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木工抛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5785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6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木工抛光设备,包括工作台架,支座,定位杆,立柱,横梁,第一导轨,第二导轨,气动机构,壳体一,驱动电机,壳体二,磨盘固定机构,压簧,压力传感器,集尘箱,万向抽气管,操纵箱和控制箱,所述工作台架的上端面设有支座,该支座设有四个,且固定连接在工作台架的四个角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簧,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的设置,在磨盘固定机构夹持抛光磨块压在板材上端时,通过压簧压设在压力传感器上,并利用控制器上的显示屏进行压力数值的显示。在更换磨块或调整在板材上的位置后,需要进行重新校对压力数值,避免在同一块板材上使用不同的压力数量,而造成抛光深度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抛光的质量。

A new woodworking polish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ovel woodworking and polishing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a bench, a support, a positioning rod, a column, a crossbeam, a first rail, a second rail, a pneumatic mechanism, a housing, a driving motor, a housing 2, a grinding disc fixing mechanism, a pressure spring, a pressure sensor, a dust collector, a universal suction pipe, a control box and a control box.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work bench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which is provided with four, and is fixed and connected at four corners of the work bench. The pressure spring, the pressure sensor and the controller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arranged. When the polishing grinding block is press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plate by the grinding disc fixing mechanism, the pressure spring is pressed on the pressure sensor, and the pressure value is displayed by the display screen on the controller. After replacing the grinding block or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n the plate, it is necessary to recalibrate the pressure value to avoid using different amount of pressure on the same plate, resulting in a change in the polishing depth, thereby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polish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木工抛光设备
本技术属于木工抛光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木工抛光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木材加工行业,主要使用手持式抛光机进行抛光作业,这种抛光机采用人工把持电机,通过人手来确定构件和抛光机的相对位置,工作状态不稳定,极易在处理磨光损伤层的同时产生抛光损伤层,这种抛光机的抛光机构设计偏小,对表面积大的构件作业效果差,这种抛光机的抛光织物间隙很容易被木屑填满,致使抛光能力大幅下降。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木工抛光设备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木工抛光设备,以解决现有木工抛光机工作状态不稳定,极易在处理磨光损伤层的同时产生抛光损伤层,这种抛光机的抛光机构设计偏小,对表面积大的构件作业效果差,这种抛光机的抛光织物间隙很容易被木屑填满,致使抛光能力大幅下降的问题。一种新型木工抛光设备,包括工作台架,支座,定位杆,立柱,横梁,第一导轨,第二导轨,气动机构,壳体一,驱动电机,壳体二,磨盘固定机构,压簧,压力传感器,集尘箱,万向抽气管,操纵箱和控制箱,所述工作台架的上端面设有支座,该支座设有四个,且固定连接在工作台架的四个角处;所述支座上通过螺纹旋转连接有定位杆;所述立柱垂直于工作台架设置,且对称设有两个,该立柱的上端水平架设有横梁,该横梁的下部横向设有第一导轨,该第一导轨的下部纵向设有第二导轨,该第二导轨的下部滑动连接有滑块,并在滑块下端固定连接有气动机构,该气动机构的下端设有壳体一,该壳体一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该驱动电机垂直向下,且其输出轴穿过壳体一的下侧内壁,并在下部固定连接有壳体二,该壳体二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磨盘固定机构,该磨盘固定机构通过上端支撑轴伸入壳体二内,并在壳体二的内腔中置有压簧,该压簧的底部连接有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通过导线连接在控制箱上,该控制箱固定连接在壳体一的一侧;所述立柱的外侧各设有一个集尘箱,该集尘箱通过万向抽气管伸到工作台架的内部上端;所述工作台架的下部一侧设有操纵箱。所述定位杆采用螺柱,且水平旋转连接在支座上,并在定位杆上位于支座的外侧设有旋转手柄,在位于支座的内侧设有防滑压块。所述气动机构采用气压缸,并在气压缸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杆,且通过活塞杆固定在壳体一的上端用于带动壳体一升起或降落。所述磨盘固定机构的上端支撑轴的两侧对称设有滚轮,且在一侧各设有两个,用于减小与壳体二内壁的摩擦力。所述磨盘固定机构下端的卡盘内设有与抛光磨块相吻合的卡槽,且通过紧固螺栓将抛光磨块与卡盘可拆卸连接。所述控制箱的内部采用单片机控制,且在箱体外部设有显示屏,用于显示压力传感器传输的压力大小的数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支座和定位杆的设置,用于固定住板材的位置,防止在抛光过程中发生滑移,而影响到抛光的质量。2.