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立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化大断面、中空大型钛合金及铝合金板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5265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6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化大断面、中空大型钛合金及铝合金板材设备,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开口向上的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通过滑动组件可前后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架,所述第一滑动架内左右对称设置有前后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滑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一导滑杆,所述第一导滑杆前后两端末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腔前后端壁内,所述第一滑动架底壁上固定安装有槽架;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采用同一动力源带动钻孔与打磨同步进行,又在加工的过程中设使用机械结构实现板材的等距离移动,各个工序之间相互配合而又不影响,不仅提高了钻孔效率与质量,而且提高了装置实用性能。

An automatic large section and hollow large titanium alloy and aluminum alloy plate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large section, hollow large-scale titanium alloy and aluminum alloy sheet equipment, including a fuselage and a first sliding chamber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upward in the fuselage. The first sliding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liding frame which can slide forward and backward through a sliding assembly, and the first sliding frame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left and right in the first sliding frame. There is a first through hole through which the front and rear ends of the first slide rod are fixed in the front and rear end walls of the first slide cavity, and a groove frame is fixed on the bottom wall of the first slide frame. Driving the drilling and grinding synchronously with the same power source, and setting up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to realize the equidistant movement of the sheet metal in the process of processing, each working procedure cooperates with each other but does not affect each other, which not only improves the drill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but also improves the practical performance of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大断面、中空大型钛合金及铝合金板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材料领域,具体是一种自动化大断面、中空大型钛合金及铝合金板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一直促进高科技的发展,在新材料领域中,一直存在一个比较困难的技术问题,就是普通钻孔设备无法实现对钛合金及铝合金板材进行自动化的的等距打孔,同时对打孔位置进行打磨,人工打孔不仅效率低而且质量效果一般,因此迫切需求一种设备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大断面、中空大型钛合金及铝合金板材设备,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化大断面、中空大型钛合金及铝合金板材设备,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开口向上的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通过滑动组件可前后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架,所述第一滑动架内左右对称设置有前后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滑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一导滑杆,所述第一导滑杆前后两端末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腔前后端壁内,所述第一滑动架底壁上固定安装有槽架,所述槽架内等距离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一凹槽,两个所述第一凹槽中间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滑动腔底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右侧端壁内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轴向左延伸且末端固定安装有槽轮,所述槽轮左侧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拨杆,所述第一滑动腔顶部设置有连通外部的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内通过滑动组件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动架,所述第二滑动架内上下对称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二导滑杆,所述第二导滑杆左右两端末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腔左右端壁内,所述第二滑动架内设置有位于上下两个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左侧末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腔左侧端壁内,所述第一螺纹杆右侧末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腔右侧端壁内的第二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架前侧端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前的第三滑动腔,所述第三滑动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动架,所述第三滑动架内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底部末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三滑动腔底壁内,所述第二螺纹杆顶部末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滑动腔顶壁内的第三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三滑动架内设置有第四滑动腔,所述第四滑动腔底壁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四滑动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第四滑动架,所述第四滑动架内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顶部末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四滑动腔顶壁内的第四电机,所述第三螺纹杆底部末端贯穿所述第四滑动腔底壁伸入所述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所述第三螺纹杆底部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机身内固定设置有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所述灯座以及照明灯。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转动套内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滑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三导滑杆,所述第三导滑杆顶部末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四滑动架底壁内,所述转动套底部固定设置有转动架,所述转动架内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底壁内前后对称设置有第四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的所述第三导滑杆左右端壁内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第四空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与所述齿条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左侧端壁上铰接连接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臂。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四空腔底部连通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五空腔,所述第五空腔前后端壁内对称设置有连通外部的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导滑板,所述导滑板顶壁上铰接连接有向上延伸的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顶部末端与所述第一连接臂底部末端铰接连接。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导滑杆底壁内固定安装有钻头。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导滑板底壁上固定安装有摩擦块。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机身右侧端壁内固定设置有灯座,所述灯座右侧端壁内固定安装有照明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三电机以及第四电机均处于静止状态,所述第一滑动架位于所述第一滑动腔最后侧,所述第二滑动架位于任一位置,所述第三滑动架位于所述第三滑动腔顶部,所述第四滑动架位于所述第四滑动腔。