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布线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3473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0:24
一种安装在车辆中的车辆布线部件,包括导电路径,该导电路径包括具有细长形状的导电部件。导电路径包括冲击吸收部,冲击吸收部与导电路径的除了冲击吸收部之外的部分相比具有容易吸收施加于导电部件的冲击的结构。

Vehicle wiring components

A vehicle wiring component mounted in a vehicle includes a conductive path comprising a conductive component having a slender shape. The conductive path includes a shock absorber, which has a structure that is easier to absorb the shock imposed on the conductive component than the part of the conductive path other than the shock absorb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布线部件现有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基于2017年4月1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7-079030),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布线在车辆中并且包括长导电部件的车辆布线部件。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布线在车辆中并且能够输送电力的长的(干线)布线部件。作为干线布线部件的一个实例,存在沿着车辆的前后方向布线以在车辆的前侧与后侧之间供给电力并且产生接地状态的长的干线布线部件(例如,参见JP-A-2016-107830)。这样的干线布线部件被称为骨干(backbone),并且供给到设置在车辆的各个部分中的电气部件的电力以直接方式或通过分支布线部件而从骨干分配。在这样的干线布线部件(骨干)中,需要供给大量的电流,并从而与连接到辅助设备的普通电线(线束)的截面积相比,布线部件的截面积非常大。因此,干线布线部件的刚性变得极高,并且整个干线布线部件具有近乎一个刚性体的结构。因此,例如,当在车辆碰撞时冲击朝着干线布线部件的另一端施加于干线布线部件的一端时,能够通过具有近乎一个刚性体的结构的整个干线布线部件而在没有任何冲击衰减的情况下将冲击传递到干线布线部件的另一端侧。结果,大的力还可能施加到连接在干线布线部件的两端处的控制装置,使得容易在控制装置中发生故障,这是有问题的。存在防止大的力导致干线布线部件损坏的强烈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鉴于上述问题做出了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布线部件,其在施加冲击时防止对连接的控制设备的影响,并且自身难以损坏。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提供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1)至(5)的车辆布线部件。(1)提供了一种安装在车辆中的车辆布线部件,包括:导电路径,该导电路径包括具有细长形状的导电部件,其中,所述导电路径包括冲击吸收部,所述冲击吸收部与所述导电路径的除了所述冲击吸收部之外的部分相比具有容易吸收施加于所述导电部件的冲击的结构。(2)提供了根据构造(1)的车辆布线部件,其中,所述导电部件包括低刚性部,所述低刚性部相比所述导电部件的除了所述低刚性部之外的部分具有低的刚性;并且其中,所述低刚性部用作所述冲击吸收部。(3)提供了根据构造(2)的车辆布线部件,其中,所述导电部件具有平板状;并且其中,所述低刚性部是弯曲部,该弯曲部通过沿着所述导电部件的长度方向将所述导电部件在所述导电部件的厚度方向上弯曲多次而形成。(4)提供了根据构造(1)的车辆布线部件,其中,所述导电部件通过将一对导电部件以长杆状互相联结而构成;其中,所述一对导电部件的联结部中的每个联结部都具有通孔;其中,所述联结部重叠并且螺栓贯通所述一对导电部件的所述通孔,并且所述一对导电部件通过螺栓紧固被固定;其中,所述通孔中的至少一个通孔在所述导电部件的长度方向上延伸;其中,所述一对导电部件具有在所述螺栓紧固期间所述联结部的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重叠部在预定范围内能够改变的结构;并且其中,所述结构用作所述冲击吸收部。(5)提供了根据构造(1)的车辆布线部件,其中,所述导电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一对控制装置;所述车辆布线部件还包括:一对第一固定部件,该一对第一固定部件位于在所述一对控制装置之间且与所述一对控制装置相邻的位置处,从而将所述导电部件固定于车体;和第二固定部件,该第二固定部件位于所述一对第一固定部件之间,以将所述导电部件固定于所述车体,其中,所述第二固定部件相比所述第一固定部件被构造为,使得当受到冲击时所述导电部件与所述车体的固定容易解除;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固定部件用作所述冲击吸收部。(6)提供了根据构造(5)的车辆布线部件,其中,所述第二固定部件包括一对接合部;其中,所述一对接合部互相接合,以环状地覆盖所述导电部件的外周,从而将所述导电部件固定于所述车体;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固定部件被构造为,使得当受到冲击时所述接合部的接合解除,从而解除所述导电部件与所述车体的固定。