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皮带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9692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皮带扣,包括扣身、尾夹板以及咬合齿,所述尾夹板的一侧转动设置在扣身上且与扣身之间形成供皮带穿过的第一穿孔,所述咬合齿固设在尾夹板朝向第一穿孔的一面,所述扣身上位于尾夹板的一侧固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扣身之间形成连通第一穿孔的第二穿孔,所述固定座内滑移设有用于驱动咬合齿远离第一穿孔的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与固定座之间设有限制驱动板脱离固定座的限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板的设置实现咬合齿与皮带之间的便捷分离,使得皮带的更换更加简单。

An automatic belt buck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belt buckle, which comprises a buckle body, a tail splint and a biting tooth. One side of the tail splint is rotated on the buckle body and forms a first perforation between the buckle body for the belt to pass through. The biting tooth is fixed on the one side of the tail splint towards the first perforation, and the buckle body is located on one side of the tail splint. A fixed seat is fixed, and a second perforation connected with a first perforation is formed between the fixed seat and the buckle body. A driving plate for driving the occlusal teeth away from the first perforation is arranged in the fixed seat, and a limiting member for the driving plate to break away from the fixed sea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driving plate and the fixed sea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and effects: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convenient separation between the biting teeth and the belt by setting the driving plate, and makes the replacement of the belt more sim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皮带扣
本技术涉及一种皮带扣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皮带扣。
技术介绍
皮带扣亦称为皮带头或皮带扣头,皮带扣就是皮带前端的一个五金配件,用来装饰和固定整个皮带。公告号为CN20592314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扣皮带头,包括有皮带头盖、固定销和尾夹,所述的皮带头盖和尾夹之间用固定销铰接,所述的皮带头盖的左侧设有第一皮带过孔,所述的皮带头盖的右侧设有第二皮带过孔,所述的第二皮带过孔为皮带头盖和尾夹之间形成的过孔,所述的固定销上套设有扭力弹簧,所述的扭力弹簧一端与皮带头盖固定,所述的扭力弹簧一端的另一端与尾夹固定,所述的尾夹在第二过孔处设有限位条,所述的尾夹绕固定销转动,增大或减小第二皮带过孔。上述专利中在尾夹上设置咬合齿,通过咬合齿围绕于固定销转动的方式用于增加或减小位于尾夹上的第二皮带过孔。由于咬合齿嵌设进皮带中会与皮带之间形成巨大的摩擦阻力,而通过小槽的设置方式,使得手指难以进入到小槽内部进行施力,从而难以便捷的实现咬合齿与皮带之间的分离,影响皮带与皮带头之间的便捷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皮带扣,该自动皮带扣能便捷的实现咬合齿与皮带之间的分离,从而对皮带进行便捷更换。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动皮带扣,包括扣身、尾夹板以及咬合齿,所述尾夹板的一侧转动设置在扣身上且与扣身之间形成供皮带穿过的第一穿孔,所述咬合齿固设在尾夹板朝向第一穿孔的一面,所述扣身上位于尾夹板的一侧固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扣身之间形成连通第一穿孔的第二穿孔,所述固定座内滑移设有用于驱动咬合齿远离第一穿孔的驱动板,所述驱动板与固定座之间设有限制驱动板脱离固定座的限位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皮带依次穿过第二穿孔与第一穿孔,尾夹板带动咬合齿朝向第一穿孔方向转动并使咬合齿嵌设进皮带,用于实现皮带在尾夹板上的固定。当要实现皮带与咬合齿之间分离时,通过滑移驱动板并对咬合齿的一侧施加作用力,使得咬合齿与尾夹板能实现逆向转动,从而实现咬合齿与皮带之间的便捷分离;通过驱动板的设置使得手指能有更好的施力点,从而实现皮带的便捷更换。进一步设置为:包括设置于固定座且供驱动板穿设的穿槽,所述限位件包括设置在固定座内部且连通穿槽的滑槽且该滑槽的滑移方向与穿槽的穿设方向平行设置,所述驱动板上设有延伸进滑槽的滑移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板实现在穿槽中滑移并带动滑移部实现在滑槽中滑移,通过滑槽限位滑移部,使得驱动板与固定座之间不会发生分离,方便了操作。