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装配式检查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427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检查井,包括多个垂直依序拼接的圆形井,所述圆形井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一端设有管端榫头,所述筒体的另一端设有管端榫槽,上块筒体的管端榫头插接在下块筒体的管端榫槽内,所述圆形井还包括爬梯和一组钢管,所述爬梯设置在筒体的内壁上,一组所述钢管对称嵌设在筒体的筒壁上,所述钢管的轴线与筒体的轴线垂直,所述筒体、爬梯、钢管在模具中一体形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预制装配式检查井采用模具一体成型,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强度高、防水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装配式检查井
本技术涉及预制圆形检查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检查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建筑业主体结构施工除了钢结构和砌体结构外,大部分都是混凝土结构。从全国主要城市反馈的情况看,预制混凝土结构在市场上占有的份额非常少,目前只有预制路缘石、预制人行道砖在市政领域使用。新环境下除了盾构管片等新型预制构件外,其他预制产品的研发已备受关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而产业化的实施依赖于市政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尤其是预制混凝土构件制造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检查井采用粘土砖制成,强度低,渗漏性高,耐久性差,普通直径D1000mm圆形检查井施工周期一般为2-3天,大一点的检查井周期更长,为城市交通带来不利影响。虽然近几年有一些新型高品质的预制构件,但大多数构件厂仍然以传统标准化产品为主。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拼装完成后,才根据国标要求安装爬梯,后制爬梯一方面会延长施工周期,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整个检查井的强度和防水性。在这种趋势下,我们需要去开发研究更多的预制产品,以满足城市发展进程和基础设施产业化的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检查井,以克服现有的预制检查井防水效果不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检查井,包括多个垂直依序拼接的圆形井,所述圆形井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一端设有管端榫头,所述筒体的另一端设有管端榫槽,上块筒体的管端榫头插接在下块筒体的管端榫槽内,所述圆形井还包括爬梯和一组钢管,所述爬梯设置在筒体的内壁上,一组所述钢管对称嵌设在筒体的筒壁上,所述钢管的轴线与筒体的轴线垂直,所述筒体、爬梯、钢管在模具中一体形成;所述底模的顶面上设有凸台,所述内侧模位于该凸台上,且内侧模的外径小于凸台的外径;所述内侧模上设有供爬梯插入的槽口和插入爬梯后用于覆盖槽口的卡扣,所述卡扣与内侧模的周壁联接;所述外侧模设置在底模上,所述外侧模的内壁上还设有供钢管插入的盲孔;所述外侧模上部的内壁上具有向内侧模方向延伸的凸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多块圆形井由至少一个第一圆井和多个第二圆井组成,所述第一圆井的内径大于第二圆井的内径;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第一圆井与第二圆井的拼接处,所述盖板包括环状的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将第一圆井内腔与第二圆井内腔连通的通孔,所述本体的底端设有与第一圆井的管端榫槽相配合的榫头,所述本体的顶端设有与第二圆井的管端榫头相配合的榫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圆井的外径、盖板的外径、第二圆井的外径在同一竖直线上,所述通孔的轴线与第二圆井的轴线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本体的顶端设有混凝土挡块,所述混凝土挡块的侧壁与第二圆井的外壁接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凝土挡块的内部设有钢筋,该钢筋延伸至本体的内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端榫头与管端榫槽的插接处设有防水砂浆层和/或密封管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管的长度不大于圆形井壁厚的2/3;所述圆形井的高度为(36*N+10)cm,其中,N=1,2,3……n。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侧模包括半圆状的第一外模和半圆状的第二外模,所述第一外模和第二外模拼接后形成一空心柱状结构,所述第一外模的第二外模的自由端均具有向外延伸的环向法兰,所述第一外模的环向法兰与第二外模的环向法兰通过紧固件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侧模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内模、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内模、多个竖向法兰,所述第一内模和第二内模均为弧状结构,且第一内模的弧长大于第二内模的弧长,所述第一内模和第二内模拼接后的横截面为环形,多个所述竖向法兰分别设置在第一内模和第二内模的自由端,所述第一内模的竖向法兰和第二内模的竖向法兰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槽口和卡扣设置在第一内模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侧模和内侧模的顶面均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固定孔,所述模具还包括若干个固定件,该固定件包括:同时与内侧模顶面和外侧模顶面相贴合的板状体、插入外侧模固定孔内的第一插接部。插入内侧模固定孔内的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和第二插接部均固定在板状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预制装配式检查井采用模具一体成型,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的优点;2.本技术采用盖板将第一圆井与第二圆井拼接,顺利实现第一圆井与第二圆井变径处理,并且在盖板上设置混凝土挡块,可防止第二圆井相对第一圆井产生水平位移。因此,本技术的预制装配式检查井安装便捷;3.