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钢主梁合龙纵竖向位移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5869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6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钢主梁合龙纵竖向位移调整装置,包括推拉支撑构件组和压升支撑构件组,推拉支撑构件组包括腹板,腹板包括第一腹板和第二腹板,第二腹板上设有第一推拉支撑构件本体,左、右两侧钢梁的顶部设有带有第二推拉支撑构件本体的第三腹板,第二推拉支撑构件本体与第一推拉支撑构件本体之间设有第一千斤顶;压升支撑构件组包括带有第一压升支撑构件本体的第四腹板,第一压升支撑构件本体的顶部设有第二千斤顶,第一腹板上设有第二压升支撑构件本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快速将合龙口两侧纵向、竖向位移调整至容许精度范围,再完成钢梁连接,实现精确合龙,且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钢主梁合龙口位移调整,具有精度高,应用效果显著的优点。

A new longitudinal and vertical displacement adjustment device for steel main girder closu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ovel vertical displacement adjusting device for closure of steel main girder, which comprises a push-pull support member group and a push-pull support member group. The push-pull support member group comprises a web, the web includes a first web and a second web, the second web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ush-pull support member body, and the top parts of the left and right steel beams are provided. A first jack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second push-pull support member body and the first push-pull support member body; the pressure-lift support member group comprises a fourth web with the first push-pull support member body, and the top of the first push-pull support memb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jack, the first push-pull support member body. A second pressure support member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web. The invention can quickly adjust the longitudinal and vertical displacements on both sides of the closing mouth to the allowable precision range, and then complete the connection of the steel beam, realizing the accurate closing, and can be applied to adjust the closing mouth displacement of various types of steel main beams, having the advantages of high precision and remarkable applic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钢主梁合龙纵竖向位移调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主梁合龙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钢主梁合龙纵竖向位移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大跨度钢桁梁、钢拱桥、钢主梁的斜拉桥等采用越来越多,钢梁施工一般均采用悬臂架设至中间合龙口,而对合龙状态的位移调整为施工架设过程极其重要的工序,当架设至合龙口时通常为最大悬臂状态,结构受力最不利,为保证结构安全,需使主梁实现快速合龙。常规的合龙措施主要包括提前预判合龙口位移、实配合龙构件尺寸、调整斜拉索索力或利用温差伸缩效应等,但是这种合龙措施还存在以下缺陷:(1)常规措施难以快速、有效的调整合龙口位移,难以保证结构的初始设计受力状态;(2)合龙过程中均存在一定误差,进而导致合龙后的主梁与理论主梁成桥设计线形、理论设计内力状态存在一定差异。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合龙口纵竖向位移调整构造进行改进,以快速、有效地将主梁合龙口纵向、竖向相对位移调整至理想合龙状态,同时降低合龙后的误差,保证良好的主梁成桥设计线形及理想的结构受力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合龙口纵竖向位移调整构造存在难以快速、有效的调整合龙口位移,难以保证结构的初始设计受力状态,以及合龙过程中均存在一定误差,导致合龙后的主梁与理论主梁成桥设计线形、理论设计内力状态存在一定差异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钢主梁合龙纵竖向位移调整装置,包括:推拉支撑构件组,包括设置在合龙口左、右两侧钢梁顶部的腹板,所述腹板的两端分别与左侧钢梁、右侧钢梁可拆卸设置,所述腹板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腹板和由所述第一腹板的两端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二腹板,两个所述第二腹板上均设有第一推拉支撑构件本体,左、右两侧钢梁的顶部分别可拆卸设有第三腹板,所述第三腹板上设有第二推拉支撑构件本体,所述第二推拉支撑构件本体与两个所述第一推拉支撑构件本体之间均设有第一千斤顶;压升支撑构件组,包括设置在左、右两侧钢梁顶部的第四腹板,两个所述第四腹板上均设有第一压升支撑构件本体,两个所述第一压升支撑构件本体的顶部均可拆卸设有第二千斤顶,所述第一腹板上设有第二压升支撑构件本体,并配置为:所述腹板与左侧钢梁连接,所述第三腹板设置在右侧钢梁上,所述第二压升支撑构件本体与设置在右侧钢梁的所述第一压升支撑构件本体相对设置;所述腹板与右侧钢梁连接,所述第三腹板设置在左侧钢梁上,所述第二压升支撑构件本体与设置在左侧钢梁的所述第一压升支撑构件本体相对设置。