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板朝向咬合齿的一面固设有防滑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件的设置增大驱动板在抵触咬合齿时的摩擦力,使得驱动板在对咬合齿施加作用力时不会发生相对滑移,使得驱动板能对咬合齿施加更加稳定的作用力。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咬合齿与尾夹板之间所成的夹角为40-6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种设置使得嵌设进皮带的咬合齿能有朝向尾夹板方向转动的趋势,通过驱动板对咬合齿施加作用力,能更好的实现咬合齿与皮带之间的分离。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内放置有与之适配的弹簧,所述滑移部卡设于弹簧的节距且用于定位驱动板未抵触咬合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的设置使得滑移中的驱动板能具有一定的阻尼,提升操作手感,并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移动后的驱动板能实现自动复位,简便了操作。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板背对咬合齿的一侧固设有用于夹持皮带的挠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挠性件的弯曲形变量使挠性件能夹持在皮带上并与皮带实现分离,从而用于实现皮带与驱动板之间的固定,使得驱动板在对咬合齿施加作用力时,能带动皮带对咬合齿进行同步施力,使得咬合齿与皮带之间能实现更好的分离。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挠性件上设有嵌设进皮带的防滑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凸点的设置增大挠性件与皮带之间的摩擦力,实现皮带与驱动板之间的更好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驱动板的设置实现咬合齿与皮带之间的便捷分离,使得皮带的更换更加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中:1、扣身;2、尾夹板;3、咬合齿;4、第一穿孔;5、固定座;6、第二穿孔;7、驱动板;8、限位件;81、滑槽;82、滑移部;9、穿槽;10、防滑件;11、弹簧;12、挠性件;13、防滑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考图1,一种自动皮带扣,包括扣身1以及尾夹板2,尾夹板2的一侧通过转轴与扣身1转动连接,尾夹板2的转动连接位置与扣身1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一穿孔4;尾夹板2朝向第一穿孔4的一面且靠近转轴的位置固定设有咬合齿3,咬合齿3与尾夹板2之间形成的夹角优选为60°。扣身1上位于咬合齿3背对尾夹板2的一侧固设有固定座5,固定座5上表面与扣身1的水平投影位置之间形成连通第一穿孔4的第二穿孔6;固定座5上设有驱动板7,驱动板7上表面且远离固定座5的位置固设有挠性件12,挠性件12的一端与驱动板7固定连接且沿尾夹板2的转动方向对称设置,挠性件12的材料为铁片。参考图2,固定座5上沿水平方向贯穿有穿槽9,驱动板7穿设滑移在穿槽9内,驱动板7背对挠性件12的一侧壁粘接固定有防滑件10,防滑件10的材料为橡胶,挠性件12朝向驱动板7的一面固设有防滑凸起13,防滑凸起13沿挠性件1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固定座5与驱动板7之间设有限位件8,限位件8包括滑槽81以及滑移部82,滑槽81设置在固定座5内且位于驱动板7的上方并连通穿槽9,滑槽81的滑移方向与穿槽9的穿设方向平行设置且沿穿槽9的穿设方向对称设置;滑槽81内放置有与之适配的弹簧11,滑移部82固设于驱动板7且对应于滑槽81的位置,滑移部82延伸进滑槽81,滑移部82卡设于弹簧11的节距且位于弹簧11沿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皮带扣,包括扣身(1)、尾夹板(2)以及咬合齿(3),所述尾夹板(2)的一侧转动设置在扣身(1)上且与扣身(1)之间形成供皮带穿过的第一穿孔(4),所述咬合齿(3)固设在尾夹板(2)朝向第一穿孔(4)的一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扣身(1)上位于尾夹板(2)的一侧固设有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与扣身(1)之间形成连通第一穿孔(4)的第二穿孔(6),所述固定座(5)内滑移设有用于驱动咬合齿(3)远离第一穿孔(4)的驱动板(7),所述驱动板(7)与固定座(5)之间设有限制驱动板(7)脱离固定座(5)的限位件(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皮带扣,包括扣身(1)、尾夹板(2)以及咬合齿(3),所述尾夹板(2)的一侧转动设置在扣身(1)上且与扣身(1)之间形成供皮带穿过的第一穿孔(4),所述咬合齿(3)固设在尾夹板(2)朝向第一穿孔(4)的一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扣身(1)上位于尾夹板(2)的一侧固设有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与扣身(1)之间形成连通第一穿孔(4)的第二穿孔(6),所述固定座(5)内滑移设有用于驱动咬合齿(3)远离第一穿孔(4)的驱动板(7),所述驱动板(7)与固定座(5)之间设有限制驱动板(7)脱离固定座(5)的限位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皮带扣,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固定座(5)且供驱动板(7)穿设的穿槽(9),所述限位件(8)包括设置在固定座(5)内部且连通穿槽(9)的滑槽(81)且该滑槽(81)的滑移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伟伟龚文剑范国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萨克服饰皮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