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车辆的变速器及联合收割机的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101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5:11
一种作业车辆的变速器,抑制具有在变速器壳上设置有无级变速装置的变速器变大。无级变速装置(V)的连接面(P)抵接并连接于变速器壳(T)上部的侧面的被连接面(Q),自无级变速装置(V)的连接面(P)突出的输入轴(32)配置在覆盖变速器壳(T)的壳部(51)的上方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作业车辆的变速器及联合收割机的变速器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310057590.7、申请日为2013年02月25日、申请人为株式会社久保田、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作业车辆的变速器及联合收割机的变速器”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作业车辆的变速器,该作业车辆在变速器壳的上部设置有对发动机的驱动力进行无级变速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所述变速器壳内部具有被传递来自所述无级变速装置的驱动力的传动机构,该变速器壳的下部设置有被传递来自该传动机构的驱动力的左右行驶输出轴。本专利技术又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变速器,该联合收割机具有:能够手动操作的转向操作部件、支撑于变速器壳的传动轴、设置于所述传动轴利用发动机的驱动力来旋转的驱动齿轮和左右一对转向离合器,该左右一对转向离合器设置于所述传动轴,并且能够将所述驱动齿轮与左右一对行驶装置分别连接,通过所述转向操作部件的操作,切换操作为将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行驶装置连接的离合器接合状态和将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行驶装置不连接的离合器断开状态。
技术介绍
作为以上述方式构成的作业车辆的变速器,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构成:在变速器壳的上部位置设置有无级变速装置,在变速器壳的下部设置有行驶输出轴(在文献中为“车轴”),并设置有将来自无级变速装置的驱动力传递到行驶输出轴的传动机构。在该专利文献1中,变速器壳将左侧分割壳与右侧分割壳组合而构成,左侧分割壳的侧壁的一部分形成为凹入的形状,在该凹入部分形成HST壁部分以在内部安装无级变速装置,并用阀片堵塞HST壳壁部分的敞开部分。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具有可变容量式液压泵和利用自该液压泵供给的油工作的液压马达,在组装方面对于精度的要求高,并且,为了容易调整而希望作为独立的机器来组装。因而,也考虑到将无级变速装置作为独立的装置来构成,并将该无级变速装置连接在变速器壳上。然而,在无级变速装置中将被传递驱动力的输入轴设置为向宽度方向突出的情况较多,对于这样以向宽度方向突出的方式设置输入轴的结构中,当把无级变速装置单纯地连接到变速器壳上时,输入轴向外侧突出,因此可想而知传动系统变得大型化,该大型化导致作业车辆整体大型化,所以在这一点上有改善的余地。另外,在现有的上述联合收割机的变速器中,如专利文献2所述,转向离合器由所谓牙嵌式离合器(相互对置的爪部与爪部从正面啮合)构成。然而,在牙嵌式离合器中,爪部通常通过能够得到高强度的锻造来制作。但是,锻造是费时费力的工艺,需要较高的技术。因而,在制作如专利文献1所述使用了牙嵌式离合器的联合收割机的变速器时费时费力。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30801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000048号公报(段落[0027],图13)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抑制在变速器壳上设置有无级变速装置的变速器的大型化。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设置有在制作上不费时费力的转向离合器的联合收割机的变速器。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作业车辆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在变速器壳的上部设置有对发动机的驱动力进行无级变速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所述变速器壳内部设置有被传递来自所述无级变速装置的驱动力的传动机构,在所述变速器壳的下部设置有被传递来自该传动机构的驱动力的左右行驶输出轴,在构成所述变速器壳的壳部的左右中的一方外壁上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无级变速装置的被连接面,在所述无级变速装置的外壳的外壁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被连接面连接的连接面,被传递来自外部的驱动力的输入轴形成为自具有所述连接面的所述外壁突出,在使所述连接面抵接并连接于所述被连接面的状态下,所述输入轴配置在所述壳部的上方。根据该构成,通过将无级变速装置的连接面以抵接的状态与变速器壳上部的被连接面连接,无级变速装置的输入轴配置在变速器壳的上方。通过该配置,输入轴不从无级变速装置的侧面向外侧突出,从而实现由该变速器壳与无级变速装置构成的传动系统的小型化。因而,具有在变速器壳上设置有无级变速装置的传动系统的变速器实现小型化,从而也实现作业车辆的小型化。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优选将所述输入轴配置在俯视时与所述壳部的上方重叠的位置。由此,通过将无级变速装置的输入轴配置在与变速器壳的上方重叠的位置,不使输入轴配置在向变速器壳的前方或后方突出的位置,从而进一步实现变速器的小型化。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优选将所述壳部构成为,将左侧的左壳与右侧的右壳以各自的接合面相互抵接的状态连接,在所述左壳和所述右壳中的一方外壁上形成有所述被连接面,将所述输入轮体的位置设定为,在将所述连接面与所述被连接面连接的状态下,使设置在所述输入轴的前端的输入轮体以所述接合面为基准位于所述被连接面的相反侧。在左壳与右壳对置的开口部位向外侧突出设置有凸缘状部,以包围该开口部位的方式在该凸缘状部的抵接位置形成接合面。因而,通过将输入轮体设置在以凸缘状部为基准位于被连接面的相反侧,将输入轮体配置在不干涉凸缘状部的位置,以紧凑地配置无级变速装置和变速器壳,从而实现在变速器壳上设置有无级变速装置的变速器的小型化。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优选将所述无级变速装置构成为,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收纳有轴向柱塞式液压泵和轴向柱塞式液压马达,该液压泵被传递来自所述输入轴的驱动力,通过变更可动斜盘的角度来变更送出的工作油量,该液压马达具有与该液压泵供给的工作油量对应而旋转的固定斜盘,输出所述液压马达的旋转驱动力的变速动力轴以贯穿所述固定斜盘的状态自所述外壳突出,支撑该变速动力轴的轴承配置在所述固定斜盘的外端侧,在所述外壳的内部,在所述固定斜盘与所述轴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包围所述变速动力轴的外周的油封。