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吸能装置及车辆防撞梁总成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076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碰撞吸能装置及车辆防撞梁总成,所述碰撞吸能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各自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活塞杆具有位于缸体内且设置有活塞体的内端部分以及伸出缸体的外端部分,所述缸体内,活塞体朝向活塞杆的外端部分的一侧的空腔形成第一腔室,背离活塞杆的外端部分的一侧的空腔形成第二腔室;其中,第一液压缸的第一腔室通过第一管路与第二液压缸的第二腔室连通,第一液压缸的第二腔室通过第二管路与第二液压缸的第一腔室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碰撞吸能装置及车辆防撞梁总成能够在车辆偏置碰撞过程中吸收碰撞能量,并将碰撞能量向对侧传递,能够防止车辆甩尾,防止对周围人员及车辆造成伤害。

Collision energy absorbing device and vehicle collision avoidance Liang Zongche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llision energy absorbing device and a vehicle anti-collision beam assembly. The collision energy absorb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hydraulic cylinder and a second hydraulic cylinder, each of which comprises a cylinder block and a piston rod. The piston rod has an inner end part located in the cylinder block and is provided with a piston body and an outer part extending out of the cylinder block. In the end part of the cylinder block, the piston body forms a first chamber toward one side of the outer end part of the piston rod, and a second chamber is formed by deviating from one side of the outer end part of the piston rod; wherein the first chamber of the first hydraulic cylind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hamber of the second hydraulic cylinder through the first pipeline, and the third of the first hydraulic cylinder. The two chamber communicates with the first chamber of the second hydraulic cylinder through the second pipeline. The collision energy absorbing device and the anti-collision beam assembly of the vehicl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absorb the collision energy in the course of vehicle offset collision, and transmit the collision energy to the opposite side, so as to prevent the vehicle from throwing its tail and causing damage to the people and vehicles arou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碰撞吸能装置及车辆防撞梁总成
本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碰撞吸能装置及车辆防撞梁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道路交通设施的改善,汽车行驶速度不断提高,大量交通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因此,汽车行驶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车辆在道路行驶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状况,其中较为严重的是车辆碰撞事故。如急速刹车,车辆与前方物体发生碰撞,或为避让正前方物体,车辆转向与路边树木、电线杆等碰撞,都易造成人员与车辆不同程度的受损。目前,通常在前方或后方安装防撞梁来保护车辆,防撞梁吸能盒在碰撞中可以吸收产生的碰撞能量,并通过车身纵梁等结构进行能量的传递分散。但是,防撞梁吸能盒在碰撞中通过压溃变形来吸收能量,在偏置碰撞中,能量不易向对侧传递,易造成车辆甩尾,对周边人员及车辆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碰撞吸能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车辆的防撞梁在碰撞过程中产生的碰撞能量不能向对侧传递,易造成车辆甩尾,对周边人员及车辆造成伤害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碰撞吸能装置,所述碰撞吸能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和所述第二液压缸各自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具有位于所述缸体内且设置有活塞体的内端部分以及伸出所述缸体的外端部分,所述缸体内,所述活塞体朝向所述活塞杆的外端部分的一侧的空腔形成第一腔室,背离所述活塞杆的外端部分的一侧的空腔形成第二腔室;其中,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所述第一腔室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所述第二腔室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所述第一腔室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所述第一腔室分别设置有弹簧;和/或,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所述第二腔室分别设置有弹簧。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为一端固定在所述缸体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活塞体上的螺旋弹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液压缸和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缸体中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缸体分隔为至少两个隔室,所述活塞杆穿过所述隔板且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分别位于各个所述隔室内的活塞体,每个所述活塞体将所在的所述隔室分成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路包括第一总管路、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多个所述第一腔室分别连接的第一支管路以及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多个所述第二腔室分别连接的第二支管路,多个所述第一支管路连接在所述第一总管路的一端,多个所述第二支管路连接在所述第一总管路的另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管路包括第二总管路、所述第一液压缸的多个所述第二腔室分别连接的第三支管路以及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多个所述第一腔室分别连接的第四支管路,多个所述第三支管路连接在所述第二总管路的一端,多个所述第四支管路连接在所述第二总管路的另一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缸体中和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缸体中设置有相同数量的所述隔板。