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缸盖的小型加工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5266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6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零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缸盖的小型加工线,包括直线传送带、打磨组件和两个打孔组件,直线传送带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装载缸盖的治具,打磨组件包括支撑架和打磨部件,支撑架能够升降的设置在直线传送带的旁侧,打磨部件固定设置在支撑架的上端,打磨部件包括三个能够高速转动的砂轮,两个打孔组件均包括升降板和安装座,升降板能够竖直移动的设置在直线传送带的旁侧,安装座能够水平移动的设置在升降板的顶部,安装座上固定设置有一个钻头,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缸盖的小型加工线,能够对缸盖进行两侧打孔,并且能对缸盖进行对角度打磨,减少了人工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A small processing line for new energy vehicle cylinder hea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processing parts for new energy automobiles, in particular to a small processing line for the cylinder head of a new energy automobile, including a linear conveyor belt, a grinding assembly and two punching assemblies. The top of the linear conveyor belt is provided with a fixture for loading the cylinder head, and the grinding assembly includes a support frame and a grinding component, and the support frame can be lifted. The grinding part consists of three grinding wheels which can rotate at high speed. Both of the drilling components include a lifting plate and a mounting seat. The lifting plate can move vertically at the side of the linear conveyor belt, and the mounting seat can move horizontally. A drill is fixed on the mounting seat at the top of the lifting plate. The small processing line of the cylinder head of a new energy vehicle can perforate the cylinder head on both sides, and can grind the cylinder head at an angle, thereby reducing the labor cost and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缸盖的小型加工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零件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缸盖的小型加工线。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而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则是以混合动力为主流,在混动汽车的零配件中,发动机缸盖的需求量十分庞大,缸盖安装在缸体的上面,从上部密封气缸并构成燃烧室,缸盖上还装有进、排气门座,气门导管孔,用于安装进、排气门,还有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等,汽油机的气缸盖上加工有安装火花塞的孔,而柴油机的气缸盖上加工有安装喷油器的孔,顶置凸轮轴式发动机的气缸盖上还加工有凸轮轴轴承孔,用以安装凸轮轴,缸盖上的孔加工通常通过打孔机来完成,打完孔之后人工对缸盖进行打磨操作,费时费力并且效率低下,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进行侧方钻孔并自动打磨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缸盖的小型加工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缸盖的小型加工线,包括直线传送带、打磨组件和两个打孔组件,打磨组件设置在直线传送带的一侧,两个打孔组件对称设置在直线传送带的两侧,直线传送带的顶部设置有随着直线传送带进行移动的用于装载缸盖的治具;打磨组件包括支撑架和打磨部件,支撑架能够升降的设置在直线传送带的旁侧并且支撑架的上端延伸至直线传送带的正上方,打磨部件固定设置在支撑架的上端并且位于直线传送带的正上方,打磨部件包括三个能够高速转动的砂轮,两个打孔组件均包括升降板和安装座,升降板能够竖直移动的设置在直线传送带的旁侧,升降板和安装座均呈水平设置,安装座能够水平移动的设置在升降板的顶部,安装座上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有一个能够高速转动的钻头;所述打磨组件还包括第一台架和第一升降