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防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10273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煤矿井防风装置,包括平行于煤矿通道截面的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所述第一风门包括下端开口的第一套门及其中部的第一滑动内板,所述第一套门靠近第二风门一侧设有第一外齿条,所述第一滑动内板靠近第二风门一侧设有第一内齿条,所述第一外齿条下方设有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二风门与第一风门结构对称;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位于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上方用于驱动主动轮双向转动的电机,以及分别与第一外齿条和第二外齿条啮合的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主动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本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不会占用巷道内部空间,具备较高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井防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矿井防风装置。
技术介绍
防风门是煤矿井下既能隔断风流,又能通行车辆行人的重要设备,其主要实现对井下的风流控制。而煤矿井下防风门要求至少布置两道门,在一道防风门关闭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另一道门的开启,即两道门不能同时开启,否则导致漏风或风流短路,影响矿井通风系统。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两道防风门不能同时开启的目的,通常采用互动机械联锁设置,当一扇防风门处于开启状态时,另一扇防风门处于关闭状态,在联锁装置设计上,大都采用滑轮和锁紧器实现联锁,这种结构在实际使用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采用滑轮和锁紧器对两扇防风门进行互动联锁,结构复杂,可靠性差,装置维修更换频繁;采用滑轮和锁紧器对两扇防风门进行互动联锁,其结构大多设置在防风门上方,占用井下巷道空间,对煤矿的掘进开采和运输等造成阻碍和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井防风装置,包括平行于煤矿通道截面的第一风门1和第二风门2,所述第一风门1和第二风门2分别在通道上方的第一滑槽13和第二滑槽23中上下滑动,所述第一风门1包括下端开口的第一套门11及其中部的第一滑动内板12,所述第一套门11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井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于煤矿通道截面的第一风门(1)和第二风门(2),所述第一风门(1)和第二风门(2)分别在通道上方的第一滑槽(13)和第二滑槽(23)中上下滑动,所述第一风门(1)包括下端开口的第一套门(11)及其中部的第一滑动内板(12),所述第一套门(11)靠近第二风门(2)一侧设有第一外齿条(111),所述第一滑动内板(12)靠近第二风门(2)一侧设有第一内齿条(121),所述第一外齿条(111)下方设有第一齿轮组(112),所述第二风门(2)包括下端开口的第二套门(21)及其中部的第二滑动内板(22),所述第二套门(21)靠近第一风门(1)一侧设有第二外齿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井防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于煤矿通道截面的第一风门(1)和第二风门(2),所述第一风门(1)和第二风门(2)分别在通道上方的第一滑槽(13)和第二滑槽(23)中上下滑动,所述第一风门(1)包括下端开口的第一套门(11)及其中部的第一滑动内板(12),所述第一套门(11)靠近第二风门(2)一侧设有第一外齿条(111),所述第一滑动内板(12)靠近第二风门(2)一侧设有第一内齿条(121),所述第一外齿条(111)下方设有第一齿轮组(112),所述第二风门(2)包括下端开口的第二套门(21)及其中部的第二滑动内板(22),所述第二套门(21)靠近第一风门(1)一侧设有第二外齿条(211),所述第二滑动内板(22)靠近第一风门(1)一侧设有第二内齿条(221),所述第二外齿条(211)下方设有第二齿轮组(212);还包括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位于第一风门(1)和第二风门(2)上方用于驱动主动轮(32)双向转动的电机(31),以及分别与第一外齿条(111)和第二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沸柴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