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地理位置修正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属于分布式光纤传感
,具体的,涉及一种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地理位置修正方法。
技术介绍
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基于OTDR原理来监测传感光缆沿线的振动、温度等物理量的变化,光缆沿线振动、温度等环境发生变化会导致对应位置光缆折射率的改变,而影响后向散射光强,通过监测散射光强变化的时间点即可计算出其位置信息,实现对传感光缆沿线振动、温度变化等扰动事件的监测及定位,可广泛应用于通讯光缆、长输管线的安全防护,对第三方破坏行为、泄漏等事件进行预警。现有同类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所监测的报警位置实际上是为对应位置传感光缆的长度,而应用现场所用的传感光缆由一盘盘光缆熔接而成,一盘光缆长度通常约为800米,每次熔接操作中考虑到日后使用过程中维修的需要,通常会预留几十米的光缆冗余,因此传感系统对报警的事件的定位结果与事件发生的地理位置有不确定的误差,影响应急维修单位对入侵事件的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地理位置修正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在分布式光纤传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地理位置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确定系统传感光缆总长及监测对象的地理空间距离;步骤S200:根据监测对象的地理环境及安全监测要求设置报警分区;步骤S300:确定各报警分区起始点的传感光缆位置及地理位置;步骤S400:计算各报警分区段对应的传感光缆长度及地理空间距离,作为修正参数进行存储;步骤S500:当发生报警事件后,确定报警点所处的报警分区,再根据该报警分区修正参数对报警点地理位置进行修正计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地理位置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确定系统传感光缆总长及监测对象的地理空间距离;步骤S200:根据监测对象的地理环境及安全监测要求设置报警分区;步骤S300:确定各报警分区起始点的传感光缆位置及地理位置;步骤S400:计算各报警分区段对应的传感光缆长度及地理空间距离,作为修正参数进行存储;步骤S500:当发生报警事件后,确定报警点所处的报警分区,再根据该报警分区修正参数对报警点地理位置进行修正计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地理位置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0中,各报警分区起始点的传感光缆位置可通过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器标定或光缆米标来确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地理位置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00中,各报警分区段对应的传感光缆长度利用各报警分区段起始点的传感光缆位置做差计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地理位置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00中,对报警点地理位置修正计算的公式如下:其中,P为修正后报警点地理位置,A为报警点在该报警分区位置,L为该报警分区传感光缆长度,M为该报警分区地理空间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地理位置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报警分区地理空间距离利用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志,梁同利,刘诚,王学锋,王明超,郑春雷,宋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