气缸,第一升降气缸呈竖直固定设置在第一台架的底部,并且第一升降气缸的输出轴竖直向上穿过第一台架与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架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竖直设置有第一光轴,所有第一光轴的顶部均与支撑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有第一光轴的底部均竖直向下穿过第一台架;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呈水平设置有一个条型支撑板,条型支撑板的顶部呈竖直状态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一驱动电机,打磨部件位于第一驱动电机的正下方,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穿过条型支撑板与打磨部件内部传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打磨部件还包括上盖、下壳体和传动齿轮组,传动齿轮组设置在下壳体的内部,上盖和下壳体均水平设置并且上盖闭合设置在下壳体的顶部开口处,条型支撑板的底部呈竖直固定连接有一个空心柱套,空心柱套的底部与上盖的中心处固定连接,传动齿轮组包括一个大齿轮和三个与之啮合的小齿轮,大齿轮和三个小齿轮均呈水平设置,三个小齿轮呈圆周均匀分布在大齿轮的边缘处,三个小齿轮一一对应的与三个砂轮传动连接,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竖直向下依次穿过条型支撑板、空心柱套和上盖后与大齿轮的中心处固定连接。优选的,下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三个呈竖直的L型空心管,每个L型空心管内均设置有一个竖直连接轴和一个水平连接轴,竖直连接轴的下端和水平连接轴的一端均通过锥齿轮传动连接,竖直连接轴和水平连接轴均通过旋转轴承与L型空心管的内壁固定连接,三个竖直连接轴的顶部均伸入下壳体内腔并一一对应的与三个小齿轮的中心处固定连接,三个砂轮一一对应的与三个水平连接轴的外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直线传动带由若干个滚筒传送带呈直线排列而成,滚筒传送带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与治具边缘贴合的档条,两个档条对称设置在滚筒传送带传送方向的两侧,两个档条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治具的两个侧壁贴合设置,档条呈水平状态设置并且档条的两端均与滚筒传动带的顶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档条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滚筒传送带的传送方向。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缸盖的小型加工线,能够对缸盖进行两侧打孔,并且能对缸盖进行对角度打磨,减少了人工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示意图;图3所示为打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打磨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5所示为打磨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为打磨部件的俯视图;图7所示为打磨部件的平面剖视图;图8所示为打孔组件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直线传送带1,治具2,支撑架3,砂轮4,升降板5,安装座6,钻头7,档条8,第一台架9,第一升降气缸10,第一光轴11,条型支撑板12,第一驱动电机13,上盖14,下壳体15,空心柱套16,大齿轮17,小齿轮18,L型空心管19,竖直连接轴20,水平连接轴21,锥齿轮22,旋转轴承23,第二台架24,第二升降气缸25,第二光轴26,直线轴承27,直线滑轨28,滑块29,推送气缸30,第二驱动电机31,筒夹32,轴座3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照图1至图8所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缸盖的小型加工线,包括直线传送带1、打磨组件和两个打孔组件,打磨组件设置在直线传送带1的一侧,两个打孔组件对称设置在直线传送带1的两侧。所述直线传动带1由若干个滚筒传送带呈直线排列而成,直线传送带1的顶部设置有随着直线传送带1进行移动的用于装载缸盖的治具2;滚筒传送带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与治具2边缘贴合的档条8,两个档条8对称设置在滚筒传送带传送方向的两侧,两个档条8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治具2的两个侧壁贴合设置,档条8呈水平状态设置并且档条8的两端均与滚筒传动带的顶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档条8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滚筒传送带的传送方向,通过档条8保证了装有缸盖的治具2在滚筒传送带上进行移动时,不会发生横向偏移,便于后续的打孔和打磨操作。打磨组件包括支撑架3和打磨部件,支撑架3能够升降的设置在直线传送带1的旁侧并且支撑架3的上端延伸至直线传送带1的正上方,打磨部件固定设置在支撑架3的上端并且位于直线传送带1的正上方;打磨部件包括三个能够高速转动的砂轮4。