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控制元件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398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控制元件模块,其改善由输入信号的输入阻抗与光控制元件的特性阻抗的不匹配所引起的电反射特性,同时也能够实现光控制元件模块整体的小型化。光控制元件模块在壳体内配置有光控制元件和电连接部(S3),该光控制元件在基板上具备光波导和控制电极(S1),该电连接部(S3)与该控制电极电连接,并沿着与该基板的配置有该控制电极的平面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述光控制元件模块具备配线基板,该配线基板具备与该电连接部电连接且至少一部分配置在该壳体的外部的输入信号线路(S4),所述光控制元件模块的特征在于,该电连接部的阻抗设定得比该输入信号线路的阻抗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控制元件模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控制元件模块,尤其是涉及如下的光控制元件模块:其在配置于壳体内的光控制元件与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壳体的外部的配线基板之间具有将两者电连接的电连接部,且该电连接部沿着与该光控制元件的配置有控制电极的平面交叉的方向延伸。
技术介绍
在光通信领域中,使用了光调制器等光控制元件的光收发机正被逐步利用。近年来,由于光传送系统的小型化的要求,关于在光收发机模块(应答机)内搭载的光控制元件的电气接口部即RF接口连接,也具有短尺寸化的倾向。例如,在100GDP-QPSK(DualPolarizationQuadraturePhaseShiftKeying:双极化正交相移键控)的传送制式的光调制器等中,伴随着市场的低价格化、装置的小型化的要求,关于RF接口连接,也从以往的利用了同轴连接器的连接结构转变为采用专利文献1或2所示那样的使用柔性电路基板(FPC)进行钎焊连接的连接结构。图1示出在构成光收发机模块的外部电路基板上配置有光控制元件模块的情况。作为实现短尺寸化的手段,使用了基于FPC的配线基板。图2示出图1的箭头A-A’处的剖面状态。光控制元件将光控制元件收容在金属制壳体内且被气密密封。收容在壳体内的光控制元件与外部电路基板经由FPC的配线基板和在壳体的贯通孔配置的引脚而被电连接。引脚在附图中表示为“电连接部”。而且,配线基板与引脚直接连接。引脚与光控制元件之间通过金线等电线进行引线接合。接下来,图3是表示在光控制元件与电连接部之间配置有中继基板的例子的剖视图。在图2或图3所示的电连接部,为了确保气密密封的可靠性而多使用玻璃引脚。另外,中继基板使用例如氧化铝等的陶瓷材料。玻璃引脚如图4所示,以包围中心导体S3的方式配置玻璃材料等绝缘材料C,进而在其外侧配置导体G。以往,玻璃引脚设计成始终具有恒定的阻抗,例如50Ω。另一方面,在光调制器等光控制元件中,使用铌酸锂等的具有电光效应的基板,应对宽带化或低驱动电压化,因此实施了减薄基板,或提高电极的厚度,或缩窄信号电极与接地电极的间隔等研究。然而,在采用了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光控制元件的特性阻抗下降至20~40Ω左右。从外部电路基板将调制信号等输入信号向FPC等配线基板导入。然而,FPC等配线基板的输入阻抗通常为50Ω,因此在FPC等配线基板的特性阻抗与光控制元件的特性阻抗之间产生不匹配。以往,为了抑制阻抗不匹配引起的微波的反射,在光控制元件的控制电极S1或中继基板的配线S2中形成有阻抗调整用的传送线路。然而,当在光控制元件或中继基板形成阻抗调整用的传送线路时,产生光控制元件或装入有该光控制元件的光控制元件模块难以小型化等新的问题。【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9506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4812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概要】【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于解决上述那样的问题,提供一种光控制元件模块,其能够改善由输入信号的输入阻抗与光控制元件的特性阻抗的不匹配所引起的电反射特性,并且也能够实现光控制元件模块整体的小型化。【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光控制元件模块具备如下的技术特征。(1)一种光控制元件模块,在壳体内配置有光控制元件和电连接部,该光控制元件在基板上具备光波导和控制电极,该电连接部与该控制电极电连接,并沿着与该基板的配置有该控制电极的平面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述光控制元件模块具备配线基板,该配线基板具备与该电连接部电连接且至少一部分配置在该壳体的外部的输入信号线路,所述光控制元件模块的特征在于,该电连接部的阻抗设定得比该输入信号线路的阻抗小。(2)在上述(1)记载的光控制元件模块中,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部由玻璃引脚形成。(3)在上述(2)记载的光控制元件模块中,其特征在于,该玻璃引脚的外皮导体直径沿着引脚的延伸方向变化。(4)在上述(1)至(3)中任一记载的光控制元件模块中,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部的阻抗为50Ω以下。