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025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该带式输送机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第一架体的顶部设置有能够以水平轴线为轴自转的第一辊轴,第二架体的顶部设置有平行于第一辊轴且能够自转的第二辊轴;传输带套设于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上,第二架体上固接有驱动电机并通过皮带连接于第二辊轴的端部以驱动第二辊轴转动;其中,第二架体包括上架和下架,上架和下架之间通过液压伸缩油缸连接以调整上架的高度,上架和下架之间还设置有可调节的固定件。该带式输送机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传输的坡度并且能够稳定的运行。

Belt convey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elt conveyor,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rack and a second rack. The top of the first rack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roller shaft capable of rotating on a horizontal axis, and the top of the second rack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roller shaft parallel to the first roller shaft and capable of rotating; the transmission belt is sleeved on the first roller shaft and the second roller shaft. On the second roller shaft, a driving motor is fixed on the second rack body and connected to the end of the second roller shaft through a belt to drive the second roller shaft to rotate; wherein the second rack body comprises the upper rack and the lower rack, and the upper rack and the lower rack are connected by a hydraulic telescopic oil cylinder to adjust the height of the upper rack, and an adjustable rack and the lower rack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rack and the lower rack. Fixed parts. The belt conveyor can adjust the slope of transmissio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operate steadi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式输送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输设备,具体地涉及带式输送机。
技术介绍
输送机适用于颗粒或粉状物料的水平输送,倾斜输送,垂直输送等形式。带式传送机作为传送机内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运用很广泛,然而对于不同摩擦系数的输送物品来说需要使用不同坡度的带式输送机进行输送。目前,所能解决改变带式输送机坡度的方式则是通过手动垫高,这样的操作十分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该带式输送机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传输的坡度并且能够稳定的运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式输送机,该带式输送机包括: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的顶部设置有能够以水平轴线为轴自转的第一辊轴,所述第二架体的顶部设置有平行于所述第一辊轴且能够自转的第二辊轴;传输带套设于所述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上,所述第二架体上固接有驱动电机并通过皮带连接于所述第二辊轴的端部以驱动所述第二辊轴转动;其中,所述第二架体包括上架和下架,所述上架和下架之间通过液压伸缩油缸连接以调整所述上架的高度,所述上架和下架之间还设置有可调节的固定件。优选地,所述第一架体上位于所述第一辊轴的两端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轴座,所述第一辊轴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轴座相匹配的第一凸出轴。优选地,所述第二架体上位于所述第二辊轴的两端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轴座,所述第二辊轴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轴座相匹配的第二凸出轴。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凸出轴上套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上套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皮带套设于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优选地,所述第一架体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架体的高度。优选地,所述下架的上端向内凹陷以形成放置槽,所述液压伸缩油缸的底部固定于所述放置槽内。优选地,所述放置槽的底部设置为加厚钢板。优选地,所述加厚钢板的侧壁上固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远离所述加厚钢板的一端固接于所述下架的内壁上。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扣板,所述扣板上设置有贯穿的通孔,所述扣板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上架的外壁,另一端能够锁定的扣接于所述下架的外壁上。优选地,所述下架的外壁上自上而下排列设置有多个固定桩,所述扣板能够扣接于所述固定桩上,所述扣板上位于所述通孔的上方设置有条形的位置孔用于容纳位于所述通孔上方的所述固定桩。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架体的顶部设置有能够以水平轴线为轴自转的第一辊轴,所述第二架体的顶部设置有平行于所述第一辊轴且能够自转的第二辊轴;传输带套设于所述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上,所述第二架体上固接有驱动电机并通过皮带连接于所述第二辊轴的端部以驱动所述第二辊轴转动;其中,所述第二架体包括上架和下架,所述上架和下架之间通过液压伸缩油缸连接以调整所述上架的高度,所述上架和下架之间还设置有可调节的固定件。