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叶黄素油树脂制备微胶囊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3124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3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叶黄素油树脂制备微胶囊的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将辛癸酸甘油酯、司班‑20、吐温‑80和水溶性磷脂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复合乳化剂,将复合乳化剂加入到水中,然后加入叶黄素油树脂,然后依次加入壁材、填充剂以及抗氧化剂,将得到的料液经胶体磨研磨、高压均质机均质,将均质后的乳液经喷雾‑流化床干燥得到叶黄素油树脂微胶囊。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产品为流动性粉末,而且包埋效果较好,稳定性高。

A method for preparing microcapsules from lutein oleoresi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preparing microcapsules by using lutein oleoresin. The concrete operation steps are as follows: the compound emulsifier is prepared by mixing octyl decanoate glycerol ester, spanner 20, Tween 80 and water-soluble phospholipid in a certain proportion, the compound emulsifier is added into water, then the lutein oleoresin is added, then the wall material, filler and antioxidant are added in turn, and the obtained feed liquid is grinded by colloid. The homogenized emulsion was homogenized and the homogenized emulsion was dried by spray drying to obtain lutein oleoresin microcapsules. The product of the invention is a mobile powder, and the embedding effect is good and the stability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叶黄素油树脂制备微胶囊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叶黄素油树脂制备微胶囊的方法,属于新资源食品领域。
技术介绍
叶黄素属于类胡萝卜素的一种,它广泛存在与万寿菊、甘蓝玉米等植物体内,特别是万寿菊中含量最高。它能吸收对视网膜有损害作用的蓝光,同时具有抗氧化作用,在老年性黄斑退化病和白内障疾病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叶黄素由于其油水均不溶的特殊性质,乳化较困难,而叶黄素油树脂本身还有一种特殊的臭味,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为了提高稳定性和扩大其应用范围,国内外纷纷开发了叶黄素微胶囊,由于叶黄素被包裹于连续的囊材形成的微小的囊中,避免了与环境的直接接触,从而保持其在贮藏、运输以及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公开号CN101263891A提供了一种叶黄素浸膏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先将叶黄素反复进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以得叶黄素浸膏,再升温并添加乳化剂,溶解后降温,然后分次添加一次去离子水和二次去离子水得混合液,再与糊精和环糊精的混合液混合并过胶体磨处理,经喷雾干燥得叶黄素微胶囊。该方法的过程复杂,并且只用胶体磨乳化得到的乳液粒径较大,囊材保护效果较差。公开号CN101921495A提供了一种制备叶黄素油树脂微胶囊的方法,需要分别制备油相和水相,过程复杂,且未添加抗氧化剂,形成的微胶囊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利用叶黄素油树脂制备微胶囊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将辛癸酸甘油酯、司班-20、吐温-80和水溶性磷脂按一定质量份数比例混合制备复合乳化剂;2)将0.5~0.8份复合乳化剂加入10份纯净水中,加热搅拌溶解;3)将1份叶黄素油树脂加入上述有复合乳化剂的水中搅拌均匀;4)接着加入1.5~2份壁材搅拌均匀;5)接着加入2~3份填充剂,搅拌一段时间;6)待乳液均匀后,依次加入0.1~0.2份油性抗氧化剂和0.1~0.2份水性抗氧化剂;7)将上述乳液通过胶体磨两遍,再过三遍高压均质机;8)将均质后乳液用喷雾-流化床干燥法进行一步造粒,得到粒径为150-425μm的微胶囊。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1)中复合乳化剂为司班-20、辛癸酸甘油酯、吐温-80和水溶性磷脂的混合物;复合乳化剂的比例为1:1:2:1;所述步骤2)中纯净水的质量为叶黄素油树脂质量的10份,加热温度为60-80℃。所述步骤4)中壁材为阿拉伯胶、改性淀粉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步骤5)中填充剂为麦芽糊精、蔗糖、低聚异麦芽糖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搅拌时间为30min-60min;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6)中油性抗氧化剂为混合生育酚,水性抗氧化剂为抗坏血酸、抗坏血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7)中高速剪切速度≥8000r/min;高压均质压力为30-90MPa。本专利技术所述步骤8)中喷雾-流化床干燥法条件为:喷雾进风温度为20-50℃,流化床鼓风温度为60-80℃。本专利技术中加入的叶黄素油树脂中叶黄素的含量≥25%,所得叶黄素油树脂微胶囊中叶黄素含量≥3%,粒度在150-425μm。采用上述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采用先制备复合乳剂,水溶性乳化剂的亲油极团和油溶性乳化剂的亲油极团先结合,避免了水溶性乳化剂的亲油极团和芯材直接结合,从而可以形成完整的水溶性乳化剂-油溶性乳化剂的双层膜水包油型乳液,双层膜结构更稳定,包埋效果好,大大提高了稳定性。