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和油井用钢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4580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7:45
提供一种在高压H2S环境下也具有优异的耐SSC性的钢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钢材具有如下化学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0.15~0.45%、Si:0.10~1.0%、Mn:0.10%以上且小于0.90%、P:0.05%以下、S:0.01%以下、Al:0.01~0.1%、N:0.010%以下、Cr:0.1~2.5%、Mo:0.35~3.0%和Co:0.50~3.0%,满足式(1)和(2),以体积率计含有90%以上的回火马氏体。C+Mn/6+(Cr+Mo+V)/5+(Cu+Ni)/15-Co/6+α≥0.50(1)(3C+Mo+3Co)/(3Mn+Cr)≥1.0(2)有效B=B-11(N-Ti/3.4)/14(3)其中,式(1)的α在由式(3)定义的有效B(质量%)为0.0003%以上的情况下是0.250,在有效B小于0.0003%的情况下是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钢材和油井用钢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材和油井用钢管,更详细而言涉及适用于酸性环境的钢材和油井用钢管。
技术介绍
由于油井、天然气井(以下将油井和天然气井总称为“油井”)的深井化,要求油井用钢管更高强度化。具体而言,80ksi级(屈服应力为80~95ksi,即551~654MPa)、95ksi级(屈服应力为95~110ksi,即654~758MPa)的油井用钢管被广泛利用。深井大多是含有具有腐蚀性的硫化氢的酸性环境。在这种酸性环境下使用的油井用钢管不仅要求具备高强度,还要有耐硫化物应力裂纹性(耐SulfideStressCracking性:以下称为耐SSC性)。对于具备高强度且提高了耐氢脆化特性(耐SSC性、耐延迟断裂性)的钢,在特开昭56-5949号公报(专利文献1)和特开昭57-35622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有提及。这些文献公开的钢通过含有Co来提高耐氢脆化特性(耐SSC性、耐延迟断裂性)。具体而言,专利文献1公开的高张力钢,是将具有下述化学组成的钢进行淬火回火而得到,具有60kg/mm2以上的条件屈服强度:含有C:0.05~0.50%、Si:0.10~0.28%、Mn:0.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材,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化学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0.15~0.45%、Si:0.10~1.0%、Mn:0.10%以上且小于0.90%、P:0.05%以下、S:0.01%以下、Al:0.01~0.1%、N:0.010%以下、Cr:0.1~2.5%、Mo:0.35~3.0%、Co:0.50~3.0%、Cu:0~0.5%、Ni:0~0.5%、Ti:0~0.03%、Nb:0~0.15%、V:0~0.5%、B:0~0.003%、Ca:0~0.004%、Mg:0~0.004%、Zr:0~0.004%、和稀土元素:0~0.004%,余量为Fe和杂质,且所述化学组成满足式(1)和(2),显微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3.04 JP 2016-0417731.一种钢材,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化学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0.15~0.45%、Si:0.10~1.0%、Mn:0.10%以上且小于0.90%、P:0.05%以下、S:0.01%以下、Al:0.01~0.1%、N:0.010%以下、Cr:0.1~2.5%、Mo:0.35~3.0%、Co:0.50~3.0%、Cu:0~0.5%、Ni:0~0.5%、Ti:0~0.03%、Nb:0~0.15%、V:0~0.5%、B:0~0.003%、Ca:0~0.004%、Mg:0~0.004%、Zr:0~0.004%、和稀土元素:0~0.004%,余量为Fe和杂质,且所述化学组成满足式(1)和(2),显微组织以体积率计含有90%以上的回火马氏体,C+Mn/6+(Cr+Mo+V)/5+(Cu+Ni)/15-Co/6+α≥0.50(1)(3C+Mo+3Co)/(3Mn+Cr)≥1.0(2)有效B=B-11(N-Ti/3.4)/14(3)其中,式(1)的α在由式(3)定义的有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荒井勇次
申请(专利权)人: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