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大钳对缺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1008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动力大钳对缺口装置,动力大钳对缺口装置设置在动力大钳上,动力大钳上设有制动盘、制动插销、下壳体、浮动体、刹带、液马达以及换向阀,动力大钳对缺口装置包括弧板、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编码器、信号处理器,弧板设置在制动盘的顶部,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接近开关以及编码器均固定在下壳体上,第一接近开关的位置、第二接近开关的位置均与弧板的位置对应,换向阀、第二接近开关、第一接近开关以及编码器均通过导线与信号处理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动力大钳对缺口装置具有结构合理、功能实用、对缺口的精度高、能够有效的保证动力大钳的正常工作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大钳对缺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钻井中的相关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动力大钳对缺口装置。
技术介绍
石油钻井作业中频繁使用动力大钳对钻杆、钻铤等钻具进行上卸扣作业;随着钻井技术和钻机等设备的不断进步,钻井的自动化作业程度不断提升,动力大钳的智能对缺口能使钻井作业迈入自动化的进程。因为目前钻井作业常用的动力大钳为钻杆动力钳,其扭矩钳与旋扣钳一体,为开口型,能自由进出钻具,实用快捷;但开口型动力大钳需对准缺口,即固定的下钳体开口与旋转的上钳体开口需一致才能确保钻具进出钳体,而旋转的上钳体内部又有旋转体浮动体和制动盘组出,两者在作业又具有相对运动,开口处又错开,也需开口一致;且动力大钳的旋转可左旋和右旋,即上扣和卸扣旋转,因动力大钳需分别在两个旋转方向上对准上下缺口,才能保证动力大钳的正常作业;因此研发一种具有较高的对缺口精度的动力大钳智能型对缺口装置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动力大钳对缺口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动力大钳对缺口装置,动力大钳对缺口装置设置在动力大钳上,动力大钳上设有制动盘、制动插销、下壳体、浮动体、刹带、液马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大钳对缺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大钳对缺口装置设置在动力大钳上,动力大钳上设有制动盘(1)、制动插销(2)、下壳体(3)、浮动体(8)、刹带(9)、液马达(10)以及换向阀(11),动力大钳对缺口装置包括弧板(4)、第一接近开关(6)、第二接近开关(7)、编码器(5)、信号处理器(12),弧板(4)设置在制动盘(1)的顶部,第一接近开关(6)、第二接近开关(7)以及编码器(5)均固定在下壳体(3)上,第一接近开关(6)的位置、第二接近开关(7)的位置均与弧板(4)的位置对应,换向阀(11)、第二接近开关(7)、第一接近开关(6)以及编码器均通过导线与信号处理器(1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大钳对缺口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大钳对缺口装置设置在动力大钳上,动力大钳上设有制动盘(1)、制动插销(2)、下壳体(3)、浮动体(8)、刹带(9)、液马达(10)以及换向阀(11),动力大钳对缺口装置包括弧板(4)、第一接近开关(6)、第二接近开关(7)、编码器(5)、信号处理器(12),弧板(4)设置在制动盘(1)的顶部,第一接近开关(6)、第二接近开关(7)以及编码器(5)均固定在下壳体(3)上,第一接近开关(6)的位置、第二接近开关(7)的位置均与弧板(4)的位置对应,换向阀(11)、第二接近开关(7)、第一接近开关(6)以及编码器均通过导线与信号处理器(1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大钳对缺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大钳上设有制动盘(1)、制动插销(2)、下壳体(3)、浮动体(8)、刹带(9)、液马达(10)以及换向阀(11),换向阀(11)与液马达(10)连接,通过换向阀(11)控制液马达(10)正转或反转,下壳体(3)上设有第一开口,制动盘(1)上设有第二开口,浮动体(8)上设有第三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刚孙刚沈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如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