本专利技术不用单独制备油相和水相,操作方便,便于工业化生产;本专利技术所得产品为流动性粉末,而且叶黄素油树脂微胶囊在25℃、RH75%条件下放置12个月后的含量保留率大于99%。前面所述的为本申请的概述,因此必然有简化、概括和细节省略的情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概述部分仅是对本申请的说明,而不应看作是对本申请的任何限定。本说明书中描述的装置和/或方法和/或其他主题的其他方面、特征和优点将会由于本说明书的阐述而变得清晰。概述部分是用来以一种简化的方式导入多个将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一步描述的概念。本概述部分既非用于确定所要求保护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非用来作为确定所要求保护主题的范围的辅助手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和权利要求书中描述的用来举例说明的实施方式不应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定。在不偏离本申请表述的主题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式,并且可以对本申请做出其他变化。应该很容易理解,可以对本说明书中一般性描述的、说明的本申请的各个方面进行各种不同构成的配置、替换、组合,设计,而所有这些改变都显然在预料之中,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11)将0.1kg辛癸酸甘油酯、0.1kg司班-20、0.2kg吐温-80和0.1kg水溶性磷脂的复合乳化剂加入10kg纯净水中,60℃水浴搅拌溶解;将1kg叶黄素油树脂加入上述有复合乳化剂的水中;接着加入1.5kg阿拉伯胶搅拌均匀;加入2kg麦芽糊精,搅拌30min;待乳液均匀后,依次加入0.1kg混合生育酚和0.1kg抗坏血酸钠;将上述乳液通过胶体磨两遍,转速为8000r/min,再过三遍高压均质机,均质压力为30MPa;将均质后乳液用喷雾-流化床干燥法进行一步造粒,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50℃,流化床鼓风温度80℃,得到粒径为150-425μm的微胶囊。实施例2将0.15kg辛癸酸甘油酯、0.15kg司班-20、0.30kg吐温-80和0.15kg水溶性磷脂的复合乳化剂加入10kg纯净水中,80℃水浴搅拌溶解;将1kg叶黄素油树脂加入上述有复合乳化剂的水中;接着加入2kg阿拉伯胶搅拌均匀;加入3kg麦芽糊精,搅拌60min;待乳液均匀后,依次加入0.2kg混合生育酚和0.2kg抗坏血酸钠;将上述乳液通过胶体磨两遍,转速为9000r/min,再过三遍高压均质机,均质压力为90MPa;将均质后乳液用喷雾-流化床干燥法进行一步造粒,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20℃,流化床鼓风温度60℃,得到粒径为150-425μm的微胶囊。实施例3将0.1kg辛癸酸甘油酯、0.1kg司班-20、0.2kg吐温-80和0.1kg水溶性磷脂的复合乳化剂加入10kg纯净水中,60℃水浴搅拌溶解;将1kg叶黄素油树脂加入上述有复合乳化剂的水中;接着加入1.5kg改性淀粉搅拌均匀;加入1kg蔗糖和1kg低聚异麦芽糖,搅拌60min;待乳液均匀后,依次加入0.1kg混合生育酚和0.1kg抗坏血酸;将上述乳液通过胶体磨两遍,转速为8000r/min,再过三遍高压均质机,均质压力为30MPa;将均质后乳液用喷雾-流化床干燥法进行一步造粒,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40℃,流化床鼓风温度70℃,得到粒径为150-425μm的微胶囊。对比例1根据专利CN101921495A公开的实施例1工艺制备得到产品,条件为25℃、70%的相对湿度,放置6个月的含量保留率为99.9%。稳定性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表1叶黄素油树脂微胶囊产品放置含量保留率/%注:含量保留率计算条件为:25℃、70%放置12个月,每两个月取一次样检测含量,结果与初始值的比值记为当月的含量保留率。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产品半年含量保留率100%,而对比例1的微囊含量保留率在6个月时已有所降低,12个月时微囊含量保留率已远小于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可以证明本专利技术所得产品微胶囊的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叶黄素油树脂制备微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将辛癸酸甘油酯、司班‑20、吐温‑80和水溶性磷脂按一定质量份数比例混合制备复合乳化剂;2)将0.5~0.8份复合乳化剂加入10份纯净水中,加热搅拌溶解;3)将1份叶黄素油树脂加入上述有复合乳化剂的水中搅拌均匀;4)接着加入1.5~2份壁材搅拌均匀;5)接着加入2~3份填充剂,搅拌一段时间;6)待乳液均匀后,依次加入0.1~0.2份油性抗氧化剂和0.1~0.2份水性抗氧化剂;7)将上述乳液通过胶体磨两遍,再过三遍高压均质机;8)将均质后乳液用喷雾‑流化床干燥法进行一步造粒,得到粒径为150‑425μm的微胶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叶黄素油树脂制备微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将辛癸酸甘油酯、司班-20、吐温-80和水溶性磷脂按一定质量份数比例混合制备复合乳化剂;2)将0.5~0.8份复合乳化剂加入10份纯净水中,加热搅拌溶解;3)将1份叶黄素油树脂加入上述有复合乳化剂的水中搅拌均匀;4)接着加入1.5~2份壁材搅拌均匀;5)接着加入2~3份填充剂,搅拌一段时间;6)待乳液均匀后,依次加入0.1~0.2份油性抗氧化剂和0.1~0.2份水性抗氧化剂;7)将上述乳液通过胶体磨两遍,再过三遍高压均质机;8)将均质后乳液用喷雾-流化床干燥法进行一步造粒,得到粒径为150-425μm的微胶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叶黄素油树脂制备微胶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复合乳化剂为的司班-20、辛癸酸甘油酯、吐温-80和水溶性磷脂的混合物,复合乳化剂的比例为1:1:2:1;所述步骤2)中纯净水的质量为叶黄素油树脂质量的10份,加热温度为60-80℃;所述步骤3)中添加的叶黄素油树脂中叶黄素的含量≥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新超徐建中李亚梅杨文江杨香瑜
申请(专利权)人: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