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车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4332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5:5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洗车台,包括承重装置、集水组件、喷水组件、水循环系统以及反冲洗系统;承重装置设置于集水组件内,喷水组件设置于集水组件内,且与集水组件连接;水循环系统设置于集水组件的下方,且水循环系统的进水端与集水组件连通,水循环系统的出水端与喷水组件连通,以通过水循环系统能够对清洗车辆后的废水进行处理,并再次循环利用;反冲洗系统的进水端与喷水组件的进水端连接,反冲洗系统的出水端与水循环系统的底端连接。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洗车台不能灵活移动、水资源利用率低,而且长期使用后需要人工清掏水仓底部的沉淀淤泥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便于运输、灵活移动安装、节约水资源和方便快速清理淤泥的目的。节约水资源和方便快速清理淤泥的目的。节约水资源和方便快速清理淤泥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洗车台


[0001]本申请涉及车辆清洗
,尤其涉及一种洗车台。

技术介绍

[0002]洗车台又称为工程洗车机,它是依据市政、路政、建委、环委、交通等各部门对施工车辆的要求下,对各类工程车辆的轮胎及底盘而设计,该设备利用多方位高压水对轮胎及底盘部位进行高压冲洗,从而达到将车轮及底盘彻底洗净的效果的一种机械设备,特别适用于各类建筑工地、矿业工场、水泥制品厂、煤矿、发电厂、垃圾填埋厂、高档社区等场所的进出车辆清洗,从而达到无粉尘污染的优良工程,该设备安装运输方便,可适用各种工地频繁转场的需要。
[0003]市面上现有各种各样的洗车台,现有的一般的洗车台的结构为一个承重底座和两侧的围挡,承重底座嵌装在混凝土地面内,承重底座上开设有漏水槽,混凝土地面内开设有流水槽,流水槽直通道路两侧的下水道,在洗车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来进行清理,洗车完毕后使用完的水通过流水槽排入下水道,存在较大的浪费,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会造成了环境污染;另外,现有技术中也存在有水循环处理的洗车台,其基本的结构为,将清洗车辆后的水先通过积水槽流入混凝土的水仓,在水仓内进行处理,最终再重复利用,但现有技术中的水循环的洗车台水仓的位置固定,该项工程完工后,混凝土水仓荒废在原地,不能灵活移动,水处理效果差,而且长期使用后需要人工清掏水仓底部的沉淀淤泥,造成后续的工作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通过提供一种洗车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洗车台不能灵活移动、水资源利用率低,而且长期使用后需要人工清掏水仓底部的沉淀淤泥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便于运输、灵活移动安装、节约水资源和方便快速清理淤泥的技术效果。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洗车台,包括承重装置、集水组件、喷水组件、水循环系统以及反冲洗系统;所述承重装置设置于所述集水组件,且与所述集水组件连接,以对清洗的车辆进行承重;所述喷水组件设置于所述集水组件内,且与所述集水组件连接,以对清洗的车辆进行喷水处理;所述水循环系统设置于所述集水组件的下方,且所述水循环系统的进水端与所述集水组件连通,所述水循环系统的出水端与所述喷水组件连通,所述水循环系统能够对清洗车辆后的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并再次通过所述喷水组件喷洒至清洗的车辆实现水循环利用;所述反冲洗系统的进水端与所述喷水组件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反冲洗系统的出水端与所述水循环系统的底端连接,以通过所述反冲洗系统对所述水循环系统的底部淤泥进行冲洗清理。
[000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承重装置包括承重件、多个上车坡道和多个垫块;多个所述垫块设置于所述承重件的底面,且与所述集水组件的底面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承重件贯通开设有多个漏水槽,所述承重件和所述垫块的厚度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集水组件
的集水腔的深度;所述集水组件的两侧均连接有所述上车坡道,所述上车坡道的最大高度大于所述集水组件的集水腔的深度。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集水组件包括集水槽和两个防护件;所述集水槽的两侧两侧均连接有所述上车坡道;两个所述防护件设置于所述集水槽的另外两侧,且与所述集水槽的另外两侧连接,两个所述防护件背离所述集水槽的端部之间可拆卸连接有顶棚,以对清洗车辆的水进行围挡;所述承重件和所述垫块的厚度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集水槽的深度,所述上车坡道的最大高度大于所述集水槽的深度;所述集水槽的底面内壁与所述水循环系统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喷水组件的进水端穿过所述集水槽的底面内壁并与所述水循环系统的出水端连通。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喷水组件包括进水管路、主管路、多个分水管路和多个喷咀;所述进水管路穿过所述集水槽的底面内壁并与所述水循环系统的出水端连通,所述进水管路伸出所述水循环系统的部分与所述反冲洗系统的进水端连接;所述进水管路背离所述水循环系统的端部连通有所述主管路,且与所述主管路垂直;所述主管路的径向向外的两侧连通有多个所述分水管路,且多个所述分水管路沿所述主管路的轴向间隔排列设置;所述分水管路背离所述主管路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所述喷咀,且多个所述喷咀从上向下间隔排列设置。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一级沉淀系统和二级沉淀系统;所述一级沉淀系统的进水端与所述集水槽的底面内壁连通,用于清洗车辆后的废水进行过滤和第一次沉淀处理;所述一级沉淀系统和所述二级沉淀系统之间设置有溢流口,以通过所述溢流口将所述一级沉淀系统中水溢流至所述二级沉淀系统;所述反冲洗系统与所述二级沉淀系统的底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板,所述一级沉淀系统和所述二级沉淀系统的底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板,所述一级沉淀系统背离所述第二转动板的底端设置有出泥口,以通过所述反冲洗系统对所述一级沉淀系统和所述二级沉淀系统沉淀的淤泥反冲洗至所述出泥口。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一级沉淀系统包括一级沉淀池、第一过滤网和第一挡板;所述一级沉淀池的顶端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集水槽的底面内壁连通;所述第一过滤网设置在所述进水口的下方,且与所述一级沉淀池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一级沉淀池的顶面内壁,且所述第一挡板位于所述溢流口与所述第一过滤网之间,所述第一挡板的底端的高度小于所述溢流口的高度;所述第二转动板的底端搭接于所述一级沉淀池的底面内壁,且所述第二转动板与所述一级沉淀池的底面内壁之间形成钝角。