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相变材料均热与储热技术的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的热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相变材料均热与储热技术的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二、
技术介绍
随着传统能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以混合动力技术和纯电动技术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电池组与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密切相关。在电动汽车的行驶或快速充电过程中,电池组会产生大量的热,由于电池单体的各部位以及电池组内处于不同位置的电池单体的发热量和散热条件不一致,导致电池单体的各部位以及电池组内各电池单体的温度也不一致。若这些热量不能及时排出并使各电池单体的温度尽可能一致,将严重影响电池组的容量和使用寿命。同时,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电池内部化学物质反应速率减慢,电池容量降低,若频繁处于低温启动、运行或充电状态下,电池会发生不可逆反应,对容量和寿命造成永久性损害。因此有必要采用合适的热管理技术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进行温度控制,满足动力电池组的冷却、加热和温度一致性需求。目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的散热方式主要有风冷、液冷、热管冷却和相变材料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相变材料均热与储热技术的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安装在汽车上,并与汽车的ECU相连接,其特征为由均热模块、储热模块、供水模块、冷却系统L和加热系统R组成;所述的均热模块由车载电池单体、均热箱、相变材料组成;均热箱为与车载电池单体侧面相匹配的,容纳相变材料的片状方形箱体,在箱体上下端分别设置冷却水管腔和加热水管腔;在冷却水管腔两端分别设置冷却水进水管接口和冷却水出水管接口;在加热水管腔两端分别设置加热水进水管接口和加热水出水管接口;在箱体上面设置相变材料灌注口;在均热箱内腔间隔均布均热箱导热片,均热箱导热片为长条形,分别间隔错位分布固定连接在冷却水管腔壁和加热水管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相变材料均热与储热技术的电动汽车电池热管理系统,安装在汽车上,并与汽车的ECU相连接,其特征为由均热模块、储热模块、供水模块、冷却系统L和加热系统R组成;所述的均热模块由车载电池单体、均热箱、相变材料组成;均热箱为与车载电池单体侧面相匹配的,容纳相变材料的片状方形箱体,在箱体上下端分别设置冷却水管腔和加热水管腔;在冷却水管腔两端分别设置冷却水进水管接口和冷却水出水管接口;在加热水管腔两端分别设置加热水进水管接口和加热水出水管接口;在箱体上面设置相变材料灌注口;在均热箱内腔间隔均布均热箱导热片,均热箱导热片为长条形,分别间隔错位分布固定连接在冷却水管腔壁和加热水管腔壁上;相变材料通过相变材料灌注口填充在箱体内腔并用丝堵密封;均热箱及构成一体的均热箱导热片由导热材料制成;在每个车载电池单体的两个侧面分别紧密固定均热箱,均热箱与电池单体间通过导热硅胶粘接固定构成均热模块;所述的储热模块由储热箱壳体、储热箱盖、密封圈、吸热管道组、散热管道组、储热箱导热片、弹性隔板和相变材料组成;储热箱盖上有相变材料注入口;储热箱壳体为开口的长方形箱体,长方形箱体内腔由弹性隔板隔离为储热腔和缓冲腔;在储热腔上部的中间位置相互对应的箱壁上,分别加工与吸热管道组入水口和吸热管道组出水口相匹配的吸热管道组入水口安装孔和吸热管道组出水口安装孔,在储热腔下部的中间位置相互对应的箱壁上,分别加工与散热管道组入水口和散热管道组出水口相匹配的散热管道组入水口安装孔和散热管道组出水口安装孔;吸热管道组,是安装固定在储热腔上部,在周边留有均匀空隙的,由金属管道构成的互通的长方形栏状管路,是由两条对应的长管道及在两条长管道之间对应均布连接的横向管道构成,并在两条长管道的中间位置分别对应设置吸热管道组入水口和吸热管道组出水口;散热管道组与吸热管道组的轮廓尺寸对应相同,安装固定在储热腔下部,并在两条长管道的中间位置分别对应设置散热管道组入水口和散热管道组出水口;将吸热管道组入水口通过吸热管道组入水口连接管件导出安装到吸热管道组入水口安装孔内,并用管道连接件固定;将吸热管道组出水口通过吸热管道组出水口连接管件导出安装到吸热管道组出水口安装孔内,并用管道连接件固定;将散热管道组入水口通过散热管道组入水口连接管件导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楠,厉青峰,李华,练晨,何鑫,刘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