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786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7:29
一种雾化水龙头,包括:壳体,其包括围出内腔的外壁,外壁具有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内腔包括由隔壁分隔的第一和第二腔体,两个腔体间的隔壁中设置有通孔,且两个腔体分别具有接收压缩空气的第一进口和接收水的第二进口;对压缩空气和水进行混合雾化的雾化模块,其包括用于输入压缩空气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输入口、用于输入水的一个或多个第二输入口,以及喷口;其中当雾化模块连接并固定到壳体时,所述第一输入口与所述第一腔体流体连通,所述第二输入口与所述第二腔体流体连通,并且所述通孔和所述出口开口由所述雾化模块的至少部分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水龙头
本技术涉及水龙头,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雾化水龙头,属于卫浴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中国专利技术人基于全新的空气洗手理念,开发出用大量空气取代大部分水的压缩空气雾化洗手装置。这样的压缩空气雾化洗手装置大大减少了洗手过程中的水浪费,经过实验验证,其节水效果可以高达90%以上。例如,参见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5822824A,其中公开了一种雾化水龙头,其包括水龙头主体,所述水龙头主体内设有进气通道和进水通道,以及与进水通道连通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该专利申请的完整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然而,该雾化水龙头的壳体为常规的单腔体设计,并且在单个腔体中设置与水龙头壳体分离的进水管路和进气管路,以将水流和压缩空气分别引入雾化喷嘴(如本申请图1所示)。具体地,该雾化喷嘴设置为具有水道和气体流道,其中水道和气体流道分别具有管状接口,用于连接到进水管路和进气管路(如本申请图2所示)。为了装配该雾化水龙头,需要执行下述步骤:1)将进水管路水密地连接到雾化喷嘴;2)将进气管路气密地连接到雾化喷嘴;3)将雾化喷嘴以及所连接的进水管路和进气管路(通常为紫铜管或其他符合要求的管路)置入狭窄的单腔体水龙头壳体;和4)将雾化喷嘴固定至单腔体水龙头壳体。结果,该雾化水龙头的装配工艺复杂且可靠性较差,生产和维护成本高。对此,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进行了研究,试图在现有技术中找到一种优化的水龙头结构,以简化压缩空气雾化水龙头的装配工艺,解决其所存在的问题。然而,专利技术人注意到,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卫浴水龙头壳体部分多为一个腔体,内部通水,通过复杂的电磁阀或者陶瓷阀等结构控制水路通断,不能实现水和空气相互隔离地同时通过水龙头壳体内部。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281523A示出了一种典型的水龙头结构(参见该申请附图1)。该水龙头的出水部仅具有一个腔体,并且该水龙头包含复杂的阀体结构。该专利申请的完整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用于混合冷热水的混合式水龙头。一种这样的混合式水龙头例如由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975221A公开。参见该申请附图4,该混合式水龙头的出水部同样仅具有一个腔体,并且该混合式水龙头也包含复杂的阀体结构。该专利申请的完整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又例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1526709U公开了一种含冷热混合水控制阀的水龙头,其中该水龙头的出水部同样仅具有一个腔体,并且该水龙头包含复杂的阀体结构(参见该申请附图1)。该专利的完整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专利技术人进一步注意到,对于现有技术中用于混合冷热水的混合式水龙头而言,需要在热水管和冷水管下游设置较大的混合腔或较长的混合水管道,以便保证冷热水的均匀混合。相比之下,空气洗手雾化水龙头需要水和压缩空气经过水龙头壳体内部同时达到出水口处的雾化模块进行混合。两者的设计需求存在根本上的冲突,因此现有技术中用于混合冷热水的混合式水龙头结构并不适用于空气洗手雾化水龙头。因此,在本领域中需要一种改进的空气雾化水龙头,其能够克服现有水龙头的缺陷,并具有针对空气雾化进行优化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空气雾化水龙头,其能够克服现有水龙头的缺陷,并具有针对空气雾化进行优化的结构,特别是简化压缩空气雾化水龙头的装配工艺,提高其可靠性,并降低其生产和维护成本。为了实现该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雾化水龙头,包括:壳体,其包括围出内腔的外壁,所述外壁具有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所述内腔包括由隔壁分隔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的隔壁中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分别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所述第一进口接收压缩空气,所述第二进口接收水;对压缩空气和水进行混合雾化的雾化模块,其包括用于输入压缩空气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输入口、用于输入水的一个或多个第二输入口,以及喷口;其中当所述雾化模块连接并固定到所述壳体时,所述第一输入口与所述第一腔体流体连通,所述第二输入口与所述第二腔体流体连通,并且所述通孔和所述出口开口由所述雾化模块的至少部分密封。本技术所提供的雾化水龙头具有双腔体构造,其中一腔体为气腔,另一腔体为水腔,尤其适合于空气雾化洗手等卫浴应用。特别是,水龙头的出水部具有双腔体构造。具体地,出口开口设置在所述雾化水龙头的出水部,且气腔和水腔均延伸到雾化水龙头的出水部。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气腔设置于水腔上方,可减小输送水的压力。通过将雾化模块和水龙头壳体在设计上解耦,本技术大大简化了雾化水龙头的装配,只需简单地将雾化模块固定到壳体,就同时完成了雾化喷嘴的机械连接以及相应的流路设置。可选地,本技术中的雾化模块可以和普通起泡器进行互换,从而在供气设备(例如空压机)出现问题时,可以将雾化模块方便地更换为起泡器,同时将气路关闭并调节出水流量,以使得本技术的雾化水龙头作为普通红外感应龙头工作。可选地,所述雾化模块包括沿雾化模块轴向顺序布置的引流部和混合部,其中所述混合部中设置有混合室以及所述喷口,其中所述引流部包括沿雾化模块轴向顺序布置的第一引流段和第二引流段,所述第一引流段具有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输入口,所述第二引流段具有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输入口,用于引导压缩空气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引流通道从第一输入口延伸至混合室,用于引导水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引流通道从第二输入口延伸至混合室。可选地,当所述雾化模块连接并固定到所述壳体时,所述第一输入口与所述第一腔体流体连通,所述第二输入口与所述第二腔体流体连通,并且所述通孔由所述第一引流段的至少部分密封,所述出口开口由所述混合部的至少部分密封。可选地,所述内腔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流体隔离的第三腔体,该第三腔体中设置有感应使用者的存在以控制雾化水龙头开启关闭的感应模块。