所述打磨组件还包括第一台架9和第一升降气缸10,第一升降气缸10呈竖直固定设置在第一台架9的底部,并且第一升降气缸10的输出轴竖直向上穿过第一台架9与支撑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架3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竖直设置有第一光轴11,所有第一光轴11的顶部均与支撑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有第一光轴11的底部均竖直向下穿过第一台架9,第一升降气缸10的输出轴伸出或者收回,从而带动支撑架3上升或者下降,当支撑架3下降直至三个砂轮4与下方的缸盖接触,高速旋转的砂轮4对缸盖进行抛光打磨,打磨完毕后第一升降气缸10带动支撑架3抬升从而使砂轮4与缸盖分离,三个砂轮4沿圆周方向等间隔分布,能够对缸盖进行均匀的打磨处理。所述支撑架3的上端呈水平设置有一个条型支撑板12,条型支撑板12的顶部呈竖直状态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一驱动电机13,打磨部件位于第一驱动电机13的正下方,第一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竖直向下穿过条型支撑板12与打磨部件内部传动连接,通过第一驱动电机13带动三个砂轮4高速转动,从而多角度的对缸盖进行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缸盖的小型加工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传送带(1)、打磨组件和两个打孔组件,打磨组件设置在直线传送带(1)的一侧,两个打孔组件对称设置在直线传送带(1)的两侧,直线传送带(1)的顶部设置有随着直线传送带(1)进行移动的用于装载缸盖的治具(2);打磨组件包括支撑架(3)和打磨部件,支撑架(3)能够升降的设置在直线传送带(1)的旁侧并且支撑架(3)的上端延伸至直线传送带(1)的正上方,打磨部件固定设置在支撑架(3)的上端并且位于直线传送带(1)的正上方,打磨部件包括三个能够高速转动的砂轮(4);两个打孔组件均包括升降板(5)和安装座(6),升降板(5)能够竖直移动的设置在直线传送带(1)的旁侧,升降板(5)和安装座(6)均呈水平设置,安装座(6)能够水平移动的设置在升降板(5)的顶部,安装座(6)上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有一个能够高速转动的钻头(7);所述打磨组件还包括第一台架(9)和第一升降气缸(10),第一升降气缸(10)呈竖直固定设置在第一台架(9)的底部,并且第一升降气缸(10)的输出轴竖直向上穿过第一台架(9)与支撑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架(3)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竖直设置有第一光轴(11),所有第一光轴(11)的顶部均与支撑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有第一光轴(11)的底部均竖直向下穿过第一台架(9);所述支撑架(3)的上端呈水平设置有一个条型支撑板(12),条型支撑板(12)的顶部呈竖直状态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一驱动电机(13),打磨部件位于第一驱动电机(13)的正下方,第一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竖直向下穿过条型支撑板(12)与打磨部件内部传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缸盖的小型加工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直线传送带(1)、打磨组件和两个打孔组件,打磨组件设置在直线传送带(1)的一侧,两个打孔组件对称设置在直线传送带(1)的两侧,直线传送带(1)的顶部设置有随着直线传送带(1)进行移动的用于装载缸盖的治具(2);打磨组件包括支撑架(3)和打磨部件,支撑架(3)能够升降的设置在直线传送带(1)的旁侧并且支撑架(3)的上端延伸至直线传送带(1)的正上方,打磨部件固定设置在支撑架(3)的上端并且位于直线传送带(1)的正上方,打磨部件包括三个能够高速转动的砂轮(4);两个打孔组件均包括升降板(5)和安装座(6),升降板(5)能够竖直移动的设置在直线传送带(1)的旁侧,升降板(5)和安装座(6)均呈水平设置,安装座(6)能够水平移动的设置在升降板(5)的顶部,安装座(6)上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有一个能够高速转动的钻头(7);所述打磨组件还包括第一台架(9)和第一升降气缸(10),第一升降气缸(10)呈竖直固定设置在第一台架(9)的底部,并且第一升降气缸(10)的输出轴竖直向上穿过第一台架(9)与支撑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架(3)的底部四个拐角处均竖直设置有第一光轴(11),所有第一光轴(11)的顶部均与支撑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有第一光轴(11)的底部均竖直向下穿过第一台架(9);所述支撑架(3)的上端呈水平设置有一个条型支撑板(12),条型支撑板(12)的顶部呈竖直状态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一驱动电机(13),打磨部件位于第一驱动电机(13)的正下方,第一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竖直向下穿过条型支撑板(12)与打磨部件内部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缸盖的小型加工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部件还包括上盖(14)、下壳体(15)和传动齿轮组,传动齿轮组设置在下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明杨发青刘亚东储骏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