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i/C纳米复合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Si/C纳米复合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但市场上现有的石墨烯材料作为电池电极其电容量十分有限(在100mA/g的电流密度下电容量大约为370mAh/g)。人们已经研究了许多具有改性结构的前体以改善阳极材料的性能,而硅基聚合物陶瓷(PDC)材料是一种比较好的候选材料(理论电容量在4000mAh/g左右)。但是硅基电极在充放电的过程会发生体积的膨胀,导致其表面破碎从而使其量迅速降低。这限制了硅基正极材料的广泛应用。使用双掺杂的石墨烯(NSGs)可以有效提升电极的性能,这是由于掺杂石墨烯中杂原子的协同作用。对石墨烯片的掺杂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对石墨烯前体用带有活性杂原子的物质处理如硼烷、氨、离子液体和三苯基膦。另一种方法是让杂原子和石墨烯进行高温热转化,使得杂原子进入到碳骨架中。但是这些方法会使处理过的石墨烯发生聚集现象从而降低其性能。由于现有方法合成的的硅电极材料合成方法复杂,合成成本高,不利于大规模生产,且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体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i/C纳米复合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以酚醛树脂为碳源,将酚醛树脂按照料液比3~5g:100ml的比例加入到丙酮中,不断搅拌直到变成乳白色,之后向混合乳液中加入硅纳米颗粒,所添加的硅纳米颗粒与酚醛树脂的质量比为1:3~5,将得到的混合溶液在40~45℃下超声2~3小时,之后连续搅拌24h,将溶液蒸干,并在60℃真空下进行提取和干燥,得到Si/C纳米复合前驱体;S2:将所述Si/C纳米复合前驱体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热解,热解温度为800~1000℃,热解时间4~5h,之后冷却至室温,将热解产物进行研磨到微米级,得到所述Si/C纳米复合阳极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i/C纳米复合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以酚醛树脂为碳源,将酚醛树脂按照料液比3~5g:100ml的比例加入到丙酮中,不断搅拌直到变成乳白色,之后向混合乳液中加入硅纳米颗粒,所添加的硅纳米颗粒与酚醛树脂的质量比为1:3~5,将得到的混合溶液在40~45℃下超声2~3小时,之后连续搅拌24h,将溶液蒸干,并在60℃真空下进行提取和干燥,得到Si/C纳米复合前驱体;S2:将所述Si/C纳米复合前驱体置于管式炉中,在惰性气氛下进行热解,热解温度为800~1000℃,热解时间4~5h,之后冷却至室温,将热解产物进行研磨到微米级,得到所述Si/C纳米复合阳极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i/C纳米复合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酚醛树脂的具备制备过程如下:将苯酚、3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贺斌,孔杰,王旭东,唐玉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蓝海黑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