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推拉支撑构件本体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腹板两侧的第一支撑肋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腹板内侧的第一支撑垫板,所述第二推拉支撑构件本体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三腹板两侧的第二支撑肋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腹板两端顶部的第二支撑垫板。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腹板的内、外两侧均设有第一翼板,所述第一支撑垫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翼板上,所述第一支撑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翼板连接,所述第三腹板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翼板,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垫板均设置在所述第二翼板上,所述第二支撑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翼板连接。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压升支撑构件本体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第四腹板上的第三支撑肋以及设置在所述第四腹板顶部的第三支撑垫板,所述第三支撑肋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垫板连接,所述第二压升支撑构件本体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腹板上的第四支撑肋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腹板底部的第四支撑垫板,所述第四支撑垫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翼板上,所述第四支撑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翼板连接。在上述方案中,左、右两侧钢梁的顶部均设有第五腹板,所述第三腹板分别可拆卸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五腹板上。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三腹板、第五腹板均通过拼接板连接,所述第三腹板、第五腹板的两端设有衔接板。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千斤顶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推拉支撑构件本体的内侧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二推拉支撑构件本体的两侧。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腹板上设有多个加劲肋。在上述方案中,两个所述第四腹板均设置在左、右两侧钢梁靠近合龙口的位置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推开或拉近、提升或下压操作,将合龙口两侧纵向、竖向位移调整至容许精度范围,再完成钢梁连接,实现精确合龙,且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钢主梁合龙口位移调整,合龙速度快,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同时具有精度高,应用效果显著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纵向位移将两个钢梁推开的装配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纵向位移将两个钢梁拉近的装配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竖向位移将右侧钢梁提升的装配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竖向位移将左侧钢梁提升的装配图;图6为图1中A1-A1处的剖面图;图7为图1中A2-A2处的剖面图;图8为图5中A3-A3处的剖面图;图9为图1中B1-B1处的剖面图;图10为图1中B2-B2处的剖面图;图11为图1中B3-B3处的剖面图;图12为图1中C1-C1处的剖面图;图13为图1中C2-C2处的剖面图;图14为图1中C3-C3处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钢主梁合龙纵竖向位移调整装置,通过推开或拉近、提升或下压操作,将合龙口两侧纵向、竖向位移调整至容许精度范围,再完成钢梁连接,实现精确合龙,且可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钢主梁合龙口位移调整,合龙速度快,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同时具有精度高,应用效果显著的优点。