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生活上已经可以看到各式各样之发光二极体管商品之应用,例如手电筒、投影仪、闪光灯、或投射灯等。这些发光二极体商品往往需要缩小发光二极体之出光角度,以使发光二极体发出之光线较为集中。传统之发光二极体之出光角度大致为120度,其出光角度较大。其发光二极体通常搭配反射镜结构来缩小出光角度,然而反射镜结构之介入易造成发光二极体商品之整体体积增大而不易携带,且发光二极体与反射镜结构在组装时存在对位不准确而导致发光二极体发出之光线不集中。目前,改进发光二极体商品中之反射结构以减小发光二极体商品之体积及解决对位问题。例如,发光二极体商品主要通过在发光二极体之周侧环设呈抛物面之反射结构。然,由于发光二极体不系理想之点光源,而系一发光平面,因此,具有单一焦点之抛物面之反射结构,其聚光能力仍然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本专利技术之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型、小出光角度且光线照射集中之发光装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其包括:一发光晶片,所述发光晶片设有一第一发光面及一连接所述第一发光面的第二发光面;一反射杯,环设于所述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装置,其包括:一发光晶片,所述发光晶片设有一第一发光面及一连接所述第一发光面的第二发光面;一反射杯,环设于所述发光晶片之第二发光面的周侧,所述反射杯具有面向所述发光晶片之第二发光面的一内表面,所述反射杯之内表面设有多焦点抛物面,所述多焦点抛物面包括多段抛物面,各段抛物面对应之焦点对称地分布于所述发光晶片之第一发光面;及一封装体,封装所述发光晶片和所述反射杯。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30 TW 1061106571.一种发光装置,其包括:一发光晶片,所述发光晶片设有一第一发光面及一连接所述第一发光面的第二发光面;一反射杯,环设于所述发光晶片之第二发光面的周侧,所述反射杯具有面向所述发光晶片之第二发光面的一内表面,所述反射杯之内表面设有多焦点抛物面,所述多焦点抛物面包括多段抛物面,各段抛物面对应之焦点对称地分布于所述发光晶片之第一发光面;及一封装体,封装所述发光晶片和所述反射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一波长转换层,所述波长转换层设置于所述发光晶片之上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层设置于所述反射杯远离所述发光晶片之端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转换层包覆所述发光晶片的第一发光面和第二发光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杯系由一镜面反射材料制成。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之发光装置,其中,所述镜面反射材料为金属材料,所述金属材料包括金、银、铝、铬、铜、锡或镍。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段抛物面之焦距自远离所述发光晶片之方向逐渐增加。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晶片的第一发光面系一轴对称图形。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段抛物面之焦点分别对称且间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发光面之对称轴上。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之抛物面呈对称分布。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段抛物面包括至少三段抛物面,所述至少三段抛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志庭,潘锡明,
申请(专利权)人:宏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