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高效沉淀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5537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6 2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高效沉淀处理装置,包括沉淀箱、进水管、出水管和污泥箱;所述沉淀箱内设有锥形腔,沉淀箱左端设有进水管;所述锥形腔的中心轴线位置设有中心管,中性管上端通过传动皮带连接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中心管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中心管外侧设有呈圆周分布的溢流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锥形腔、中心管、螺旋叶片、溢流管和与中心管连通的絮凝剂加注机构,实现污水和絮凝剂的高效混合,同时实现杂质颗粒高效分离,提高了污水沉淀除杂的效率和沉淀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污泥箱和挡块,对沉降的污泥进行储存,避免污泥在水流作用下扬起。

High efficiency sedimentation treatment device for sewag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fficient sewage sedimentation treatmen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edimentation tank, an inlet pipe, an outlet pipe and a sludge tank; the sedimentation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conical cavity, and the left end of the sedimentation tank is provided with an inlet pipe; the central axis position of the conical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central pip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neutral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of a driving motor through a transmission belt. The outer wall of the central pip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helical blade,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central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circumferential overflow pipe. The invention is provided with a conical cavity, a central pipe, a spiral vane, an overflow pipe and a flocculant filling mechanism connected with the central pipe to realize high-efficient mixing of sewage and flocculant,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realize high-efficiency separation of impurity particles, thereby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sewage precipitation and impurity removal and the sedimentation effect; the invention is provided with a sludge tank and a blocking block to realize the high-efficiency mixing of sewage and floccula The deposited sludge is stored to prevent sludge from rising under the action of water flow.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高效沉淀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污水高效沉淀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沉淀,传统的沉淀池采用敞口设计,通过加注絮凝剂,通过单一的搅拌机构使得絮凝剂与污水混合,然后在重力作用下进行自然沉降,搅拌结构不能很好的使得絮凝剂与污水混合且自然沉降效率抵下,处理周期长,另外在进行污泥清理时,十分麻烦,不能进行连续的沉淀作业。需要一种高效的污水沉淀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高效沉淀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高效沉淀处理装置,包括沉淀箱、进水管、出水管和污泥箱;所述沉淀箱内设有锥形腔,沉淀箱左端设有进水管;所述锥形腔的中心轴线位置设有中心管,中性管上端通过传动皮带连接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中心管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中心管外侧设有呈圆周分布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与中心管连通,中心管下端设有回流口;所述中心管上端通过旋转接头连接有输液管,输液管连通有水泵,水泵通过管道连通有储液箱;所述沉淀箱下端设有竖直下料管,竖直下料管下端连通有污泥箱,竖直下料管下方设有挡块;所述污泥箱右侧连通有排泥管,溢流管上方设有过滤网,中心管贯穿过滤网并与过滤网转动连接,沉淀箱位于过滤网上方连通有出水管。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水管与锥形腔连通。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心管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管。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中心管上端贯穿沉淀箱上顶板并通过轴承套与沉淀箱转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电机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与沉淀箱上端面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溢流管位于进水管的上方。