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塑剂组合物和包含该增塑剂组合物的树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454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塑剂组合物和包含该增塑剂组合物的树脂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混合了三种对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和三种环己烷1,4‑二酯类物质的增塑剂组合物,以及包含该增塑剂组合物的树脂组合物,且通过该增塑剂组合物可以确保环境友好,机械性质例如拉伸强度和伸长率、物理性质例如迁移性质和挥发损失可以改善至与现有产品等同或更高的水平,并可以预期改善加工性能和提高增塑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增塑剂组合物和包含该增塑剂组合物的树脂组合物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9月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6-0115271的优先权和权益,该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说明书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增塑剂组合物和包含该增塑剂组合物的树脂组合物,所述增塑剂组合物包含三种对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混合物和三种环己烷1,4-二酯类物质的混合物。
技术介绍
通常,醇与例如邻苯二甲酸(phthalicacid)和己二酸的多元羧酸反应来形成增塑剂中相应的酯。此外,考虑到国内外对人体有害的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条例,对于能够替代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的增塑剂组合物例如对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己二酸酯类增塑剂和其它高分子量增塑剂的研究已经持续进行。此外,在增塑溶胶工业(例如地板、壁纸、软片材和硬片材等)、压延成型工业和挤出/注塑化合物工业中,对环境友好的产品的需求在增长。为了提高成品的品质特性、加工性能和生产力,考虑到褪色、迁移性质、机械性质等,需要采用合适的增塑剂。取决于各种应用领域中工业所要求的特性,例如拉伸强度、伸长率、耐光性、迁移性质、胶凝性能、吸收速率等,加入各种辅助材料如增塑剂、填料、稳定剂、降粘剂、分散剂、消泡剂和发泡剂等。例如,在应用于PVC的增塑剂组合物中,当应用相对成本低的最常用的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时,硬度或溶胶粘度高,增塑剂的吸收速率相对慢,且迁移性质和应力迁移性差。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的氢化物可以视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然而,尽管增塑效率得到改善,但迁移性质和热稳定性差,并且由于氢化反应引起制造成本增加,使得难以实现经济效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持续需要开发新的组合物产品,其包含物理性质优于为氢化的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的1,4-环己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1,4-cyclohexanoate)的物质或其新的衍生物,并且对于作为氯乙烯类树脂的环境友好的增塑剂的产品及用途开发的研究已经持续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塑剂组合物,其能够改善由结构限制导致的不良物理性质,即提供一种增塑剂组合物,该增塑剂组合物是环境友好的,其机械性质(例如拉伸强度和伸长率)、物理性质(例如迁移性质、应力迁移性和挥发损失)改善至与常规产品等同或更高的水平,其具有改善的加工性能和增塑效率。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增塑剂组合物,包含:包含三种由下面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对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和包含三种由下面式2表示的化合物的环己烷1,4-二酯类物质,其中所述对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与所述环己烷1,4-二酯类物质的重量比为99:1至1:99。[式1]在式1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代表具有4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式2]在式2中,R3和R4各自独立地代表具有4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树脂组合物,包含:100重量份的树脂;和5至150重量份的上述增塑剂组合物。所述树脂可以为选自乙烯乙酸乙烯酯、聚乙烯、聚丙烯、聚酮、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氨酯和热塑性弹性体中的一种或多种。有益效果当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的增塑剂组合物用于树脂组合物中时,可以确保环境友好,机械性质(例如拉伸强度和伸长率)、物理性质(例如迁移性质和挥发损失)可以改善至与现有产品等同或更高的水平,并可以预期改善加工性能和增塑效率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下文,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然而,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可以改变成各种不同的形式,且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局限于下面将要描述的实施方案。此外,为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全面地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制备实施例1:制备DEHTP/BEHTP/DBTP混合物将2000g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LGChemicalCo.,Ltd.