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致动座椅坐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346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0:22
一种车辆座椅,包括缓冲垫以及与缓冲垫连接并且可在折叠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旋转的座椅靠背。座椅靠背包括位于座椅靠背内部的第一可充气气囊、与气囊流体连接且可在压缩状态和收回状态之间构造的气动致动器、以及连接在致动器和缓冲垫之间用于将致动器的构造与座椅靠背的位置联系起来的控制线缆。

Pneumatic seat cushion

A vehicle seat includes a cushion pad and a seat back connected with the cushion pad and rotatable between the folding position and the opening position. The seat back includes a first inflatable airbag located inside the seat back, an aerodynamic actuator connected with the airbag fluid and constructable between compression and recovery states, and a control cable connected between the actuator and the cushion pad for connecting the actuator structure with the seat back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动致动座椅坐垫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一种折叠式车辆座椅,其具有座椅靠背的可收缩部分。特别地,座椅靠背包括流体致动器以引起可收缩部分的收缩和扩展。
技术介绍
车辆可以包括可折叠座椅,其中座椅靠背可以在向下方向上旋转而与相应的坐垫接触。折叠座椅可以与例如车辆的后座椅连接使用,使得其座椅靠背可以在未被乘员等占据时折叠以扩展由车辆行李厢提供的货物区域。因此,座椅靠背可折叠的程度影响通过这种折叠实现的可用货物区域。由于人体工程学和其他问题,座椅靠背和坐垫可以具有限制座椅靠背折叠的轮廓和厚度,使得支撑货物的座椅靠背的后表面与相邻的行李厢表面明显向上倾斜。这会影响可用的货物空间以及将物体可靠地放置在倾斜表面上的能力。因此,需要对车辆座椅进行改进以允许更大程度的折叠。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车辆座椅包括缓冲垫和与缓冲垫连接并且可在折叠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旋转的座椅靠背。座椅靠背包括位于座椅靠背内部的第一可充气气囊、与气囊流体连接且可在压缩状态和收回状态之间构造的气动致动器、以及连接在致动器和缓冲垫之间用于连接致动器与座椅靠背的位置的构造的控制线缆。该方面的实施例可以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任何一个或组合:·气动致动器与可充气气囊的流体连接导致气囊的膨胀和紧缩,其中致动器的构造分别处于压缩状态和收回状态,并且可充气气囊的膨胀和紧缩分别导致与气囊对应的座椅靠背部分的厚度增大和减小;·第一可充气气囊位于座椅靠背的坐垫区域中的座椅靠背面料下;·座椅靠背的内部包括第二可充气气囊,所述气动致动器进一步与第二可充气气囊流体连接;·通过控制线缆将致动器的构造与座椅靠背的位置联系在一起,使得座椅靠背部分的厚度当座椅靠背处于打开位置时处于最大,当座椅靠背处于折叠位置时处于最小;·气动致动器与可充气气囊的流体连接使得致动器从收回位置到压缩状态的移动导致气囊内的流体压力增加;·流体压力的增加促使气囊进入扩展状态,并且致动器从压缩位置到收回状态的移动导致气囊内的流体压力降低,促使气囊进入收缩位置;·气动致动器包括具有出口和与腔室的内周边密封地接合并且可朝向和远离出口滑动的活塞的纵长腔室,压缩状态对应于活塞相对于开口处于最近侧位置,并且缩回位置对应于活塞相对于开口处于最远侧位置;·控制线缆与气动致动器的活塞连接,使活塞在最近侧位置和最远侧位置之间移动;·气动致动器在纵长腔室的出口处与第一可充气气囊连接;·控制线缆限定与活塞连接的刚性部分并在其上施加力以将活塞推向压缩位置;·气动致动器还包括将活塞朝最近侧位置偏置的弹簧,当座椅靠背移入折叠位置时,控制线缆在张力下作用于弹簧以将活塞拉入最远侧位置;以及·控制线缆位于座椅靠背内部,当座椅靠背处于打开位置时,控制线缆离开座椅靠背的位置,朝向座椅靠背的后部。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车辆座椅包括缓冲垫和与缓冲垫连接并且可在折叠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旋转的座椅靠背。座椅靠背具有在座椅靠背内部的可充气气囊、与可充气气囊流体连接的纵长腔室以及与腔室的内周边密封接合的活塞、以及连接在活塞和缓冲垫之间用于使活塞通过座椅靠背的旋转在腔室内滑动的控制线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一种车辆包括: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连接在车辆的内部内并且可在折叠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旋转;座椅靠背的内部中的第一可充气气囊;与气囊流体连接并且可在压缩状态和收回状态之间构造的气动致动器;以及与致动器连接并与内部固定的控制线缆,用于将致动器的构造与座椅靠背的位置联系起来。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包括:缓冲垫;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与所述缓冲垫连接并且可在折叠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旋转,所述座椅靠背包括:在所述座椅靠背的内部中的第一可充气气囊;气动致动器,所述气动致动器与气囊流体连接并且在压缩状态和收回状态之间可构造;以及连接在所述致动器和所述缓冲垫之间的控制线缆,用于将所述致动器的构造与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位置联系起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气动致动器包括纵长腔室,所述纵长腔室具有出口和与所述腔室的内周边密封接合并且可朝向和远离所述出口滑动的活塞,所述压缩状态对应于所述活塞相对于所述出口处于最近侧位置以及所述收回状态对应于所述活塞相对于所述出口处于最远侧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控制线缆与所述气动致动器的所述活塞连接,以在所述最近侧位置和所述最远侧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活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气动致动器在所述纵长腔室的所述出口处与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气动致动器还包括将所述活塞朝向所述最近侧位置偏置的弹簧,当所述座椅靠背移入