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展宽展薄布织机的纬纱夹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324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展宽展薄布织机的纬纱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所述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分别可转动设置在两转轴上;所述第一夹持片上的第一有齿部与第二夹持片上的第二有齿部啮合连接,且啮合部位于两转轴之间;转动第一夹持片可带动啮合部前方夹取部的咬合或张开;通过齿轮传动将气缸的推力转化为夹持力,最大限度发挥气缸推力,剑头张开角度大;结构简单,动作可靠,使用寿命长,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展宽展薄布织机的纬纱夹持机构
本技术属于展宽展薄布织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扁平状多股纤维束展织机的纬纱夹持机构。
技术介绍
剑杆织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无梭织机,它除了具有无梭织机高速、高自动化程度、高效能生产的特点外,其积极引纬方式具有很强的品种适应性,能适应各类纱线的引纬。随着无梭织机取代有梭织机,剑杆织机将成为机织物的主要生产机种;纬纱夹持机构作为剑杆织机中的重要单元,现有的纬纱夹持机构对于扁平状多股纤维束普遍都有夹持效果不好,易损伤经纱等弊端;现有的织机(包括有梭织机,剑杆织机,喷气织机,喷水织机),因为所用原材料的不同,不能直接用于新型材料的展宽展薄布的编织,其中扁平纤维束包括玻璃纤维、石英纤维、碳纤维、玄武岩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或碳化硅纤维。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展宽展薄布织机的纬纱夹持机构,适用于各类大小扁平纤维束的纬纱夹持。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展宽展薄布织机的纬纱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所述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分别可转动设置在两转轴上;所述第一夹持片上的第一有齿部与第二夹持片上的第二有齿部啮合连接,且啮合部位于两转轴之间;转动第一夹持片可带动啮合部前方夹取部的咬合或张开。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片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一旋转部和驱动臂;所述第一夹持臂在第一旋转部上向前延伸;所述驱动臂在第一旋转部上向后延伸。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臂末端设置有第三有齿部;还包括过渡齿轮所述过渡齿轮可旋转设置在第三转轴上;所述过渡齿轮与驱动臂的第三有齿部啮合连接;进一步的,还包括驱动齿条和推杆;所述推杆与驱动齿条驱动连接,且推杆推力方向与齿条上的齿体阵列方向平行;所述驱动齿条与过渡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推杆前后位移可带动第一夹持面与第二夹持面的咬合或张开。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持片包括第二夹持臂和第二旋转部,所述第二夹持臂在第二旋转部上向前延伸。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持臂与第一夹持臂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分别设置在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末端,且第一夹持面与第二夹持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旋转部和第二旋转部分别可旋转设置在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上下并列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咬合状态下的整体外轮廓呈“心”状流线形,且“心”状的尖端方向与推杆方向平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面和第二夹持面为相互咬合的波纹状齿形夹持面。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齿轮传动将气缸的推力转化为夹持力,最大限度发挥气缸推力,剑头张开角度大;2、重量轻,使剑杆的直线运动更快速,更稳定,波动很小,定位正确;3、体积小巧,流线外型,穿透能力强,运动阻力小,减小了经纱开口,减少了经纱摩擦断裂;4、结构简单,动作可靠,使用寿命长,效率高;5、波纹咬合,对扁平纤维束的夹持力强,保持原纤维束的形状不变,同时对纤维束的损伤很小。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第一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第二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附图1和2所示,一种用于展宽展薄布织机的纬纱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片13和第二夹持片21;所述第一夹持片13和第二夹持片21分别可转动设置在两转轴上;所述第一夹持片13上的第一有齿部15与第二夹持片21上的第二有齿部23啮合连接,且啮合部60位于两转轴之间;转动第一夹持片13可带动啮合部60前方夹取部41的咬合或张开。所述第一夹持片13包括第一夹持臂27、第一旋转部28和驱动臂16;所述第一夹持臂27在第一旋转部28上向前延伸;所述驱动臂16在第一旋转部28上向后延伸。所述驱动臂16末端设置有第三有齿部24;还包括过渡齿轮17所述过渡齿轮17可旋转设置在第三转轴26上;所述过渡齿轮17与驱动臂16的第三有齿部24啮合连接;还包括驱动齿条18和推杆19;所述推杆19与驱动齿条18驱动连接,且推杆19推力方向与齿条18上的齿体25阵列方向平行;所述驱动齿条18与过渡齿轮17啮合连接;所述推杆19前后位移可带动第一夹持面42与第二夹持面20的咬合或张开。所述第二夹持片21包括第二夹持臂31和第二旋转部32,所述第二夹持臂31在第二旋转部32上向前延伸。所述第二夹持臂31与第一夹持臂27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夹持面42和第二夹持面20分别设置在第一夹持臂27和第二夹持臂31末端,且第一夹持面42与第二夹持面20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旋转部28和第二旋转部32分别可旋转设置在第一转轴14和第二转轴22上,所述第一转轴14和第二转轴22上下并列设置。所述第一夹持片13和第二夹持片21咬合状态下的整体外轮廓50呈“心”状流线形,且“心”状的尖端方向与推杆19方向平行。所述第一夹持面42和第二夹持面20为相互咬合的波纹状齿形夹持面。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展宽展薄布织机的纬纱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片(13)和第二夹持片(21);所述第一夹持片(13)和第二夹持片(21)分别可转动设置在两转轴上;所述第一夹持片(13)上的第一有齿部(15)与第二夹持片(21)上的第二有齿部(23)啮合连接,且啮合部(60)位于两转轴之间;转动第一夹持片(13)可带动啮合部(60)前方夹取部(41)的咬合或张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展宽展薄布织机的纬纱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片(13)和第二夹持片(21);所述第一夹持片(13)和第二夹持片(21)分别可转动设置在两转轴上;所述第一夹持片(13)上的第一有齿部(15)与第二夹持片(21)上的第二有齿部(23)啮合连接,且啮合部(60)位于两转轴之间;转动第一夹持片(13)可带动啮合部(60)前方夹取部(41)的咬合或张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展宽展薄布织机的纬纱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片(13)包括第一夹持臂(27)、第一旋转部(28)和驱动臂(16);所述第一夹持臂(27)在第一旋转部(28)上向前延伸;所述驱动臂(16)在第一旋转部(28)上向后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展宽展薄布织机的纬纱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臂(16)末端设置有第三有齿部(24);还包括过渡齿轮(17)所述过渡齿轮(17)可旋转设置在第三转轴(26)上;所述过渡齿轮(17)与驱动臂(16)的第三有齿部(24)啮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展宽展薄布织机的纬纱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齿条(18)和推杆(19);所述推杆(19)与驱动齿条(18)驱动连接,且推杆(19)推力方向与齿条(18)上的齿体(25)阵列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德浩吕跃民季正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鼎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