驱动电机转动带动皮带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辊轴转动,由于传输带套设在第一辊轴和第二辊轴上,因此第一辊轴作为从动轴也随之转动,物品放置在传输带上进行传输,传输方向可以为向上、水平或向下,改变传输的方向只需要通过液压伸缩油缸的升降来调节,十分的便捷。使用下架的目的是为了垫高液压伸缩油缸,为了避免液压伸缩油缸过高造成不稳定的情况发生,因此,下架的使用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当传输的方向也就是传输带的传输坡度调整好之后通过固定件将上架和下架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进一步的可以提高稳定性,锁定的方式可以为本领域中任意的方式,只需要锁定并可以解锁即可。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带式输送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时本专利技术中扣板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架体2下架3上架4加厚钢板5液压伸缩油缸6加强筋7放置槽8扣板9第一凸出轴10第一辊轴11传输带12第二辊轴13第二凸出轴14固定桩15皮带16驱动电机17通孔18位置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参见图1-2所示的带式输送机,该带式输送机包括: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1的顶部设置有能够以水平轴线为轴自转的第一辊轴10,所述第二架体的顶部设置有平行于所述第一辊轴10且能够自转的第二辊轴12;传输带11套设于所述第一辊轴10和第二辊轴12上,所述第二架体上固接有驱动电机16并通过皮带15连接于所述第二辊轴12的端部以驱动所述第二辊轴12转动;其中,所述第二架体包括上架3和下架2,所述上架3和下架2之间通过液压伸缩油缸5连接以调整所述上架3的高度,所述上架3和下架2之间还设置有可调节的固定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所述第一架体1的顶部设置有能够以水平轴线为轴自转的第一辊轴10,所述第二架体的顶部设置有平行于所述第一辊轴10且能够自转的第二辊轴12;传输带11套设于所述第一辊轴10和第二辊轴12上,所述第二架体上固接有驱动电机16并通过皮带15连接于所述第二辊轴12的端部以驱动所述第二辊轴12转动;其中,所述第二架体包括上架3和下架2,所述上架3和下架2之间通过液压伸缩油缸5连接以调整所述上架3的高度,所述上架3和下架2之间还设置有可调节的固定件。驱动电机16转动带动皮带15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辊轴12转动,由于传输带11套设在第一辊轴10和第二辊轴12上,因此第一辊轴10作为从动轴也随之转动,物品放置在传输带11上进行传输,传输方向可以为向上、水平或向下,改变传输的方向只需要通过液压伸缩油缸5的升降来调节,十分的便捷。使用下架2的目的是为了垫高液压伸缩油缸5,为了避免液压伸缩油缸5过高造成不稳定的情况发生,因此,下架2的使用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当传输的方向也就是传输带11的传输坡度调整好之后通过固定件将上架3和下架2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进一步的可以提高稳定性,锁定的方式可以为本领域中任意的方式,只需要锁定并可以解锁即可。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供一种第一辊轴10限定转动位置的结构方式,优选地,所述第一架体1上位于所述第一辊轴10的两端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轴座,所述第一辊轴10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轴座相匹配的第一凸出轴9。第一辊轴10的两端均具有第一凸出轴9并且各自转动地安装在对应的第一轴座中,提供从动的作用。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供一种第二辊轴12限定转动位置的结构方式,优选地,所述第二架体上位于所述第二辊轴12的两端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轴座,所述第二辊轴12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轴座相匹配的第二凸出轴13。第二辊轴12的两端均具有第二凸出轴13并且各自转动地安装在对应的第二轴座中,提供主动的作用。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提供一种驱动第二辊轴12转动的方式,优选地,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凸出轴13上套设有第一皮带轮,所述驱动电机16的转轴上套设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皮带15套设于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式输送机包括: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1)的顶部设置有能够以水平轴线为轴自转的第一辊轴(10),所述第二架体的顶部设置有平行于所述第一辊轴(10)且能够自转的第二辊轴(12);传输带(11)套设于所述第一辊轴(10)和第二辊轴(12)上,所述第二架体上固接有驱动电机(16)并通过皮带(15)连接于所述第二辊轴(12)的端部以驱动所述第二辊轴(12)转动;其中,所述第二架体包括上架(3)和下架(2),所述上架(3)和下架(2)之间通过液压伸缩油缸(5)连接以调整所述上架(3)的高度,所述上架(3)和下架(2)之间还设置有可调节的固定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式输送机包括:第一架体(1)和第二架体,所述第一架体(1)的顶部设置有能够以水平轴线为轴自转的第一辊轴(10),所述第二架体的顶部设置有平行于所述第一辊轴(10)且能够自转的第二辊轴(12);传输带(11)套设于所述第一辊轴(10)和第二辊轴(12)上,所述第二架体上固接有驱动电机(16)并通过皮带(15)连接于所述第二辊轴(12)的端部以驱动所述第二辊轴(12)转动;其中,所述第二架体包括上架(3)和下架(2),所述上架(3)和下架(2)之间通过液压伸缩油缸(5)连接以调整所述上架(3)的高度,所述上架(3)和下架(2)之间还设置有可调节的固定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架体(1)上位于所述第一辊轴(10)的两端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一轴座,所述第一辊轴(10)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轴座相匹配的第一凸出轴(9)。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架体上位于所述第二辊轴(12)的两端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轴座,所述第二辊轴(12)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轴座相匹配的第二凸出轴(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凸出轴(13)上套设有第一皮带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真李开领周勇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爱德运输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