本技术的气动机构的设置,用于带动壳体一升起或降落,在放置板材时通过气动机构将壳体一抬起,进而将壳体二和磨盘固定机构升起,在工作台架上部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而在固定好板材的位置后,利用气动机构将壳体一降落,然后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壳体二旋转,最后利用磨盘固定机构夹持的抛光磨块对板材进行抛光工作。3.本技术的压簧,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的设置,在磨盘固定机构夹持抛光磨块压在板材上端时,通过压簧压设在压力传感器上,并利用控制器上的显示屏进行压力数值的显示。在更换磨块或调整在板材上的位置后,需要进行重新校对压力数值,避免在同一块板材上使用不同的压力数量,而造成抛光深度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抛光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支座和定位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架,2-支座,3-定位杆,4-立柱,5-横梁,6-第一导轨,7-第二导轨,8-气动机构,9-壳体一,10-驱动电机,11-壳体二,12-磨盘固定机构,13-压簧,14-压力传感器,15-集尘箱,16-万向抽气管,17-操纵箱,18-控制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木工抛光设备,包括工作台架1,支座2,定位杆3,立柱4,横梁5,第一导轨6,第二导轨7,气动机构8,壳体一9,驱动电机10,壳体二11,磨盘固定机构12,压簧13,压力传感器14,集尘箱15,万向抽气管16,操纵箱17和控制箱18,所述工作台架1的上端面设有支座2,该支座2设有四个,且固定连接在工作台架1的四个角处;所述支座2上通过螺纹旋转连接有定位杆3;所述立柱4垂直于工作台架1设置,且对称设有两个,该立柱4的上端水平架设有横梁5,该横梁5的下部横向设有第一导轨6,该第一导轨6的下部纵向设有第二导轨7,该第二导轨7的下部滑动连接有滑块,并在滑块下端固定连接有气动机构8,该气动机构8的下端设有壳体一9,该壳体一9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0,该驱动电机10垂直向下,且其输出轴穿过壳体一9的下侧内壁,并在下部固定连接有壳体二11,该壳体二1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磨盘固定机构12,该磨盘固定机构12通过上端支撑轴伸入壳体二11内,并在壳体二11的内腔中置有压簧13,该压簧13的底部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4,该压力传感器14通过导线连接在控制箱18上,该控制箱18固定连接在壳体一9的一侧;所述立柱4的外侧各设有一个集尘箱15,该集尘箱15通过万向抽气管16伸到工作台架1的内部上端;所述工作台架1的下部一侧设有操纵箱17。所述定位杆3采用螺柱,且水平旋转连接在支座2上,并在定位杆3上位于支座2的外侧设有旋转手柄,在位于支座2的内侧设有防滑压块。所述气动机构8采用气压缸,并在气压缸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杆,且通过活塞杆固定在壳体一9的上端用于带动壳体一9升起或降落。所述磨盘固定机构12的上端支撑轴的两侧对称设有滚轮,且在一侧各设有两个,用于减小与壳体二11内壁的摩擦力。所述磨盘固定机构12下端的卡盘内设有与抛光磨块相吻合的卡槽,且通过紧固螺栓将抛光磨块与卡盘可拆卸连接。所述控制箱18的内部采用单片机控制,且在箱体外部设有显示屏,用于显示压力传感器传输的压力大小的数值。工作原理本技术中,在放置板材时通过气动机构8将壳体一9抬起,进而将壳体二11和磨盘固定机构12升起,在工作台架1上部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而在通过支座2上的定位杆3固定好板材的位置后,利用气动机构8将壳体一9降落,然后通过驱动电机10带动壳体二11旋转,最后利用磨盘固定机构12夹持的抛光磨块对板材进行抛光工作。利用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木工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架(1),支座(2),定位杆(3),立柱(4),横梁(5),第一导轨(6),第二导轨(7),气动机构(8),壳体一(9),驱动电机(10),壳体二(11),磨盘固定机构(12),压簧(13),压力传感器(14),集尘箱(15),万向抽气管(16),操纵箱(17)和控制箱(18),所述工作台架(1)的上端面设有支座(2),该支座(2)设有四个,且固定连接在工作台架(1)的四个角处;所述支座(2)上通过螺纹旋转连接有定位杆(3);所述立柱(4)垂直于工作台架(1)设置,且对称设有两个,该立柱(4)的上端水平架设有横梁(5),该横梁(5)的下部横向设有第一导轨(6),该第一导轨(6)的下部纵向设有第二导轨(7),该第二导轨(7)的下部滑动连接有滑块,并在滑块下端固定连接有气动机构(8),该气动机构(8)的下端设有壳体一(9),该壳体一(9)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0),该驱动电机(10)垂直向下,且其输出轴穿过壳体一(9)的下侧内壁,并在下部固定连接有壳体二(11),该壳体二(1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磨盘固定机构(12),该磨盘固定机构(12)通过上端支撑轴伸入壳体二(11)内,并在壳体二(11)的内腔中置有压簧(13),该压簧(13)的底部连接有压力传感器(14),该压力传感器(14)通过导线连接在控制箱(18)上,该控制箱(18)固定连接在壳体一(9)的一侧;所述立柱(4)的外侧各设有一个集尘箱(15),该集尘箱(15)通过万向抽气管(16)伸到工作台架(1)的内部上端;所述工作台架(1)的下部一侧设有操纵箱(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木工抛光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架(1),支座(2),定位杆(3),立柱(4),横梁(5),第一导轨(6),第二导轨(7),气动机构(8),壳体一(9),驱动电机(10),壳体二(11),磨盘固定机构(12),压簧(13),压力传感器(14),集尘箱(15),万向抽气管(16),操纵箱(17)和控制箱(18),所述工作台架(1)的上端面设有支座(2),该支座(2)设有四个,且固定连接在工作台架(1)的四个角处;所述支座(2)上通过螺纹旋转连接有定位杆(3);所述立柱(4)垂直于工作台架(1)设置,且对称设有两个,该立柱(4)的上端水平架设有横梁(5),该横梁(5)的下部横向设有第一导轨(6),该第一导轨(6)的下部纵向设有第二导轨(7),该第二导轨(7)的下部滑动连接有滑块,并在滑块下端固定连接有气动机构(8),该气动机构(8)的下端设有壳体一(9),该壳体一(9)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0),该驱动电机(10)垂直向下,且其输出轴穿过壳体一(9)的下侧内壁,并在下部固定连接有壳体二(11),该壳体二(1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磨盘固定机构(12),该磨盘固定机构(12)通过上端支撑轴伸入壳体二(11)内,并在壳体二(11)的内腔中置有压簧(13),该压簧(13)的底部连接有压力传感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传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嘉美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