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封装结构及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2304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封装结构,包括散热壳体、第一散热管、第二散热管、风扇组件及循环泵组,电池收容固定于散热壳体的收容腔内,收容腔内还分别设有用于装承冷却介质的第一容置腔及第二容置腔;第一散热管沿电池的中心孔轴向延伸,第一散热管的进口端与第一容置腔连通,第一散热管的出口端与第二容置腔连通;第二散热管位于风扇组件形成的气流的流动路径上,第二散热管的出口端与第二容置腔连通,第二散热管的进口端与第二容置腔连通。如此,冷却介质在电池的中心孔中换热升温,风扇旋转产生冷风气流吹向第二散热管,冷却介质在第二散热管内与冷风气流换热降温。如此循环形成一水冷‑风冷不断换热的散热路径,散热效果好。还提供一种电池组件。

Heat dissipation packaging structure and battery assembl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eat dissipation package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heat dissipation shell, a first heat dissipation pipe, a second heat dissipation pipe, a fan assembly and a circulating pump group. The battery receptacle is fixed in the receptacle cavity of the heat dissipation shell, and the receptacle cavity is also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receptacle cavities for holding the cooling medium respectively. The central hole of the pool extends axially, the inlet end of the first radiating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holding cavity, the outlet end of the first radiating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holding cavity, the second radiating pipe is located on the flow path of the airflow formed by the fan assembly, the outlet end of the second radiating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holding cavity, and the inlet end of the second radiating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holding cavity. The cavity is connected. Thus, the cooling medium is heated in the central hole of the battery, and the fan rotating produces the cold air flow to blow to the second heat pipe, and the cooling medium is exchanged and cooled with the cold air flow in the second heat pipe. Thus, a cooling channel is formed to cool the air continuously, and the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is good. A battery assembly is also provi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封装结构及电池组件
本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大尺寸单体锂电池的散热封装结构及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石油价格近几年波动剧烈,加之未来石油资源的预期减少,石油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新能源成为发展经济的新方向。随着全球性的矿物能源日渐短缺,以及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问题,人们对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其中,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高效的可再生能源载体已被广泛应用于通讯、电子行业,特别是手机、PDA等个人通讯工具上。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容量、体积、重量、电化学性能以及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地,小尺寸的锂离子电池单体的容量非常有限,因此小尺寸的锂离子电池单体产生的热量能够在自然的条件下进行热交换,从而保证热量散出。而对于大容量、大功率的领域,例如,电动车、通讯设备、航天领域等应用领域,随着电池的容量增大、尺寸增大,充放电倍率越来越高,其产生的热量也会越来越多,散热性能尤为重要。而现有设计中,大尺寸的锂离子电池单体的散热效果不佳,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设计中的大尺寸锂离子电池单体的散热效果不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散热封装结构,用于封装电池,所述电池具有贯穿其相对两端的中心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封装结构包括:散热壳体,具有一端开口的收容腔,所述电池收容固定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收容腔内还分别设有用于装承冷却介质的第一容置腔及第二容置腔;第一散热管,耦合于所述电池,且沿所述电池的中心孔轴向延伸,所述第一散热管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一散热管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风扇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散热壳体的开口端;第二散热管,耦合于所述风扇组件,且位于所述风扇组件形成的气流的流动路径上,所述第二散热管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二散热管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循环泵组,包括第...

【技术特征摘要】
1.散热封装结构,用于封装电池,所述电池具有贯穿其相对两端的中心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封装结构包括:散热壳体,具有一端开口的收容腔,所述电池收容固定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收容腔内还分别设有用于装承冷却介质的第一容置腔及第二容置腔;第一散热管,耦合于所述电池,且沿所述电池的中心孔轴向延伸,所述第一散热管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一散热管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风扇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散热壳体的开口端;第二散热管,耦合于所述风扇组件,且位于所述风扇组件形成的气流的流动路径上,所述第二散热管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所述第二散热管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容置腔连通;循环泵组,包括第一循环泵及第二循环泵,所述第一循环泵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所述第二循环泵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使冷却介质沿所述第一容置腔、第一散热管、第二容置腔及所述第二散热管循环流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管沿所述电池的中心孔轴向呈螺旋状地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及所述第二容置腔位于所述收容腔靠近其开口端的位置,以形成用于支撑所述电池的台阶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管包括连接于其进口端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祥李冬梅周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