根据构造(1)的车辆布线部件,冲击吸收部设置在导电部件中,使得当冲击施加于导电部件时,能够通过冲击吸收部吸收冲击的一部分。因此,通过冲击施加到连结于车辆布线部件的控制装置上的力减小,并且控制装置难以损坏。此外,车辆布线部件自身难以损坏。根据构造(2)的车辆布线部件,低刚性部设置在导电部件自身中,使得当冲击施加于导电部件时,能够通过低刚性部确实地吸收冲击的一部分。低刚性部容易变形。结果,由于低刚性部变形,所以能够吸收车辆布线部件与连接于车辆布线部件的控制装置之间的在组装时产生的尺寸变化,使得提高组装性能。刚性表示当受到外力时难以变形的性质,并且低(高)刚性表示当受到外力时的变形量大(小)。根据构造(3)的车辆布线部件,低刚性部通过沿着长度方向将导电部件在厚度方向上弯曲多次而形成,使得能够提高冲击的吸收程度。根据构造(4)的车辆布线部件,车辆布线部件具有如下结构:在螺栓紧固期间,一对导电部件的联结部之间的在长度方向上的重叠部在预定范围内能够改变。从而,当冲击施加于导电部件时,联结部在长度方向上相对移动,并且重叠部改变,使得能够吸收冲击的一部分。另外,能够通过调整螺栓的紧固载荷而任意地调整冲击的吸收程度。由于通过调整联结部的重叠部而吸收车辆布线部件与连接于车辆布线部件的控制装置之间的在组装时产生的尺寸改变,所以提高了组装性能。根据构造(5)的车辆布线部件,当冲击施加于导电部件时,能够维持通过位于与连接到车辆布线的两端的一对控制部件相邻的位置处的一对第一固定部件而产生的导电部件与车体的固定,与此同时,解除通过位于一对第一固定部件之间的第二固定部件而产生的导电部件与车体的固定。结果,不允许导电部件在一对第一固定部件的位置处移动(变形),并从而大的力不施加于一对控制装置。允许第二固定部件的位置处的导电部件移动(变形),并从而能够确实地吸收冲击的一部分。根据构造(6)的车辆布线部件,当解除接合部的接合时,解除通过第二固定部件而产生的导电部件与车体的固定。从而,当冲击施加于导电部件时,确实地允许导电部件在第二固定部件的位置处移动(变形),使得能够确实地吸收冲击的一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车辆布线部件,该车辆布线部件能够防止当施加冲击时对连接的控制装置的影响并且自身难以损坏。以上已经简单描述了本专利技术。此外,将参考附图描述(将在下面描述)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下文中,称为“实施例”),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细节将变得清晰。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图示出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布线部件安装在车辆中的情况下的一个实例的视图;图2(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布线部件的顶视图,图2(B)是车辆布线部件的侧视图,并且图2(C)是与图2(B)对应的其中冲击吸收部(低刚性部)变形的视图;图3(A)至3(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变形例的车辆布线部件的与图2(A)至2(C)对应的视图;图4(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车辆布线部件的顶视图,图4(B)是沿着图4(A)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并且图4(C)是与图4(B)对应的其中冲击吸收部相对移动的视图;图5(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车辆布线部件的顶视图,并且图5(B)是与图5(A)对应的其中冲击吸收部(第二固定部件)损坏的视图;以及图6(A)是包括一对接合部的第二固定部件沿着图5(A)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在车辆中的车辆布线部件,包括:导电路径,该导电路径包括具有细长形状的导电部件,其中,所述导电路径包括冲击吸收部,所述冲击吸收部与所述导电路径的除了所述冲击吸收部之外的部分相比具有容易吸收施加于所述导电部件的冲击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4.12 JP 2017-0790301.一种安装在车辆中的车辆布线部件,包括:导电路径,该导电路径包括具有细长形状的导电部件,其中,所述导电路径包括冲击吸收部,所述冲击吸收部与所述导电路径的除了所述冲击吸收部之外的部分相比具有容易吸收施加于所述导电部件的冲击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布线部件,其中,所述导电部件包括低刚性部,所述低刚性部相比所述导电部件的除了所述低刚性部之外的部分具有较低的刚性;并且其中,所述低刚性部用作所述冲击吸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布线部件,其中,所述导电部件具有平板状;并且其中,所述低刚性部是弯曲部,该弯曲部通过沿着所述导电部件的长度方向将所述导电部件在所述导电部件的厚度方向上弯曲多次而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布线部件,其中,所述导电部件通过将一对导电部件以长杆状互相联结而构成;其中,所述一对导电部件的联结部中的每个联结部均具有通孔;其中,所述联结部重叠,并且螺栓贯通所述一对导电部件的所述通孔,并且所述一对导电部件通过螺栓紧固而被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藤雅宽河村勇汰奥田定治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