当用本专利技术的设备工作时,首先将板材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架顶部,启动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螺纹杆转动,所述第一螺纹杆转动带动所述第二滑动架移动至需要对板材打孔位置,启动所述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螺纹杆转动,所述第二螺纹杆转动带动所述第三滑动架下移,当所述摩擦块与所述板材接触时,启动所述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第三螺纹杆转动,所述第三螺纹杆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带动所述转动套转动,所述转动套转动带动所述摩擦块转动打磨所述板材同时摩擦生热便于后续工序进行,此时所述第三螺纹杆转动带动所述第四滑动块下移,所述第四滑动块下移带动所述第三导滑杆下移,所述第三导滑杆下移带动所述齿条下移,所述齿条下移带动所述第三齿轮转动,所述第三齿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连接臂转动,所述第一连接臂转动推动所述第二连接臂背向移动,所述第二连接臂背向移动推动所述摩擦块背向移动,与此同时所述钻头下移对板材进行钻孔,同时所述摩擦块继续对板材进行摩擦,当钻孔结束后反向操作此过程,设备恢复初始状态,此时启动所述第一电机转动,所述第一电机转动带动所述槽轮转动,所述槽轮转动带动所述拨杆转动,所述拨杆转动带动所述槽架向后侧移动,当所述槽架带动所述板材移动一个单位,再次操作上述过程,实现等距离钻孔,通过调节所述第一电机转速可调整钻孔间距。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采用同一动力源带动钻孔与打磨同步进行,又在加工的过程中设使用机械结构实现板材的等距离移动,各个工序之间相互配合而又不影响,不仅提高了钻孔效率与质量,而且提高了装置实用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化大断面、中空大型钛合金及铝合金板材设备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化大断面、中空大型钛合金及铝合金板材设备,包括机身100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100内开口向上的第一滑动腔104,所述第一滑动腔104内通过滑动组件可前后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架102,所述第一滑动架102内左右对称设置有前后贯穿的第一通孔109,所述第一通孔109内滑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一导滑杆103,所述第一导滑杆103前后两端末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腔104前后端壁内,所述第一滑动架102底壁上固定安装有槽架105,所述槽架105内等距离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一凹槽146,两个所述第一凹槽146中间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二凹槽145,所述第一滑动腔104底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空腔107,所述第一空腔107右侧端壁内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108,所述第一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自动化大断面、中空大型钛合金及铝合金板材设备,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开口向上的第一滑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腔内通过滑动组件可前后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架,所述第一滑动架内左右对称设置有前后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滑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一导滑杆,所述第一导滑杆前后两端末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腔前后端壁内,所述第一滑动架底壁上固定安装有槽架,所述槽架内等距离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一凹槽,两个所述第一凹槽中间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滑动腔底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右侧端壁内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轴向左延伸且末端固定安装有槽轮,所述槽轮左侧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拨杆,所述第一滑动腔顶部设置有连通外部的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内通过滑动组件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动架,所述第二滑动架内上下对称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二导滑杆,所述第二导滑杆左右两端末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腔左右端壁内,所述第二滑动架内设置有位于上下两个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左侧末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腔左侧端壁内,所述第一螺纹杆右侧末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腔右侧端壁内的第二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架前侧端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前的第三滑动腔,所述第三滑动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动架,所述第三滑动架内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底部末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三滑动腔底壁内,所述第二螺纹杆顶部末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滑动腔顶壁内的第三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三滑动架内设置有第四滑动腔,所述第四滑动腔底壁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四滑动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第四滑动架,所述第四滑动架内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顶部末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四滑动腔顶壁内的第四电机,所述第三螺纹杆底部末端贯穿所述第四滑动腔底壁伸入所述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的所述第三螺纹杆底部末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机身内固定设置有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包括所述灯座以及照明灯。...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的一种自动化大断面、中空大型钛合金及铝合金板材设备,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开口向上的第一滑动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腔内通过滑动组件可前后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架,所述第一滑动架内左右对称设置有前后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滑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第一导滑杆,所述第一导滑杆前后两端末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滑动腔前后端壁内,所述第一滑动架底壁上固定安装有槽架,所述槽架内等距离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一凹槽,两个所述第一凹槽中间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滑动腔底壁内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右侧端壁内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轴向左延伸且末端固定安装有槽轮,所述槽轮左侧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拨杆,所述第一滑动腔顶部设置有连通外部的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内通过滑动组件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动架,所述第二滑动架内上下对称设置有左右贯穿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二导滑杆,所述第二导滑杆左右两端末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腔左右端壁内,所述第二滑动架内设置有位于上下两个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螺纹配合连接有左右延伸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左侧末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腔左侧端壁内,所述第一螺纹杆右侧末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滑动腔右侧端壁内的第二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架前侧端壁内设置有开口向前的第三滑动腔,所述第三滑动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动架,所述第三滑动架内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纹配合连接有上下延伸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底部末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三滑动腔底壁内,所述第二螺纹杆顶部末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三滑动腔顶壁内的第三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第三滑动架内设置有第四滑动腔,所述第四滑动腔底壁内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第四滑动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第四滑动架,所述第四滑动架内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
申请(专利权)人:王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