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二级沉淀系统包括二级沉淀池、支撑架以及抽水泵;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二级沉淀池的顶面内壁;所述抽水泵设置于所述支撑架背离所述溢流口的一侧,所述抽水泵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转动板的顶端的高度,且小于所述溢流口的高度;所述抽水泵的出水端与所述进水管路连通。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冲洗系统包括第一反冲洗池、第二反冲洗池、反冲洗管路、第一开关阀、连接管路以及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一反冲洗池位于所述第二反冲洗池的上方,所述反冲洗管路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冲洗池且所述反冲洗管路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反冲洗池的底面内壁连通,所述反冲洗管路的底端处于所述第一转动板背离所述第二转动
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开关阀设置于所述反冲洗管路,以控制所述反冲洗管路的通断;所述进水管路和所述第一反冲洗池的顶端之间连通有所述连接管路,且所述第二开关阀设置于所述连接管路,以控制所述连接管路的通断。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出泥口的外侧可拆卸连接有密封盖板,所述第一过滤网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背离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端部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密封盖板。
[0014]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0015]本申请通过设置承重装置、集水组件、喷水组件、水循环系统和反冲洗系统,将承重装置设置于集水组件内,满足对清洗的车辆进行承重;将喷水组件设置于集水组件内,满足对清洗的车辆进行喷水处理;将水循环系统设置于集水组件的下方,且水循环系统的进水端与集水组件连通,以对清洗车辆后的废水从集水组件的集水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洗车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装置(1)、集水组件(2)、喷水组件(3)、水循环系统(4)以及反冲洗系统(5);所述承重装置(1)设置于所述集水组件(2),且与所述集水组件(2)连接,以对清洗的车辆进行承重;所述喷水组件(3)设置于所述集水组件(2)内,且与所述集水组件(2)连接,以对清洗的车辆进行喷水处理;所述水循环系统(4)设置于所述集水组件(2)的下方,且所述水循环系统(4)的进水端与所述集水组件(2)连通,所述水循环系统(4)的出水端与所述喷水组件(3)连通,所述水循环系统(4)能够对清洗车辆后的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并再次通过所述喷水组件(3)喷洒至清洗的车辆实现水循环利用;所述反冲洗系统(5)的进水端与所述喷水组件(3)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反冲洗系统(5)的出水端与所述水循环系统(4)的底端连接,以通过所述反冲洗系统(5)对所述水循环系统(4)的底部淤泥进行冲洗清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车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装置(1)包括承重件(11)、多个上车坡道(12)和多个垫块(13);多个所述垫块(13)设置于所述承重件(11)的底面,且与所述集水组件(2)的底面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承重件(11)贯通开设有多个漏水槽(111),所述承重件(11)和所述垫块(13)的厚度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集水组件(2)的集水腔的深度;所述集水组件(2)的两侧均连接有所述上车坡道(12),所述上车坡道(12)的最大高度大于所述集水组件(2)的集水腔的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车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组件(2)包括集水槽(21)和两个防护件(22);所述集水槽(21)的两侧均连接有所述上车坡道(12);两个所述防护件(22)设置于所述集水槽(21)的另外两侧,且与所述集水槽(21)的另外两侧连接,两个所述防护件(22)背离所述集水槽(21)的端部之间可拆卸连接有顶棚(221),以对清洗车辆的水进行围挡;所述承重件(11)和所述垫块(13)的厚度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集水槽(21)的深度,所述上车坡道(12)的最大高度大于所述集水槽(21)的深度;所述集水槽(21)的底面内壁与所述水循环系统(4)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喷水组件(3)的进水端穿过所述集水槽(21)的底面内壁并与所述水循环系统(4)的出水端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车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组件(3)包括进水管路(31)、主管路(32)、多个分水管路(33)和多个喷咀(34);所述进水管路(31)穿过所述集水槽(21)的底面内壁并与所述水循环系统(4)的出水端连通,所述进水管路(31)伸出所述水循环系统(4)的部分与所述反冲洗系统(5)的进水端连接;所述进水管路(31)背离所述水循环系统(4)的端部连通有所述主管路(32),且与所述主管路(32)垂直;所述主管路(32)的径向向外的两侧连通有多个所述分水管路(33),且多个所述分水管
路(33)沿所述主管路(32)的轴向间隔排列设置;所述分水管路(33)背离所述主管路(32)的侧面设置有多个所述喷咀(34),且多个所述喷咀(34)从上向下间隔排列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车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系统(4)包括一级沉淀系统(41)和二级沉淀系统(42);所述一级沉淀系统(41)的进水端与所述集水槽(21)的底面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洁牟正平周双波赵维牛建荣赵博贾富强田飞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市恒兴市政工程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