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祖培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反射腔结构的发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3014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具有反射腔结构的发光模组,其中,包括一曲面反射镜和至少一个发光器件,曲面反射镜上设有一个出光口以及至少一个入光口,每一入光口内均设有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包括:二次发光层、第二背光反射层、电光源发射层、第一背光反射层、衬底热沉和导光管;曲面反射镜与发光器件内的第二背光反射层形成一反射腔,电光源发射层所发射的光经第一背光反射层的反射全部为二次发光层吸收并转换为二次发射光,反射腔将发射光会聚,并从出光口发射,有效地提高亮度,由于二次发光层已与电光源发射层热学结构上基本分隔,避免了热量相互串扰,从且提高光效和亮度,延长使用寿命,这种具有反射腔结构的发光膜组,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反射腔结构的发光模组
本技术涉及照明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反射腔结构的发光模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LED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光源,取代白灼灯,节能灯和气体放电灯广泛应用于照明领域。然而,在色度和亮度方面还存在不足,特别是在亮度方面,尤为突出,一个放电发光区不到1mm的球型灯泡,发射功率高达数千瓦,而一个1平方毫米大小的LED,发光功率才1至2瓦,亮度低1000倍以上。选用多个大尺寸LED制成LED芯片列阵,即选用很多个性能相同的大尺寸芯片密排焊接在同一块衬底上,构成芯片列阵,芯片列阵热量集中,散热比较困难,芯片温度提高,直接造成光效下降,芯片的在性能上的不一致性,也会导致光效下降,因此,芯片列阵亮度通常比单芯片光效来得低。而且,由于发光面积大,二次配光系统(24)体积会很大。在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及其制造方法(原名Lightemittingdiodepackageandmethodofmanufacturingthesame),公开号:US11826248U。如图1所示,主要公开了LED封装包括具有凹部形成在其中心的框架;一个或多个LED芯片112安装在凹形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反射腔结构的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曲面反射镜和至少一个发光器件,所述曲面反射镜上设有一个出光口以及至少一个入光口,所述发光器件置于入光口内:所述曲面反射镜与所述发光器件无缝连接,形成反射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反射腔结构的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曲面反射镜和至少一个发光器件,所述曲面反射镜上设有一个出光口以及至少一个入光口,所述发光器件置于入光口内:所述曲面反射镜与所述发光器件无缝连接,形成反射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反射腔结构的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电光源发射层、第一背光反射层以及衬底热沉,所述第一背光反射层设于所述电光源发射层与所述衬底热沉之间:所述曲面反射镜与所述第一背光反射层无缝连接形成第一类所述反射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反射腔结构的发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包括:二次发光层、第二背光反射层、电光源发射层、第一背光反射层、导光管以及衬底热沉,所述导光管无缝连接于所述第二背光反射层与所述第一背光反射层之间,所述第二背光反射层背离所述第一背光反射层的一侧设有所述二次发光层,所述第一背光反射层面向所述第二背光反射层的一侧设有电光源发射层,所述衬底热沉设于所述第一背光反射层背离所述第二背光反射层的一侧;所述曲面反射镜与所述第二背光反射层无缝连接形成第二类所述反射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反射腔结构的发光模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祖培
申请(专利权)人:陈祖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