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体龙门式起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153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5: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体龙门式起重架,包括第一起重架组、第二起重架组;所述第一起重架组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面焊接有第一左支撑柱、第一右支撑柱,所述第一左支撑柱、第一右支撑柱上面焊接有顶梁,所述第一上滑杆、第一下滑杆一端焊接有第一左滑板,另一端焊接有第一右滑板,所述第一底座上面还固定设置有第一千斤顶,所述第一千斤顶顶部设有第一顶柱,所述第一顶柱固定在第一下滑杆的下底面,所述第一下滑杆上面焊接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二起重架组的结构与第一起重架组的结构相同。

A monomer Longmen cran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 single gantry type lifting frame, including a first lifting frame group and a second lifting frame group; the first lifting frame group comprises a first base, and the first base is welded with a first left support column, a first right support column, the first left support column and the first right support column. The support column is welded with a jack beam, the first upper sliding rod and the first lower sliding rod are welded with a first left sliding plate at one end, and the first right sliding plate at the other end. A first jack is also fixed on the first base, and the first jack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jack, and the first jack is fixed under the first sliding rod. On the bottom surface, a first bearing seat is welded above the first slide rod,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second lifting frame group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first lifting frame gro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体龙门式起重架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单体龙门式起重架。
技术介绍
目前在通风工程实施过程中,铁皮上料全部采用焊接龙门航吊及购买部分辅助工具的方式来解决,这种上料方式存在许多弊端,龙门航吊焊接所选用的材料成本较大(主要材料有φ200无缝钢管、10#槽钢、20#工字钢、φ24螺丝、螺母若干),并且考虑其承重能力在焊接方面的要求极高;而且龙门航吊使用起来比较笨重,上料速度较慢,不宜运输且占地面积大;在使用龙门航吊时,由于高度较高,龙门航吊只适用于厂房及高度较高的建筑内,严重的限制了场地的高度,从而导致了大部分项目无法使用,另外在操作龙门航吊起升铁皮卷的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单体龙门式起重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制作成本高、使用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单体龙门式起重架,包括第一起重架组、第二起重架组;所述第一起重架组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侧面设有第一左延长座、第一右延长座,所述第一底座上面焊接有第一左支撑柱、第一右支撑柱,所述第一左支撑柱、第一右支撑柱上面焊接有顶梁,所述第一左支撑柱、第一右支撑柱之间设有第一上滑杆、第一下滑杆,所述第一上滑杆、第一下滑杆一端焊接有第一左滑板,另一端焊接有第一右滑板,所述第一左滑板侧面设有第一左滑槽,所述第一左支撑柱位于第一左滑槽内,所述第一右滑板侧面设有第一右滑槽,所述第一右支撑柱位于第一右滑槽内,所述第一底座上面还固定设置有第一千斤顶,所述第一千斤顶顶部设有第一顶柱,所述第一顶柱固定在第一下滑杆的下底面,所述第一下滑杆上面焊接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上滑杆上面焊接有第一固定拉杆,所述顶梁设有第一上限位孔,所述第一固定拉杆穿过第一上限位孔,所述第一固定拉杆外面套有第一紧固螺母,所述第一紧固螺母位于顶梁的上方;所述第二起重架组的结构与第一起重架组的结构相同,且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起重架组、第二起重架组之间设有卷料轴,所述卷料轴的一端位于第一起重架组的第一轴承座上,另一端位于第二起重架组设有的第二轴承座上,所述卷料轴上套有铁皮卷。所述卷料轴上还套有第一法兰盘、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位于第一起重架组与铁皮卷之间,所述第二法兰盘位于第二起重架组与铁皮卷之间。所述第一起重架组设有的第一千斤顶为液压千斤顶,所述第二起重架组设有的第二千斤顶也为液压千斤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方案为申请人结合南京仁恒通风项目现场实际情况和以往的施工经验,创新出的一种新型上料架,很好的克服目前龙门航吊的不足,它具有以下优势:1、制作材料成本低,本技术方案采用8#槽钢和80㎜*60㎜矩管焊接而成,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利于大范围推广使用。