由此,通过在变速动力轴的外周设置油封来阻止无级变速装置内部的油从变速动力轴的外周漏到外部的现象。并且,由于在固定斜盘与轴承的中间位置中包围变速动力轴的外周的位置设置有油封,因此能够有效地利用固定斜盘与轴承之间的间隙空间来配置油封,以抑制油漏出。本专利技术第五方面优选在所述外壳的外壁中包围所述变速动力轴的区域形成有所述连接面,将形成于所述壳部的所述被连接面形成在包围供所述变速动力轴插入的孔部的区域。由此,形成于外壳中包围变速动力轴的区域的连接面与形成于变速器壳中包围供变速动力轴插入的孔部的区域的连接面以抵接的状态相互连接,因此,不使变速动力轴露出,从而以精确地维持变速动力轴相对于变速器壳的位置精度的状态实现连接。本专利技术第六方面优选使所述传动机构具有被传递来自所述变速动力轴的驱动力的输入齿轮、与该输入齿轮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与该第一传动齿轮一体旋转且与该第一传动齿轮相比直径小的第二传动齿轮,并且,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为基准配置在所述无级变速装置的相反侧。在以第一传动齿轮的位置为基准将第二传动齿轮的位置配置在接近无级变速装置的位置的构成中,配置第二传动齿轮的空间形成在无级变速装置侧,因此,被连接面向无级变速装置的方向位移,连接在变速器壳上的无级变速装置成为自变速器壳突出的形态。对此,在本专利技术的构成中,由于以第一传动齿轮为基准将第二传动齿轮配置在无级变速装置的相反侧,因此被连接面不向无级变速装置的方向突出,从而在宽度方向上实现具有在变速器壳上设置有无级变速装置的传动系统的小型化。本专利技术第七方面优选将所述无级变速装置构成为将端口块配置在所述被连接面的相反侧的面,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作业车辆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在变速器壳的上部设置有对发动机的驱动力进行无级变速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所述变速器壳内部设置有被传递来自所述无级变速装置的驱动力的传动机构,在所述变速器壳的下部设置有被传递来自该传动机构的驱动力的左右行驶输出轴,在构成所述变速器壳的壳部左右中的一方外壁上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无级变速装置的被连接面,在所述无级变速装置的外壳的外壁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被连接面连接的连接面,被传递来自外部的驱动力的输入轴形成为自具有所述连接面的所述外壁突出,在使所述连接面抵接并连接于所述被连接面的状态下,所述输入轴配置在所述壳部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2.23 JP 2012-037848;2012.03.07 JP 2012-050801.一种作业车辆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在变速器壳的上部设置有对发动机的驱动力进行无级变速的静液压式无级变速装置,所述变速器壳内部设置有被传递来自所述无级变速装置的驱动力的传动机构,在所述变速器壳的下部设置有被传递来自该传动机构的驱动力的左右行驶输出轴,在构成所述变速器壳的壳部左右中的一方外壁上形成有用于连接所述无级变速装置的被连接面,在所述无级变速装置的外壳的外壁上形成有用于与所述被连接面连接的连接面,被传递来自外部的驱动力的输入轴形成为自具有所述连接面的所述外壁突出,在使所述连接面抵接并连接于所述被连接面的状态下,所述输入轴配置在所述壳部的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车辆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配置在俯视时与所述壳部的上方重叠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作业车辆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部构成为,将左侧的左壳与右侧的右壳以各自的接合面相互抵接的状态连接,在所述左壳和所述右壳中的一方外壁上形成有所述被连接面,将输入轮体的位置设定为,在将所述连接面与所述被连接面连接的状态下,使设置在所述输入轴的前端的所述输入轮体的位置以所述接合面为基准位于所述被连接面的相反侧。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级变速装置构成为,在所述外壳的内部收纳有轴向柱塞式液压泵和轴向柱塞式液压马达,该液压泵被传递来自所述输入轴的驱动力,通过变更可动斜盘的角度来变更送出的工作油量,该液压马达具有与该液压泵所供给的工作油量对应而旋转的固定斜盘,输出所述液压马达的旋转驱动力的变速动力轴以贯穿所述固定斜盘的状态自所述外壳突出,支撑该变速动力轴的轴承配置在所述固定斜盘的外端侧,在所述外壳的内部,在所述固定斜盘与所述轴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包围所述变速动力轴的外周的油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车辆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的外壁中包围所述变速动力轴的区域形成有所述连接面,将形成于所述壳部的所述被连接面形成在包围供所述变速动力轴插入的孔部的区域。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作业车辆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具有被传递来自所述变速动力轴的驱动力的输入齿轮、与该输入齿轮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与该第一传动齿轮一体旋转且与该第一传动齿轮相比直径小的第二传动齿轮,并且,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以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为基准配置在所述无级变速装置的相反侧。7.如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车辆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级变速装置构成为将端口块配置在所述被连接面的相反侧的面,该端口块将来自所述液压泵的工作油供给到所述液压马达。8.一种联合收割机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具有:转向操作部件,其能够手动操作;传动轴,其支撑于变速器壳;驱动齿轮,其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利用发动机的驱动力旋转;左右一对转向离合器,其设置在所述传动轴上,并且能够将所述驱动齿轮与左右一对行驶装置分别连接,通过操作所述转向操作部件,切换操作为将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行驶装置连接的离合器接合状态和将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行驶装置不连接的离合器断开状态;在所述转向离合器上设置有连接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法田诚二中田昌义川添翼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