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纤维非织造织物、用于表面紧固件的环构件以及卫生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4371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6:0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待克服的挑战之一是提供具有透气性和柔软性适当平衡的短纤维非织造织物和环部件。解决方案之一是用于机械紧固件的环部件,所述环部件包括顶层和基底层,所述顶层包含短纤维非织造物,所述基底层包含短纤维非织造物,其中[所述顶层的平均细度(旦尼尔)]与[所述基底层的平均细度(旦尼尔)]之比为1.5至30,通过45度悬臂法,所述基底的柔软性在MD方向上为小于60mm,且在CD方向上为小于50mm,通过Frajour型法,所述基底的透气性为10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短纤维非织造织物、用于表面紧固件的环构件以及卫生制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短纤维非织造织物、用于表面紧固件的环构件以及卫生制品。
技术介绍
常规地,表面紧固件已被广泛用于紧固或粘结各种制品,包括纤维产品、塑料产品、纸产品、工业制品、电子部件、建筑材料之类。例如,其上附接有作为紧固构件的表面紧固件的卫生制品(例如,纸尿布之类)是已知的。具有各种接合方法的表面紧固件是已知的,诸如,例如由具有钩状接合元件的凸构件和能够与接合元件接合的凹构件构成的成对紧固件。其中,使用非织造织物的表面紧固件用紧固构件的优势在于它们具有柔韧性和透气性,并且因此常规地,已提出了很多类型。例如,专利文献1描述了用于由复合非织造织物构成的钩环型紧固件的环材料。复合非织造织物由热塑性卷曲人造短纤维的梳理成网的非织造织物的环层组成,人造短纤维为1.5dTEX(分特)至6dTEX,并且所述梳理成网的非织造织物的基重为10g/m2至35g/m2;纺粘非织造织物或熔纺非织造织物的背衬层的基重为5g/m2至30g/m2,环层与背衬层面对面叠加;并且多个粘结区域将环层连接到背衬层并使粘结区域基本上不透气,粘结区域包括环材料的表面积的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械紧固件的环部件,所述环部件包括顶层和基底层,所述顶层包含短纤维非织造织物,所述基底层包含短纤维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顶层的平均细度(旦尼尔)]与[所述基底层的平均细度(旦尼尔)]之比为1.5至30,通过45度悬臂法,所述基底的柔软性在MD方向上为小于60mm且在CD方向上为小于50mm,并且通过Frajour型法,所述基底的透气性为10cm3/sec*cm2至100cm3/sec*cm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2.25 JP 2015-2538491.一种用于机械紧固件的环部件,所述环部件包括顶层和基底层,所述顶层包含短纤维非织造织物,所述基底层包含短纤维非织造织物,其中[所述顶层的平均细度(旦尼尔)]与[所述基底层的平均细度(旦尼尔)]之比为1.5至30,通过45度悬臂法,所述基底的柔软性在MD方向上为小于60mm且在CD方向上为小于50mm,并且通过Frajour型法,所述基底的透气性为10cm3/sec*cm2至100cm3/sec*cm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部件,以低于所述基底层中所述短纤维的表面的熔点的温度压缩所述基底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部件,以低于120℃的温度压缩所述基底层。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环部件,以高于7MPa的压力压缩所述基底层。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环部件,当环部件和钩部件在重复附接/分离20次之后被分离(第20次分离)时,相对于钩部件的90度剥离强度为在0.2N/25.4mm和5.0N/25.4mm之间。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下健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三M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