(5)在上述(1)至(4)中任一记载的光控制元件模块中,其特征在于,具有中继基板,该中继基板具备将该控制电极与该电连接部之间电连接的中继信号线路,该中继基板的配置有该中继信号线路的平面与该基板的配置有该控制电极的平面平行。(6)在上述(1)至(5)中任一记载的光控制元件模块中,其特征在于,该配线基板是柔性电路基板。【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控制元件模块,在壳体内配置有光控制元件和电连接部,该光控制元件在基板上具备光波导和控制电极,该电连接部与该控制电极电连接,并沿着与该基板的配置有该控制电极的平面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述光控制元件模块具备配线基板,该配线基板具备与该电连接部电连接且至少一部分配置在该壳体的外部的输入信号线路,其中,该电连接部的阻抗设定得比该输入信号线路的阻抗小,因此,能够改善由输入信号的输入阻抗与光控制元件的特性阻抗的不匹配所引起的电反射特性,同时也能够实现光控制元件模块整体的小型化。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在外部电路基板上配置有光控制元件模块的情况的图。图2是表示图1的单点划线A-A’处的剖视图的图。图3是表示在壳体内配置有中继基板的光控制元件模块的剖面的一部分的图。图4是图2或图3的电连接部使用的引脚的概略图。图5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光控制元件模块涉及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是图5的实施例使用的引脚的侧视图。图7是图6的引脚的剖视图。【标号说明】S1光控制元件的控制电极S2中继基板的中继信号线路S3电连接部(中心导体)S4配线基板的输入信号线路C绝缘材料G外皮导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光控制元件模块,使用优选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或3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光控制元件模块在壳体内配置有光控制元件和电连接部(S3),该光控制元件在基板上具备光波导和控制电极(S1),该电连接部(S3)与该控制电极电连接,并沿着与该基板的配置有该控制电极的平面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述光控制元件模块具备配线基板,该配线基板具备与该电连接部电连接且至少一部分配置在该壳体的外部的输入信号线路(S4),所述光控制元件模块的特征在于,该电连接部的阻抗设定得比该输入信号线路的阻抗小。在图2中,未使用中继基板,但是也可以如图3所示使用具备将控制电极S1与电连接部S3之间电连接的中继信号线路S2的中继基板。通常,中继基板的配置有中继信号线路S2的平面(图3的包含左右方向且与纸面垂直的平面)与构成光控制元件的基板的配置有控制电极S1的平面(与前述的说明相同)配置成相互平行。由此,使光控制元件与中继基板的电连接容易,并实现电信号的传播损失的降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如图2或3所示,在将输入信号从配线基板(输入信号线路)向光控制元件(控制电极)传送时,在将两者电连接的线路的中途设有电连接部。并且,该电连接部沿着与构成光控制元件的基板的配置有控制电极的平面(图2或3的包含左右方向且与纸面垂直的平面)交叉的方向(在图2或3中为上下方向)延伸。作为电连接部,可以是图4所示的玻璃引脚那样的由包围信号线(S3)的绝缘材料(C)和进而将该绝缘材料的周围包围的导电性的外皮(G)构成的结构。电连接部的外形没有限定为图4那样的圆柱状,也可以为棱柱状。而且,如后述的图5至7那样,还可以采用圆锥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控制元件模块,在壳体内配置有光控制元件和电连接部,该光控制元件在基板上具备光波导和控制电极,该电连接部与该控制电极电连接,并沿着与该基板的配置有该控制电极的平面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述光控制元件模块具备配线基板,该配线基板具备与该电连接部电连接且至少一部分配置在该壳体的外部的输入信号线路,所述光控制元件模块的特征在于,该电连接部的阻抗设定得比该输入信号线路的阻抗小。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30 JP 2017-0692431.一种光控制元件模块,在壳体内配置有光控制元件和电连接部,该光控制元件在基板上具备光波导和控制电极,该电连接部与该控制电极电连接,并沿着与该基板的配置有该控制电极的平面交叉的方向延伸,所述光控制元件模块具备配线基板,该配线基板具备与该电连接部电连接且至少一部分配置在该壳体的外部的输入信号线路,所述光控制元件模块的特征在于,该电连接部的阻抗设定得比该输入信号线路的阻抗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控制元件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片冈利夫加藤圭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大阪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