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控制线缆在张力作用下抵抗所述弹簧以将所述活塞拉入所述最远侧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控制线缆限定与所述活塞连接的刚性部分并在其上施加力以相对于所述出口朝向所述最近侧位置推动所述活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气动致动器与所述可充气气囊的流体连接使得所述致动器从所述收回状态到所述压缩状态的移动导致所述气囊内的流体压力增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流体压力的增加促使所述气囊进入扩展状态;以及所述致动器从所述压缩状态到所述收回状态的移动导致所述气囊内的所述流体压力下降,从而迫使所述气囊进入收缩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气动致动器与所述可充气气囊的所述流体连接导致所述气囊的膨胀和紧缩,其中致动器的构造分别处于所述压缩状态和所述收回状态;以及所述可充气气囊的所述膨胀和紧缩使与所述气囊相对应的所述座椅靠背的一部分的厚度分别增大和减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被定位在所述座椅靠背的坐垫区域中的座椅靠背面料下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通过所述控制线缆将所述致动器的构造与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位置联系起来,使得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部分的厚度当所述座椅靠背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最大并且当所述座椅靠背处于所述折叠位置时最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控制线缆在所述座椅靠背内部,并且当所述座椅靠背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在朝向所述座椅靠背的后部设置的位置处离开所述座椅靠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位于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内部的第二可充气气囊,所述气动致动器还与所述第二可充气气囊流体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座椅,包括:缓冲垫;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与所述缓冲垫连接并且可在折叠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旋转,所述座椅靠背包括:所述座椅靠背内部的可充气气囊;与所述可充气气囊流体连接的纵长腔室和与所述腔室的内周边密封接合的活塞;以及连接在所述活塞和所述缓冲垫之间的控制线缆,用于通过所述座椅靠背的旋转在所述腔室内滑动所述活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纵长腔室具有设置在其第一端处的出口;以及所述活塞可在所述腔室内朝向和远离所述出口在压缩状态和收回位置之间滑动,所述压缩状态对应于所述活塞相对于所述出口位于最近侧位置,所述收回位置对应于所述活塞相对于所述出口位于最远侧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气动致动器还包括将所述活塞朝向所述最近侧位置偏置的弹簧,当所述座椅靠背移入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控制线缆在张力作用下抵抗所述弹簧以将所述活塞拉入所述最远侧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控制线缆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座椅,包括:缓冲垫;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与所述缓冲垫连接并且可在折叠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旋转,所述座椅靠背包括:在所述座椅靠背的内部中的第一可充气气囊;气动致动器,所述气动致动器与所述气囊流体连接并且在压缩状态和收回状态之间可构造;以及连接在所述致动器和所述缓冲垫之间的控制线缆,用于将所述致动器的构造与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位置联系起来。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4.11 US 15/484,5591.一种车辆座椅,包括:缓冲垫;座椅靠背,所述座椅靠背与所述缓冲垫连接并且可在折叠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旋转,所述座椅靠背包括:在所述座椅靠背的内部中的第一可充气气囊;气动致动器,所述气动致动器与所述气囊流体连接并且在压缩状态和收回状态之间可构造;以及连接在所述致动器和所述缓冲垫之间的控制线缆,用于将所述致动器的构造与所述座椅靠背的所述位置联系起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气动致动器包括纵长腔室,所述纵长腔室具有出口和与所述腔室的内周边密封接合并且可朝向和远离所述出口滑动的活塞,所述压缩状态对应于所述活塞相对于所述出口处于最近侧位置以及所述收回状态对应于所述活塞相对于所述出口处于最远侧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控制线缆与所述气动致动器的所述活塞连接,以在所述最近侧位置和所述最远侧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活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气动致动器在所述纵长腔室的所述出口处与所述第一可充气气囊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气动致动器还包括将所述活塞朝向所述最近侧位置偏置的弹簧,当所述座椅靠背移入所述折叠位置时,所述控制线缆在张力作用下抵抗所述弹簧以将所述活塞拉入所述最远侧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控制线缆限定与所述活塞连接的刚性部分并在其上施加力以相对于所述出口朝向所述最近侧位置推动所述活塞。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气动致动器与所述可充气气囊的流体连接使得所述致动器从所述收回状态到所述压缩状态的移动导致所述气囊内的流体压力增加。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座椅,其中:所述流体压力的增加促使所述气囊进入扩展状态;以及所述致动器从所述压缩状态到所述收回状态的移动导致所述气囊内的所述流体压力下降,从而迫使所述气囊进入收缩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特拉维斯·贾斯汀·雷恩斯艾丽卡·弗赖尔森
申请(专利权)人: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