2、焊接工艺简单,传统使用的老式龙门航吊高度较高对其焊接度要求较高,焊口处非常多,而且需要二次盖面焊接,而本技术方案的上料架焊口处基本都是平角焊和平焊缝两种最简单的焊缝,大大简化了制造工艺,提高了制造效率。3、使用起来灵活方便、便于运输,占地面积小,本技术方案上料架仅有56公斤,1人就可以搬动,而且规划好区域后可以活动,使用上铁皮时可以随便移动。4、省去了倒链和外接电源等辅助工具,而且还有效的克服了场地高度限制的难题。用10吨千斤顶做起升M40螺旋杆做牵引从而代替了10吨的电动葫芦节省了成本;由于机器自身带的料架较高有1.5米高所以老式龙门吊,必须保证在2.6米至3.3米之内,所以只适用于固定式加工厂而不适用于流动式加工厂,而本技术方案的上料架只有1.1米高,直接省去了机器自带的料架和龙门吊,又有效的克服了高度限制的难题,实施效果非常理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底座,2-第一左支撑柱,3-第一右支撑柱,4-顶梁,5-第一左延长座,6-第一右延长座,7-第一上滑杆,8-第一下滑杆,9-第一左滑板,10-第一右滑板,11-第一左滑槽,12-第一右滑槽,13-第一千斤顶,14-第一顶柱,15-第一轴承座,16-第一固定拉杆,17-第一紧固螺母,18-卷料轴,19-铁皮卷,20-第一法兰盘,21-第二法兰盘,22-第一起重架组,23-第二起重架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单体龙门式起重架,包括第一起重架组22、第二起重架组23;第一起重架组22包括第一底座1,第一底座1的侧面设有第一左延长座5、第一右延长座6,第一底座1上面焊接有第一左支撑柱2、第一右支撑柱3,第一左支撑柱2、第一右支撑柱3上面焊接有顶梁4,第一左支撑柱2、第一右支撑柱3之间设有第一上滑杆7、第一下滑杆8,第一上滑杆7、第一下滑杆8一端焊接有第一左滑板9,另一端焊接有第一右滑板10,第一左滑板9侧面设有第一左滑槽11,第一左支撑柱2位于第一左滑槽11内,第一右滑板10侧面设有第一右滑槽12,第一右支撑柱3位于第一右滑槽12内,第一底座1上面还固定设置有第一千斤顶13,第一千斤顶13顶部设有第一顶柱14,第一顶柱14固定在第一下滑杆8的下底面,第一下滑杆8上面焊接有第一轴承座15,第一上滑杆7上面焊接有第一固定拉杆16,顶梁4设有第一上限位孔,第一固定拉杆16穿过第一上限位孔,第一固定拉杆16外面套有第一紧固螺母17,第一紧固螺母17位于顶梁4的上方;第二起重架组23的结构与第一起重架组22的结构相同,且轴对称设置,第一起重架组22、第二起重架组23之间设有卷料轴18,卷料轴18的一端位于第一起重架组22的第一轴承座15上,另一端位于第二起重架组23设有的第二轴承座上,卷料轴18上套有铁皮卷19。卷料轴18上还套有第一法兰盘20、第二法兰盘21,第一法兰盘20位于第一起重架组22与铁皮卷19之间,第二法兰盘21位于第二起重架组23与铁皮卷19之间。第一起重架组22设有的第一千斤顶13为液压千斤顶,第二起重架组23设有的第二千斤顶也为液压千斤顶。实施过程:首先将带有铁皮卷的卷料轴一端放置在第一轴承座上,另一端放置在第二轴承座上,然后两侧同时开启千斤顶,在千斤顶的作用下,两侧的下滑杆上移,下滑杆两侧的滑板也沿着支撑柱上移,下滑杆上的卷料轴也随之上移,从而使物料铁皮卷实现上升,上升到所需高度时,将紧固螺母拧紧,从而使铁皮卷的位置实现固定。以上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体龙门式起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起重架组、第二起重架组;所述第一起重架组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侧面设有第一左延长座、第一右延长座,所述第一底座上面焊接有第一左支撑柱、第一右支撑柱,所述第一左支撑柱、第一右支撑柱上面焊接有顶梁,所述第一左支撑柱、第一右支撑柱之间设有第一上滑杆、第一下滑杆,所述第一上滑杆、第一下滑杆一端焊接有第一左滑板,另一端焊接有第一右滑板,所述第一左滑板侧面设有第一左滑槽,所述第一左支撑柱位于第一左滑槽内,所述第一右滑板侧面设有第一右滑槽,所述第一右支撑柱位于第一右滑槽内,所述第一底座上面还固定设置有第一千斤顶,所述第一千斤顶顶部设有第一顶柱,所述第一顶柱固定在第一下滑杆的下底面,所述第一下滑杆上面焊接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上滑杆上面焊接有第一固定拉杆,所述顶梁设有第一上限位孔,所述第一固定拉杆穿过第一上限位孔,所述第一固定拉杆外面套有第一紧固螺母,所述第一紧固螺母位于顶梁的上方;所述第二起重架组的结构与第一起重架组的结构相同,且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起重架组、第二起重架组之间设有卷料轴,所述卷料轴的一端位于第一起重架组的第一轴承座上,另一端位于第二起重架组设有的第二轴承座上,所述卷料轴上套有铁皮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体龙门式起重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起重架组、第二起重架组;所述第一起重架组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侧面设有第一左延长座、第一右延长座,所述第一底座上面焊接有第一左支撑柱、第一右支撑柱,所述第一左支撑柱、第一右支撑柱上面焊接有顶梁,所述第一左支撑柱、第一右支撑柱之间设有第一上滑杆、第一下滑杆,所述第一上滑杆、第一下滑杆一端焊接有第一左滑板,另一端焊接有第一右滑板,所述第一左滑板侧面设有第一左滑槽,所述第一左支撑柱位于第一左滑槽内,所述第一右滑板侧面设有第一右滑槽,所述第一右支撑柱位于第一右滑槽内,所述第一底座上面还固定设置有第一千斤顶,所述第一千斤顶顶部设有第一顶柱,所述第一顶柱固定在第一下滑杆的下底面,所述第一下滑杆上面焊接有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一上滑杆上面焊接有第一固定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信睿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