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详细说明。如图1~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钢主梁合龙纵竖向位移调整装置包括推拉支撑构件组和压升支撑构件组。如图1、图6~图14所示,推拉支撑构件组包括设置在合龙口左、右两侧钢梁顶部的腹板100,腹板100的两端分别与左侧钢梁、右侧钢梁可拆卸设置,腹板100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腹板110和由第一腹板110的两端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二腹板120,两个第二腹板120上均设有第一推拉支撑构件本体,左、右两侧钢梁的顶部分别可拆卸设有第三腹板200,第三腹板200上设有第二推拉支撑构件本体,第二推拉支撑构件本体与两个第一推拉支撑构件本体之间均设有第一千斤顶300。具体地,第一推拉支撑构件本体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在第二腹板120两侧的第一支撑肋121以及设置在第二腹板120内侧的第一支撑垫板122,第二推拉支撑构件本体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在第三腹板200两侧的第二支撑肋201以及设置在第三腹板200两端顶部的第二支撑垫板202。第一支撑肋121、第二支撑肋201可增加第二腹板120、第三腹板200的稳定性,同时为顶推起到支撑的作用,第一支撑垫板122、第二支撑垫板202为顶推的着力点,使第一千斤顶300更加高效。腹板100的内、外两侧均设有第一翼板101,第一支撑垫板122设置在第一翼板101上,第一支撑肋1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翼板101连接,第三腹板200的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翼板,两个第二支撑垫板202均设置在第二翼板上,第二支撑肋20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翼板连接。第一翼板101、第二翼板可增加接触面积,使结构更加稳定。压升支撑构件组包括设置在左、右两侧钢梁顶部的第四腹板400,两个第四腹板400上均设有第一压升支撑构件本体,两个第一压升支撑构件本体的顶部均可拆卸设有第二千斤顶310,第一腹板110上设有第二压升支撑构件本体。具体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钢主梁合龙纵竖向位移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拉支撑构件组,包括设置在合龙口左、右两侧钢梁顶部的腹板,所述腹板的两端分别与左侧钢梁、右侧钢梁可拆卸设置,所述腹板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腹板和由所述第一腹板的两端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二腹板,两个所述第二腹板上均设有第一推拉支撑构件本体,左、右两侧钢梁的顶部分别可拆卸设有第三腹板,所述第三腹板上设有第二推拉支撑构件本体,所述第二推拉支撑构件本体与两个所述第一推拉支撑构件本体之间均设有第一千斤顶;压升支撑构件组,包括设置在左、右两侧钢梁顶部的第四腹板,两个所述第四腹板上均设有第一压升支撑构件本体,两个所述第一压升支撑构件本体的顶部均可拆卸设有第二千斤顶,所述第一腹板上设有第二压升支撑构件本体,并配置为:所述腹板与左侧钢梁连接,所述第三腹板设置在右侧钢梁上,所述第二压升支撑构件本体与设置在右侧钢梁的所述第一压升支撑构件本体相对设置;所述腹板与右侧钢梁连接,所述第三腹板设置在左侧钢梁上,所述第二压升支撑构件本体与设置在左侧钢梁的所述第一压升支撑构件本体相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钢主梁合龙纵竖向位移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拉支撑构件组,包括设置在合龙口左、右两侧钢梁顶部的腹板,所述腹板的两端分别与左侧钢梁、右侧钢梁可拆卸设置,所述腹板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腹板和由所述第一腹板的两端向下延伸设置的第二腹板,两个所述第二腹板上均设有第一推拉支撑构件本体,左、右两侧钢梁的顶部分别可拆卸设有第三腹板,所述第三腹板上设有第二推拉支撑构件本体,所述第二推拉支撑构件本体与两个所述第一推拉支撑构件本体之间均设有第一千斤顶;压升支撑构件组,包括设置在左、右两侧钢梁顶部的第四腹板,两个所述第四腹板上均设有第一压升支撑构件本体,两个所述第一压升支撑构件本体的顶部均可拆卸设有第二千斤顶,所述第一腹板上设有第二压升支撑构件本体,并配置为:所述腹板与左侧钢梁连接,所述第三腹板设置在右侧钢梁上,所述第二压升支撑构件本体与设置在右侧钢梁的所述第一压升支撑构件本体相对设置;所述腹板与右侧钢梁连接,所述第三腹板设置在左侧钢梁上,所述第二压升支撑构件本体与设置在左侧钢梁的所述第一压升支撑构件本体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钢主梁合龙纵竖向位移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拉支撑构件本体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二腹板两侧的第一支撑肋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腹板内侧的第一支撑垫板,所述第二推拉支撑构件本体包括沿水平方向设置在所述第三腹板两侧的第二支撑肋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腹板两端顶部的第二支撑垫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钢主梁合龙纵竖向位移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的内、外两侧均设有第一翼板,所述第一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秋艳胡辉跃朱顺生肖根旺王晓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