于所述轮体周缘,所述导热转轴凸伸于所述泵壳外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例如,所述导热转轴的端部设置有散热翼片,所述散热翼片对准所述驱动件。请参阅图1,一种泵用转子自散热系统100,包括驱动件10、泵壳20与叶轮30,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泵壳内,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叶轮连接,所述叶轮包括轮体与多个扇叶31,所述轮体的一端凸设有导热转轴33,所述多个扇叶围绕设置于所述轮体周缘,所述导热转轴凸伸于所述泵壳外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导热转轴的端部设置有散热翼片,所述散热翼片对准所述驱动件。例如,所述泵用转子自散热系统中,由于采用了导热转轴,从而可以将热量从所述导电转轴的一端导出并通过所述散热翼片向外散发,进而实现所述转子的自我散热,提高散热效果。例如,为了便于提高散热效果,所述泵用转子自散热系统还包括散热结构(图未示),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冷源与喷水器,所述喷水器与所述冷源连接并朝向所述散热翼片。所述喷水器上开设有多个喷水孔,所述多个喷水孔朝向所述散热翼片。所述驱动件的端面设置有导热防水罩35,所述导热防水罩的周缘形成有集水凹环。所述集水凹环的底部设置有流出槽,所述流出槽的宽度沿朝向地面的方向逐渐减小。通过设置所述散热结构,从而可以利用喷水器将冷源喷向所述散热翼片,进而提高所述散热翼片的散热效果。例如,为了便于设置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壳体与驱动结构,所述导热防水罩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端部,所述驱动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定子绕组与转子,所述定子绕组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周壁上,所述转子穿设于所述定子绕组中。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导热防水罩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散热槽,所述多个散热槽均为条形状。所述散热槽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端部连接于所述壳体的端面中心。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多个散热孔均为圆形孔,所述散热孔的周壁上凸设有摩擦纹。通过于所述壳体内设置定子绕组及转子,从而使得所述驱动件的设置较为方便,通过普通的电动机即可实现。例如,尤其重要的是,请一并参阅图2,所述泵壳上设置有进水管21与出水管23,所述出水管包括多个拼接段。相邻两个拼接段通过卡箍环40固定连接,所述卡箍环上设置有紧固件。所述卡箍环上设置有两个紧固片41,所述两个紧固片相对设置,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两个紧固片上。由于所述抽水结构还包括出水管,因此方便利用所述出水管将水引出。由于所述出水管包括多个拼接段,因此方便将所述出水管连接成较长的尺寸,方便将水输送至各种应用场景。例如,所述多个拼接段的端部均凹设有卡环槽,所述卡箍环包括主环体与两个连接条,所述主环体套设于相邻两个拼接段的所述卡环槽的底面上,所述两个连接条分别连接于所述主环体的相对两端,所述两个连接条为弹性连接条,所述两个紧固片分别凸设于所述两个连接条的端部。所述卡箍环的主环体能够较为牢固地套设于所述拼接段上,而所述两个连接条能够利用自身的弹性提高所述卡箍环的适应性,使得所述卡箍环能够适应具有各种不同尺寸偏差的出水管,通过紧固件固定所述两个紧固片,从而实现对相邻两个拼接段的连接。例如,所述紧固片垂直设置于所述连接条的端部,所述两个紧固片沿所述拼接段的径向向外延伸,进而方便利用所述紧固件穿设于其中。例如,所述紧固片上开设有紧固孔,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紧固孔中,从而实施紧固作业。例如,为了避免所述拼接段从所述卡箍环中滑出,所述拼接段的端部周面还凸设有支撑环肋,所述支撑环肋位于所述卡环槽的边缘,所述卡箍环的内侧开设有收容环槽,所述收容环槽开设于所述主环体上并延伸至所述两个连接条上,相邻两个所述拼接段的两个支撑环肋相互抵接均卡设于所述收容环槽中,从而使得两个拼接段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时,由于所述两个支撑环肋的卡设,而不能脱离。例如,所述紧固件为螺栓与螺母。例如,为了便于避免水流的泄露,所述卡箍环的内侧贴设有两个双面胶,所述两个双面胶分别位于所述收容环槽的相对两侧,所述双面胶的内侧设置有防水胶条,所述防水胶条抵压于所述卡环槽的底面上。通过将所述防水胶条设置于所述收容环槽的相对两侧,从而可以避免水流从所述收容环槽的两侧流出。例如,为了便于将所述出水管的端部摆正,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泵壳的端部设置有所述卡箍环及摆正底座50,所述摆正底座包括定位体51与紧固螺丝,所述紧固螺丝将所述定位体固定,设置于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泵壳的端部的所述卡箍环为末端卡箍环,所述末端卡箍环的紧固片上还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位于所述末端卡箍环上的紧固孔的底部,并与对应的紧固孔连通,所述定位孔的直径大于对应的紧固孔,所述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用转子自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件、泵壳与叶轮,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泵壳内,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叶轮连接,所述叶轮包括轮体与多个扇叶,所述轮体的一端凸设有导热转轴,所述多个扇叶围绕设置于所述轮体周缘,所述导热转轴凸伸于所述泵壳外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导热转轴的端部设置有散热翼片,所述散热翼片对准所述驱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用转子自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件、泵壳与叶轮,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泵壳内,所述驱动件与所述叶轮连接,所述叶轮包括轮体与多个扇叶,所述轮体的一端凸设有导热转轴,所述多个扇叶围绕设置于所述轮体周缘,所述导热转轴凸伸于所述泵壳外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导热转轴的端部设置有散热翼片,所述散热翼片对准所述驱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用转子自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冷源与喷水器,所述喷水器与所述冷源连接并朝向所述散热翼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用转子自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器上开设有多个喷水孔,所述多个喷水孔朝向所述散热翼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泵用转子自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的端面设置有导热防水罩,所述导热防水罩的周缘形成有集水凹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用转子自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凹环的底部设置有流出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秀宝吴刚米勇王恩辉范卫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东音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