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液压缸和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相互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腔室中设置有弹簧;和/或,所述第一液压缸和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相互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二腔室中设置有弹簧。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一腔室和每个所述第二腔室中分别设置有弹簧。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包括与所述隔室数量相同的多个子部分,每个子部分包括一个所述活塞体及与所述活塞体连接的杆体,一个所述子部分的活塞体与相邻的所述子部分的杆体固定连接。本技术提供的碰撞吸能装置可以用在车辆的防撞梁上,可以有效吸收碰撞能量,降低碰撞加速度,而且可以通过该碰撞吸能装置将载荷向对侧传递分散,防止车辆甩尾。碰撞结束后,该碰撞吸能装置能自动复位,从而可以继续使用。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防撞梁总成,所述车辆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两个车身纵梁及如上所述的碰撞吸能装置;所述碰撞吸能装置的所述第一液压缸和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所述缸体分别对应固定在两个所述车身纵梁上,所述活塞杆的外端部分固定在所述防撞梁上;或者,所述第一液压缸和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所述活塞杆的外端部分分别对应固定在两个所述车身纵梁上,所述缸体固定在所述防撞梁上。所述车辆防撞梁总成,相对于现有技术与上述的碰撞吸能装置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碰撞吸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碰撞吸能装置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中碰撞吸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碰撞吸能装置的剖切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所示的碰撞吸能装置的另一剖切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所示的碰撞吸能装置的再一剖切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第一液压缸;20-第二液压缸;1-缸体;2-活塞杆;21-活塞体;22-安装板;23-杆体;3-第一腔室;4-第二腔室;5-弹簧;6-第一管路;61-第一支管路;62-第二支管路;63-第一总管路;7-第二管路;71-第三支管路;72-第四支管路;73-第二总管路;8-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另外,“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本技术提供一种碰撞吸能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该碰撞吸能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10和第二液压缸20,第一液压缸10和第二液压缸20各自包括缸体1和活塞杆2,所述活塞杆2具有位于缸体1内且设置有活塞体21的内端部分以及伸出缸体1的外端部分,在缸体1内,活塞体21朝向活塞杆2的外端部分的一侧的空腔形成第一腔室3,背离活塞杆2的外端部分的一侧的空腔形成第二腔室4。其中,第一液压缸10的第一腔室3通过第一管路6与第二液压缸20的第二腔室4连通,第一液压缸10的第二腔室4通过第二管路7与第二液压缸20的第一腔室3连通。本技术提供的碰撞吸能装置可以用在车辆的防撞梁上,可以有效吸收碰撞能量,降低碰撞加速度,而且可以通过该碰撞吸能装置将载荷向对侧传递分散,防止车辆甩尾。碰撞结束后,该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碰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吸能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10)和第二液压缸(20),所述第一液压缸(10)和所述第二液压缸(20)各自包括缸体(1)和活塞杆(2),所述活塞杆(2)具有位于所述缸体(1)内且设置有活塞体(21)的内端部分以及伸出所述缸体(1)的外端部分,所述缸体(1)内,所述活塞体(21)朝向所述活塞杆(2)的外端部分的一侧的空腔形成第一腔室(3),背离所述活塞杆(2)的外端部分的一侧的空腔形成第二腔室(4);其中,所述第一液压缸(10)的所述第一腔室(3)通过第一管路(6)与所述第二液压缸(20)的所述第二腔室(4)连通,所述第一液压缸(10)的所述第二腔室(4)通过第二管路(7)与所述第二液压缸(20)的所述第一腔室(3)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碰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吸能装置包括第一液压缸(10)和第二液压缸(20),所述第一液压缸(10)和所述第二液压缸(20)各自包括缸体(1)和活塞杆(2),所述活塞杆(2)具有位于所述缸体(1)内且设置有活塞体(21)的内端部分以及伸出所述缸体(1)的外端部分,所述缸体(1)内,所述活塞体(21)朝向所述活塞杆(2)的外端部分的一侧的空腔形成第一腔室(3),背离所述活塞杆(2)的外端部分的一侧的空腔形成第二腔室(4);其中,所述第一液压缸(10)的所述第一腔室(3)通过第一管路(6)与所述第二液压缸(20)的所述第二腔室(4)连通,所述第一液压缸(10)的所述第二腔室(4)通过第二管路(7)与所述第二液压缸(20)的所述第一腔室(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缸(10)的所述第一腔室(3)和所述第二液压缸(20)的所述第一腔室(3)分别设置有弹簧(5);和/或,所述第一液压缸(10)的所述第二腔室(4)和所述第二液压缸(20)的所述第二腔室(4)分别设置有弹簧(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碰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为一端固定在所述缸体(1)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活塞体(21)上的螺旋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碰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压缸(10)和所述第二液压缸(20)的缸体(1)中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8),所述隔板(8)将所述缸体(1)分隔为至少两个隔室,所述活塞杆(2)穿过所述隔板(8)且所述活塞杆(2)上设置有分别位于各个所述隔室内的活塞体(21),每个所述活塞体(21)将所在的所述隔室分成所述第一腔室(3)和所述第二腔室(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碰撞吸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6)包括第一总管路(63)、所述第一液压缸(10)的多个所述第一腔室(3)分别连接的第一支管路(61)以及所述第二液压缸(20)的多个所述第二腔室(4)分别连接的第二支管路(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秀梅闫红光杨东胜秦可新孙印飞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