制造)和340g正丁醇(17重量份,基于100重量份的DEHTP)装入配备有搅拌器、冷凝器和倾析器的反应器中,在160℃反应温度下在氮气气氛下进行酯交换反应2小时,从而制得包含4.0wt%的对苯二甲酸二丁酯(DBTP)、35.0wt%的对苯二甲酸丁基(2-乙基己基)酯(BEHTP)和61.0wt%的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TP)的组合物。将反应产物混合并蒸馏以除去丁醇和2-乙基己醇,从而最终制得混合组合物。制备实施例2:制备DINTP/EHINTP/DEHTP混合物将498.0g纯化的对苯二甲酸(PTA)、819g2-乙基己醇(2-EH)(PTA:2-EH的摩尔比=1.0:2.1)、389g异壬醇(INA)(PTA:INA的摩尔比=1.0:0.9)和1.54g钛类催化剂(TIPT,钛酸四异丙酯)作为催化剂(0.31重量份,基于100重量份的PTA)加入到配备有冷却器、冷凝器、倾析器、回流泵、温度控制器和搅拌器等的3-升四颈反应器中,并将温度缓慢升到约170℃。在约170℃开始产生水,酯化反应进行约4.5小时,同时在大气压力、约220℃反应温度下连续引入氮气。当酸值到达0.01时终止反应。在反应完成后,在减压下进行蒸馏提取0.5小时至4小时以除去未反应的原料。为了将未反应原料除去至低于预定含量水平,采用蒸汽在减压下进行汽提(steamextraction)0.5至3小時。将反应溶液的温度冷却至约90℃以采用碱性溶液进行中和处理。此外,可以进一步进行洗涤,然后通过使反应溶液脱水来除去水。将过滤介质引入到经脱水的反应溶液中并搅拌预定时间。然后,将溶液过滤以最终得到包含6wt%的对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TP)、30wt%的对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异壬基酯(EHINTP)和64wt%的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TP)的组合物。制备实施例3:制备DEHTP/BEHTP/DBTP氢化的混合物将1000g制备实施例1中制备的组合物作为原料和20g的钌催化剂(N.ECHEMCAT)装入1.5L的高压反应器中,加入氢气至压力为8MPa且在150℃温度进行氢化反应3小时以完成反应。在反应完成后,将催化剂滤出,通过常规的纯化工艺以99%产率制备氢化的混合组合物。最后,得到包含55wt%的二(2-乙基己基)环己烷1,4-二酯(1,4-DEHCH)、38wt%的丁基二(2-乙基己基)1,4-环己烷二酯(1,4-BEHCH)和7wt%的二丁基1,4-环己烷二酯(1,4-DBCH)的组合物。制备实施例4:制备DINTP/EHINTP/DEHTP氢化的混合物除了使用制备实施例2中制备的组合物而非制备实施例1中制备的组合物之外,以与制备实施例3相同的方式通过氢化混合组合物而最终得到氢化的混合组合物。最后,得到包含6wt%的二异壬基环己烷1,4-二酯(1,4-DINCH)、30wt%的(2-乙基己基)异壬基1,4-环己烷二酯(1,4-EHINCH)和64wt%的二(2-乙基己基)1,4-环己烷二酯(1,4-DEHCH)的组合物。实施例1-4、参考例1和比较例1-6:混合的增塑剂组合物实施例1至4是通过采用按顺序应用制备实施例1至4的材料的方法所制备的混合物构成,且各制备方法示于下面表1中,参考例1和比较例1至6是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塑剂组合物,包含:包含三种由下面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对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和包含三种由下面式2表示的化合物的环己烷1,4‑二酯类物质;其中所述对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与所述环己烷1,4‑二酯类物质的重量比为99:1至1:99:[式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9.07 KR 10-2016-01152711.一种增塑剂组合物,包含:包含三种由下面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对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和包含三种由下面式2表示的化合物的环己烷1,4-二酯类物质;其中所述对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与所述环己烷1,4-二酯类物质的重量比为99:1至1:99:[式1]在式1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代表具有4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式2]在式2中,R3和R4各自独立地代表具有4至10个碳原子的烷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塑剂组合物,其中,所述对苯二甲酸酯类物质与所述环己烷1,4-二酯类物质的重量比为90:10至30:7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塑剂组合物,其中,所述增塑剂组合物不包含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塑剂组合物,其中,在式1和式2中,R1至R4各自独立地选自正丁基、异丁基、2-乙基己基、异壬基、异癸基和2-丙基庚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塑剂组合物,其中,三种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是:1)对苯二甲酸二丁酯(DBTP)、对苯二甲酸丁基(2-乙基己基)酯(BEHTP)和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TP);2)对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BTP)、对苯二甲酸异壬基(2-乙基己基)酯(BEHTP)和对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TP);3)对苯二甲酸二丁酯(DBTP)、对苯二甲酸丁基异壬基酯(BINTP)和对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TP);4)对苯二甲酸二(2-丙基庚基)酯(DPHTP)和对苯二甲酸(2-丙基庚基)(2-乙基己基)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显圭李美然赵允基文正周金宙镐郑锡琥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