本技术的雾化水龙头中可选地可以设置有具有相同或不同功能的多个腔体,以构造出多腔体水龙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与本技术不冲突的前提下,可以将其他常规部件或者构造增加到本技术的雾化水龙头中。优选地,所述壳体一体铸造而成。本技术的雾化水龙头壳体也可以实施为由多个部件连接而成,然而一体铸造是优选的。有利地,所述壳体的外壁和隔壁的厚度均不超过4毫米。通常,在铸造壳体的情况下,所述壳体的外壁和隔壁的厚度可以制造成在2毫米至2.5毫米之间。优选地,所述壳体中不包含阀体结构以及与壳体分离的管道结构,从而大幅降低了雾化水龙头的装配复杂性。优选地,所述雾化模块具有沿其纵向轴线旋转对称的外轮廓。有利地,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输入口设置于所述引流部的端部,且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输入口沿所述第二引流段的周向布置。通过本技术所公开的雾化水龙头构造以及雾化模块和龙头壳体之间的接口设计,在安装雾化模块时不要求对雾化模块的输入口与壳体内管道的对准操作。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将雾化模块固定到壳体上时,第一输入口与气腔直接连通,而第二输入口与水腔在周向上直接连通,不需要任何管道和/或孔口之间的对齐。优选地,所述雾化模块通过螺纹连接或锁紧螺母固定到所述壳体。这样,通过简单的旋拧操作即可稳固地将雾化模块固定到壳体,且可提供较好的密封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所述雾化模块也可通过卡扣连接、插接或卡簧或者以其他常规方式固定连接到所述壳体。优选地,所述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包括围出内腔的外壁,所述外壁具有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所述内腔包括由隔壁分隔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的隔壁中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分别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所述第一进口接收压缩空气,所述第二进口接收水;对压缩空气和水进行混合雾化的雾化模块,其包括用于输入压缩空气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输入口、用于输入水的一个或多个第二输入口,以及喷口;其中当所述雾化模块连接并固定到所述壳体时,所述第一输入口与所述第一腔体流体连通,所述第二输入口与所述第二腔体流体连通,并且所述通孔和所述出口开口由所述雾化模块的至少部分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其包括围出内腔的外壁,所述外壁具有入口开口和出口开口,所述内腔包括由隔壁分隔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的隔壁中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分别具有第一进口和第二进口,所述第一进口接收压缩空气,所述第二进口接收水;对压缩空气和水进行混合雾化的雾化模块,其包括用于输入压缩空气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输入口、用于输入水的一个或多个第二输入口,以及喷口;其中当所述雾化模块连接并固定到所述壳体时,所述第一输入口与所述第一腔体流体连通,所述第二输入口与所述第二腔体流体连通,并且所述通孔和所述出口开口由所述雾化模块的至少部分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模块包括沿雾化模块轴向顺序布置的引流部和混合部,其中所述混合部中设置有混合室以及所述喷口,其中所述引流部包括沿雾化模块轴向顺序布置的第一引流段和第二引流段,所述第一引流段具有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输入口,所述第二引流段具有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输入口,用于引导压缩空气的一个或多个第一引流通道从第一输入口延伸至混合室,用于引导水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引流通道从第二输入口延伸至混合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其中当所述雾化模块连接并固定到所述壳体时,所述第一输入口与所述第一腔体流体连通,所述第二输入口与所述第二腔体流体连通,并且所述通孔由所述第一引流段的至少部分密封,所述出口开口由所述混合部的至少部分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开口设置在所述雾化水龙头的出水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在雾化水龙头的出口开口处,所述第一腔体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流体隔离的第三腔体,该第三腔体中设置有感应使用者的存在以控制雾化水龙头开启关闭的感应模块。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包括红外感应器。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腔体位于所述外壁的入口开口与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其中所述第三腔体通过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并通过所述第二进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和/或所述第二腔体由隔壁分隔开。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腔体具有贯穿所述外壁的感应开口,以使所述感应模块的感测部从所述感应开口中露出。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一体铸造而成。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壁和隔壁的厚度均不超过4毫米。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壁和隔壁的厚度在2毫米至2.5毫米之间。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不包含阀体结构以及与壳体分离的管道结构。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模块具有沿其纵向轴线旋转对称的外轮廓。1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模块由多个部件构成。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雾化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部和混合部构成为两个部件。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模块为一体制成。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雾化水龙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启章田万才黄亚玄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沐羽科技有限公司嘉兴沐羽科技有限公司宁夏沐羽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扬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