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Glycyrrhiza flavonoid nanosponge, which is prepared from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and excipients: 1-20 phr of cross-linking agent, 0.2-10 phr of cyclodextrin to prepare nanosponge; 1-50 phr of nanosponge and 0.5-25 phr of Glycyrrhiza flavonoids to prepare Glycyrrhiza flavonoid nanosponge.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method for preparing licorice flavone nano sponge. The Glycyrrhiza flavonoids nano-sponge has high dissolution, high bioavailability, improved patient compliance and ensure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甘草黄酮纳米海绵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甘草黄酮纳米海绵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甘草为豆科蝶形花亚科甘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汉代《名医别录》谓之为“国老”,并解释曰“此草为众药之主,经方少有不用者”。黄酮为甘草中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清除自由基、抗变态反应、抗病原微生物、抑制酶活性、抗溃疡、抗心律失常、抗糖尿病以及保肝护肝等多种药理作用。甘草黄酮(LF)因水溶解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口服制剂服用剂量大、日服用次数多等因素而广受诟病,限制了相关产品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目前对难溶性成分的增溶手段主要有β-CD包合、反胶束体系、固体分散技术、微乳、脂质体、自乳化、水溶性复合盐、磷脂复合物,以及近年的纳米混悬剂和微海绵剂等技术。综观研究进展,现有增溶手段对难溶性成分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同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β-CD包合存在包合率低和对客体分子选择性的现状,固体分散体中药物有转化为稳定药物结晶趋势和制剂老化的问题,乳化剂的制剂稳定性和载药量低等问题不可忽视,脂质体的贮存稳定性和生产重现性差、包裹率低及药物泄露等问题。因此,亟待出现一种对大多数难溶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甘草黄酮纳米海绵,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成:纳米海绵5~20份,甘草黄酮2~10份;所述纳米海绵由交联剂和环糊精制成,交联剂与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20):(0.2~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草黄酮纳米海绵,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成:纳米海绵5~20份,甘草黄酮2~10份;所述纳米海绵由交联剂和环糊精制成,交联剂与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20):(0.2~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含有羰基或二羧酸酯化合物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优选为丙烯酸、聚丙烯酸酯、聚烷基丙烯酸酯、丙烯酸丁酯、碳酸二本酯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物所述环糊精为α环糊精、β-环糊精和γ-环糊精不同类型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纳米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与环糊精的摩尔比为(4~16):(1~4);优选为4:1。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纳米海绵,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海绵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取环糊精加至熔化后的交联剂中,搅拌,冷却,洗涤后纯化,干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纳米海绵,其特征在于:搅拌温度为35~55℃,搅拌时间为2~6h,搅拌速率为100~300r·min-1。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纳米海绵...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