本技术的筒体、爬梯和钢管在模具中一体成型,圆形井吊装到现场后只需简单安装即可,无需破坏圆形井本身,使得本技术的圆形井强度高、防水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圆形井的主视图。图2为圆形井的俯视图。图3为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外层钢模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外层钢模的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内层钢模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第一圆井与第二圆井拼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筒体;11、管端榫槽;12、管端榫头;2、爬梯;3、钢管;10、第一圆井;20、第二圆井;30、盖板;40、底板;50、井盖;100、外侧模;101、第一外模;102、第二外模;103、环向法兰;110、凸圆;200、内侧模;210、凸台;220、卡扣;201、第一内模;202、第二内模;203、竖向法兰;300、底模;400、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施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描述本实施例的方案之前,本实施例先对检查井做一介绍。所谓检查井,主要是用来检修地下设施和汇集雨水而设置的竖向井筒,竖向井筒自排水通道竖直向上一直通向地面,井壁上设有供人上、下的爬梯2,竖向井筒的顶面设有井盖,以防地面水及杂物进入井内。市政道路排水的过程是:先利用道路横坡将路面雨水收集到道路两侧的雨水口中,再通过检查井与雨水口的连接管排入主管道检查井内,最后利用管道坡度排入下游。根据近几年雨季来看,在短时间内降水量过大的情况下,雨水口会出现满溢现象,根据连通器原理,那么检查井中雨水连接管以上部分至路面也会过水。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整个检查井必须具备抗渗性,当然爬梯2与井室的连接部位也必须具备抗渗性。在市政道路排水系统中,检查井不仅需要将雨水口内收集的雨水排入下游,还需要为检修地下排水设施提供通道。为方便维修工人检修,就需要在井壁上设置爬梯2。通常安装爬梯2有预装和后装两种方式:所谓现装,是在施工现场浇筑井筒时埋设爬梯2,井筒凝固后使得爬梯2与井筒一体成型,由于现浇井筒只有在下节井筒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浇筑上节井筒,从而导致施工周期较长,严重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所谓后装,是将多块预制的井筒装配完毕后,在井壁上打孔,再用膨胀螺栓把爬梯2与井筒固定连接。后装虽然能适当缩短施工周期,但由于爬梯2是在井筒施工完毕后才进行安装的,必然会在膨胀螺栓与孔壁之间、孔壁与爬梯2之间产生缝隙,这些缝隙势必会影响整个检查井的防水性,如果在安装爬梯2后再进行防水处理,会存在工序复杂、施工周期较长等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装配式检查井,包括多个垂直依序拼接的圆形井,所述圆形井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一端设有管端榫头(12),所述筒体(1)的另一端设有管端榫槽(11),上块筒体(1)的管端榫头(12)插接在下块筒体(1)的管端榫槽(1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井还包括爬梯(2)和一组钢管(3),所述爬梯(2)设置在筒体(1)的内壁上,一组所述钢管(3)对称嵌设在筒体(1)的筒壁上,所述钢管(3)的轴线与筒体(1)的轴线垂直,所述筒体(1)、爬梯(2)、钢管(3)在模具中一体成形;所述模具包括:底模(300)、外侧模(100)和内侧模(200),所述底模(300)的顶面上设有凸台(210),所述内侧模(200)位于该凸台(210)上且所述内侧模(200)的外径小于凸台(210)的外径,所述内侧模(200)上设有供爬梯(2)插入的槽口和插入爬梯(2)后用于覆盖槽口的卡扣(220),所述卡扣(220)与内侧模(200)的周壁联接;所述外侧模(100)设置在底模(300)上,所述外侧模(100)的内壁上还设有供钢管(3)插入的盲孔;所述外侧模(100)上部的内壁上具有向内侧模(200)方向延伸的凸圆(1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装配式检查井,包括多个垂直依序拼接的圆形井,所述圆形井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一端设有管端榫头(12),所述筒体(1)的另一端设有管端榫槽(11),上块筒体(1)的管端榫头(12)插接在下块筒体(1)的管端榫槽(1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井还包括爬梯(2)和一组钢管(3),所述爬梯(2)设置在筒体(1)的内壁上,一组所述钢管(3)对称嵌设在筒体(1)的筒壁上,所述钢管(3)的轴线与筒体(1)的轴线垂直,所述筒体(1)、爬梯(2)、钢管(3)在模具中一体成形;所述模具包括:底模(300)、外侧模(100)和内侧模(200),所述底模(300)的顶面上设有凸台(210),所述内侧模(200)位于该凸台(210)上且所述内侧模(200)的外径小于凸台(210)的外径,所述内侧模(200)上设有供爬梯(2)插入的槽口和插入爬梯(2)后用于覆盖槽口的卡扣(220),所述卡扣(220)与内侧模(200)的周壁联接;所述外侧模(100)设置在底模(300)上,所述外侧模(100)的内壁上还设有供钢管(3)插入的盲孔;所述外侧模(100)上部的内壁上具有向内侧模(200)方向延伸的凸圆(1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装配式检查井,其特征在于,多块圆形井由至少一个第一圆井(10)和多个第二圆井(20)组成,所述第一圆井(10)的内径大于第二圆井(20)的内径;还包括盖板(30),所述盖板(30)设置在第一圆井(10)与第二圆井(20)的拼接处,所述盖板(30)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将第一圆井(10)内腔与第二圆井(20)内腔连通的通孔,所述本体的底端设有与第一圆井(10)的管端榫槽(11)相配合的榫头,所述本体的顶端设有与第二圆井(20)的管端榫头(12)相配合的榫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装配式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井(10)的外径、盖板(30)的外径、第二圆井(20)的外径在同一竖直线上,所述通孔的轴线与第二圆井(20)的轴线重合。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预制装配式检查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顶端设有混凝土挡块,所述混凝土挡块的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维任艳龙张伟牟正平杨欣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恒兴市政工程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