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车库及充电接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1551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6: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立体车库及充电接驳装置,充电接驳装置包括可分离地设置的第一触头组件、第二触头组件。第一触头组件上设有第一充电触头,第二触头组件上设有与第一充电触头对应的第二充电触头,第一触头组件、第二触头组件中的一个安装在用来承载车体、并可带动车体移动的载车件上。第一触头组件、第二触头组件之间设有位置调整机构,以在第一触头组件、第二触头组件靠近时,带动第一充电触头和/或第二充电触头调整位置后,使第一充电触头、第二充电触头相对,以能对应导通,为载车件上的车体充电。第一触头组件、第二触头组件可以自动调整相对位置,让布线和充电更加简单,减小对停车位置精度的影响,提升停车和充电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车库及充电接驳装置
本技术涉及立体车库,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立体车库及充电接驳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应用也渐渐普及。充电桩的建设受到场地的影响较突出,制约了充电桩的规划和建设。立体车库可以在单位面积内建设更多的车位,为充电桩的建设提供了平台。传统立体车库的主要包括车库框架、载车板和停车管理系统及系统布线等,车库框架作为立体车库的骨架进行支撑,载车板可以自由停放至车库中任意空闲位置。在立体车库中实现群充电或者充电功能的可行性方案是:在车库框架和载车板之间搭建供配电平台,进而将电能传输至载车板,实现为载车板上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因载车板需要上下左右四个方位移动,如何高效地进行供电,进而增实现进一步的充电是既存的技术问题。已有的供电方案中,直接在载车板上布置线缆可初步解决上述问题,但对较高多层的车库,易受线缆长度限制。同时要车库在四个方向移动过程中,线缆之间存在复杂的避让问题,导致直接布线无法在多层、复杂的立体车库中进行应用。1.系统布线困难,没有优化的供电方案;2.立体车库的载车板自由移动,需要提供合适的载车板供电方案;针对以上情况,本方案中的提供的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接驳装置(2),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分离地设置的第一触头组件(21)、第二触头组件(22);所述第一触头组件(21)上设有第一充电触头(211),所述第二触头组件(2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充电触头(211)对应的第二充电触头(221),所述第一触头组件(21)、第二触头组件(22)中的一个安装在用来承载车体、并可带动所述车体移动的载车件(1)上;所述第一触头组件(21)、第二触头组件(22)之间设有位置调整机构(3),以在所述第一触头组件(21)、第二触头组件(22)靠近时,带动所述第一充电触头(211)和/或所述第二充电触头(221)调整位置后,使所述第一充电触头(211)、第二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接驳装置(2),其特征在于,包括可分离地设置的第一触头组件(21)、第二触头组件(22);所述第一触头组件(21)上设有第一充电触头(211),所述第二触头组件(2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充电触头(211)对应的第二充电触头(221),所述第一触头组件(21)、第二触头组件(22)中的一个安装在用来承载车体、并可带动所述车体移动的载车件(1)上;所述第一触头组件(21)、第二触头组件(22)之间设有位置调整机构(3),以在所述第一触头组件(21)、第二触头组件(22)靠近时,带动所述第一充电触头(211)和/或所述第二充电触头(221)调整位置后,使所述第一充电触头(211)、第二充电触头(221)相对,以能对应导通,为所述载车件(1)上的车体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接驳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头组件(22)包括安装座(222);所述位置调整机构(3)包括定位部(31)和活动板(32),所述活动板(32)可在所在平面平移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座(222)上,所述第二充电触头(221)安装在所述活动板(32)上;所述定位部(31)设置在所述第一触头组件(21)上,并向所述活动板(32)伸出,所述定位部(31)包括至少一个,所述活动板(32)上设有与所述定位部(31)对应的至少一个导引部(321),在所述定位部(31)与所述导引部(321)配合后,调整所述活动板(32)的位置,让所述第二充电触头(221)与所述第一充电触头(211)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接驳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31)包括主体部(311),在所述主体部(311)与所述导引部(321)相对的端部设有横向断面外形小于所述主体部(311)的横向断面外形的导引头(312),所述导引头(312)的端部为球面,且与所述主体部(311)之间顺滑过渡;所述导引部(321)包括喇叭口状的导引口(3211)和定位孔段(3212);所述定位孔段(3212)与所述导引口(3211)的小头端连接,且平滑过渡,所述导引口(3211)的大头端开口朝向所述定位部(31),所述定位孔段(3212)的断面外形与所述主体部(311)的断面外形相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接驳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机构(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板(32)和所述安装座(222)之间的滚珠(33),所述滚珠(33)与所述活动板(32)、安装座(222)中的至少一个滚动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接驳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222)内设有供所述活动板(32)平移活动的活动腔(2221),所述活动板(32)的周圈与所述活动腔(2221)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郭江平徐瑞东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特锐德智能充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