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持续性降低蓄电池使用中温度上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18005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7: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持续性降低蓄电池使用中温度上升的方法,涉及电池活性物质脱落相关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为:在蓄电池壳体外围增设一层保护层壳体,且保护层壳体与蓄电池壳体留有0.3‑1cm间隙,在间隙中充置液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使用中的蓄电池进行持续性降温,以解决蓄电池在使用中产生热量不能及时传导而导致蓄电池内部温度高而致使活性物质脱落等现象发生,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中简单,方便,投入成本低,且结合制备的可传热材料,对蓄电池降温,延长活性物质及蓄电池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持续性降低蓄电池使用中温度上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活性物质脱落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持续性降低蓄电池使用中温度上升的方法。
技术介绍
:铅蓄电池,铅蓄电池的工作电压平稳、使用温度及使用电流范围宽、能充放电数百个循环、贮存性能好(尤其适于干式荷电贮存)、造价较低,因而应用广泛。其体积和重量一直无法获得有效的改善,因此目前最常见还是使用在汽车、摩托车发动之上。铅酸电池最大的改良,则是新近采用高效率氧气重组技术完成水份再生,藉此达到完全密封不需加水的目的,而制成的“免加水电池”其寿命可长达4年。铅蓄电池的组成:极板、隔板、壳体、电解液、铅连接条、极柱等。正、负极板分类及构成:极板分正极板和负极板两种,均由栅架和填充在其上的活性物质构成。作用: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能和化学能的相互转换,就是依靠极板上活性物质和电解液中硫酸的化学反应来实现的。颜色区分: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PbO2),呈深棕色;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海绵状纯铅(Pb),呈青灰色。栅架的作用:容纳活性物质并使极板成形。极板组:为增大蓄电池的容量,将多片正、负极板分别并联焊接,组成正、负极板组。安装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持续性降低蓄电池使用中温度上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蓄电池壳体外围增设一层保护层壳体,且保护层壳体与蓄电池壳体留有0.3‑1cm间隙,在间隙中充置液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持续性降低蓄电池使用中温度上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蓄电池壳体外围增设一层保护层壳体,且保护层壳体与蓄电池壳体留有0.3-1cm间隙,在间隙中充置液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续性降低蓄电池使用中温度上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上述保护层壳体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组分:硬脂酸6-15份、芳香精油15-20份、木炭灰10-20份、过氧化钙5-8份、萜烯树脂改性火山灰40-45份、微晶纤维素2-3份、交联聚维酮2-3份、海泡石纤维1-2份、聚乙烯醇树脂1-2份、水杨酸4-9份、氢化松香季戊四醇酯1-2份、聚四氟乙烯超细粉0.5-1份、聚乳酸2-5份、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0.5-1份、硫酸化蓖麻油0.5-1份、烯丙基缩水甘油醚0.3-0.5份、石油焦微粉0.3-0.5份、传热散热剂0.5-1份;保护层壳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硬脂酸、芳香精油、木炭灰加入到混合料重量2-3倍的烯丙基缩水甘油醚中,超声30-50分钟,送入反应釜中,通入氮气,升高温度为60-97℃,保温反应35-40小时,出料,将产物抽滤,用乙醇洗涤3-4次,置于40-5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得物料Ⅰ;(2)将过氧化钙、萜烯树脂改性火山灰、微晶纤维素、交联聚维酮混合,加入到混合料重量3-5倍的水杨酸中,超声30-60分钟,送入反应釜中,通入氮气,升高温度为68-70℃,保温反应3.5-4小时,出料,将产物抽滤,用乙醇洗涤3-4次,置于70-8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得物料Ⅱ;(3)取传热散热剂、海泡石纤维、聚乙烯醇树脂、氢化松香季戊四醇酯、聚四氟乙烯超细粉,加入其重量17-20%的聚乳酸中,搅拌混合20-30分钟,滴加浓度为0.3-0.6mol/L的乙酸溶液,调节pH为6.5-7.0,通入氮气,加热至25-35℃保持30-60min,出料得物料Ⅲ;(4)将上述物料Ⅰ、物料Ⅱ、物料Ⅲ混合,在27-35℃下预热40-60分钟,保温搅拌30-40分钟,过滤除去大的杂质物料得到保护层壳体基础材料;(5)将上述保护层壳体基础材料与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硫酸化蓖麻油、石油焦微粉,搅拌均匀,匀质,乳化,预热25-35℃,热炼2-5h即得保护层壳体材料;(6)将步骤5制备的保护层壳体材料投入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焕山
申请(专利权)人:四会市恒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