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液箱内灌注有絮凝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锥形腔、中心管、螺旋叶片、溢流管和与中心管连通的絮凝剂加注机构,实现污水和絮凝剂的高效混合,同时实现杂质颗粒高效分离,提高了污水沉淀除杂的效率和沉淀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污泥箱和挡块,对沉降的污泥进行储存,避免污泥在水流作用下扬起。附图说明图1为污水高效沉淀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污水高效沉淀处理装置中中心管的剖面图;图3为污水高效沉淀处理装置中溢流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沉淀箱;2-锥形腔;3-进水管;4-中心管;5-螺旋叶片;6-传动皮带;7-输出轴;8-溢流管;9-回流口;10-旋转接头;11-水泵;12-储液箱;13-过滤网;14-出液管;15-污泥箱;16-挡块;17-排泥管;18-竖直下料管;19-轴承套;20-输液管;21-驱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污水高效沉淀处理装置,包括沉淀箱1、进水管3、出水管14和污泥箱15;所述沉淀箱1内设有锥形腔2,沉淀箱1左端设有进水管3,进水管3与锥形腔2连通,污水从进水管3进入锥形腔2;所述锥形腔2的中心轴线位置设有中心管4,中心管4为两端开口的空心管;所述中心管4上端贯穿沉淀箱1上顶板并通过轴承套19与沉淀箱1转动连接,中性管4上端通过传动皮带6连接有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7,驱动电机21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与沉淀箱1上端面固定连接,驱动电机2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驱动电机21通过输出轴7和传动皮带6带动中心管4转动;所述中心管4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5,中心管4带动螺旋叶片5转动,使得污水螺旋向下移动,污水中杂质颗粒受到离心力作用向锥形腔2内壁靠近并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沉降;所述中心管4外侧设有呈圆周分布的溢流管8,溢流管8的竖向高度大于进水管3的高度;所述溢流管8与中心管4内腔连通,中心管4下端设有回流口9,被挤压向下的污水从回流口9进入中心管4内并从溢流管8溢出;所述中心管4上端通过旋转接头10连接有输液管20,输液管20连通有水泵11,水泵11通过管道连通有储液箱12,储液箱12内灌注有絮凝剂;所述水泵11和储液箱12与沉淀箱1上端面固定连接,水泵1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启动水泵11,水泵11将储液箱12内的絮凝剂通过输液管20抽至中心管4内,絮凝剂进入中心管并与上升回流的污水进行混合后从溢出管8喷出到锥形腔2内,再次进行旋流沉降,加速絮凝剂与污水混合效率,提高絮凝沉降的效果;所述沉淀箱1下端设有竖直下料管18,竖直下料管18下端连通有污泥箱15,污泥箱15对污泥进行储存,竖直下料管18下方设有挡块16,挡块16为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纵向块,挡块16与污泥箱15前后端内壁固定连接,挡块16阻止污泥扬起;所述污泥箱15右侧连通有排泥管17,方便对污泥进行清理;所述溢流管8上方设有过滤网13,过滤网13与锥形腔2内壁固定连接,中心管4贯穿过滤网13并与过滤网13转动连接,沉淀箱1位于过滤网13上方连通有出水管14,过滤网14阻挡沉淀进入出水管14。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进水管2,将污水通入锥形腔2内,通过驱动电机21带动中心管4转动,继而带动螺旋叶片5转动,螺旋叶片5推动污水螺旋向下移动,使得污水中的杂质颗粒受到离心力作用,移动到锥形腔2内壁处聚集并在重力作用下沉降通过竖直下料管18进入到污泥箱15内;同时移动到西方的污水在污泥箱15的阻挡下从中心轴线位置向上移动通过回流口9进入到中心管4内,启动水泵11,水泵11将储液箱12内的絮凝剂通过输液管20抽至中心管4内与初步除渣后的污水混合,并从溢流管8流出,提高絮凝剂与污水的混合效果和混合效率,溢流管8流出后混合有絮凝剂的污水在螺旋叶片5作用下再次向下形成旋流,进行沉降,提高了污水沉降的效率,提高污水沉降效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高效沉淀处理装置,包括沉淀箱(1)、进水管(3)、出水管(14)和污泥箱(15);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箱(1)内设有锥形腔(2),沉淀箱(1)左端设有进水管(3);所述锥形腔(2)的中心轴线位置设有中心管(4),中性管(4)上端通过传动皮带(6)连接有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7);所述中心管(4)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5),中心管(4)外侧设有呈圆周分布的溢流管(8);所述溢流管(8)与中心管(4)连通,中心管(4)下端设有回流口(9);所述中心管(4)上端通过旋转接头(10)连接有输液管(20),输液管(20)连通有水泵(11),水泵(11)通过管道连通有储液箱(12);所述沉淀箱(1)下端设有竖直下料管(18),竖直下料管(18)下端连通有污泥箱(15),竖直下料管(18)下方设有挡块(16);所述污泥箱(15)右侧连通有排泥管(17),溢流管(8)上方设有过滤网(13),中心管(4)贯穿过滤网(13)并与过滤网(13)转动连接,沉淀箱(1)位于过滤网(13)上方连通有出水管(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高效沉淀处理装置,包括沉淀箱(1)、进水管(3)、出水管(14)和污泥箱(15);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箱(1)内设有锥形腔(2),沉淀箱(1)左端设有进水管(3);所述锥形腔(2)的中心轴线位置设有中心管(4),中性管(4)上端通过传动皮带(6)连接有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7);所述中心管(4)外壁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5),中心管(4)外侧设有呈圆周分布的溢流管(8);所述溢流管(8)与中心管(4)连通,中心管(4)下端设有回流口(9);所述中心管(4)上端通过旋转接头(10)连接有输液管(20),输液管(20)连通有水泵(11),水泵(11)通过管道连通有储液箱(12);所述沉淀箱(1)下端设有竖直下料管(18),竖直下料管(18)下端连通有污泥箱(15),竖直下料管(18)下方设有挡块(16);所述污泥箱(15)右侧连通有排泥管(17),溢流管(8)上方设有过滤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凤琼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唯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