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索锁定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129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0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绳索锁定具,其由本体及操作按键所构成,本体具有在筒状的前后壁相对向设置的长孔及形成在两侧壁的内表面的倾斜部;该操作按键通过连结部将分别配置在前壁上及后壁上的前壁侧操作部及后壁侧操作部予以一体地连结,且具备借由以弹推部的弹推而与倾斜部一同作用,而可夹持插通至筒状内的齿轮状卡合部;在操作按键中,具有设置在连结部的支持片,及设置在支持片且朝两操作部的任一方突出而轴支有齿轮状卡合部的轴支部,其轴端与设置于另一方侧的支持齿轮状卡合部的轴端或支持部的间隔比所述齿轮状卡合部的厚度更狭窄,借由设置在操作按键的弹性变形部,间隔会开启,而可供齿轮状卡合部通过。 1

Rope lock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ope locking device, which is composed of a noumenon and an operating key. The body has a long hole set in a cylinder like front and back walls and an incline part formed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two sides of the wall; the operation key is arranged on the front wall side operation part on the front wall and the rear wall and the rear wall side operation part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art. It is connected in body, and is provided by a projectile pushing with a projectile to act with the tilting part, and can hold a gear like clamping part inserted into the cylinder; in the operation key, a support piece is set at the connecting part, and a shaft branch with a supporting piece and a side of the two operating part is protruded and a gear shaped clamping part is supported. The spacing of the shaft end and the supporting part of the supporting gear like clamping part on the other side is more narrow than the gear shaped clamping part, which can be opened by the interval in the elastic deformation section of the operation key, and can be passed through the gear like clamping part.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绳索锁定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例如适于将配置在鞋子或衣服的开口缘周围等的带(包含绳子、绳索或其他类似品,以下也相同)的两端侧卡止成任意的长度,或调整带的拉出量或松紧程度的绳索锁定具。
技术介绍
图11(a)、图11(b)为显示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绳索锁定具(带锁具)。该构造由本体1、及操作按键(带咬入构件)2所构成,该本体1形成具有前后壁及两侧壁的筒状,且使带11-3可从筒状的一方侧开口插通至另一方侧开口,并且具有在前后壁设置成相对向且朝筒方向延伸的长孔11-8及形成在两侧壁的内表面的往深处扩展的倾斜部a;该操作按键2通过连结部将分别通过长孔11-8而配置在前壁上及后壁上的前壁侧操作部及后壁侧操作部予以一体地连结,且具备借由以属于弹推部的线圈弹簧11-13朝一方侧开口方向的弹推而能够与倾斜部a一同作用来夹持插通至筒状内的带11-3。使用要领是在调整带的松紧程度时,从如图11(b)所示的带11-3被夹持于倾斜部a与操作按键11-10的卡合部的锁定状态,借由手指使两侧的操作部反抗线圈弹簧11-13的弹推力而将按键2移动操作。于是,由于操作按键11-10的卡合部会从倾斜部分离而成为带的锁定解除状态,因此在变更绳索锁定具相对于带11-3的位置之后,使手指从操作部离开而再度设为锁定状态。此外,符号14b安装在本体1内的分割体。该分割体14b使带11-3的两端11-6从拉出孔7朝外部拉出,并且将线圈弹簧11-13的一端侧予以卡止。在以上的构造中,特别是操作按键11-10可利用上下的操作部来进行移动操作,因此操作性佳,但由于操作按键11-10的卡合部形成为对应于倾斜部a的平坦的倾斜面,因此在使带11-3夹持在与倾斜部a之间时,欠缺摩擦阻力而难以使夹持力増大,当反复锁紧带时,摩擦阻力会因摩擦而变得更弱。图12(a)、图12(b)及图13(a)、图13(b)借由对操作按键的卡合部进行设计而解决该缺点的2例。图12(a)、图12(b)为显示专利文献2所揭示的绳索锁定具(带扣具)。在该构造中,操作按键(操作体)2为一体地具有:配置在壳体(本体)1的外表面且沿着壳体1的长沟(导引沟)1a移动的握持部2c;可使带12-4夹持在形成于壳体侧壁1c的内表面的倾斜部之间的夹持部2b;及将线圈弹簧3的一端予以卡止的凸部1f。此外,夹持部2b在大致圆弧状的外周形成多数个齿轮状的12-突条12-2a,于与侧壁1c的倾斜部之间对于带借由突条12-2a的咬入作用而使摩擦阻力増大而即便是有摩耗,也可容易地维持初始的夹持力。图13(a)、图13(b)为显示专利文献3所揭示的绳索锁定具。在该构造中,操作按键13-6为一体地具有:配置在壳体13-4的外表面且沿着壳体的长孔(长沟)13-20而移动的操作部13-27;属于弹推部的弹性片部13-25、13-25;及支持齿轮或齿轮状卡合体13-5的轴支部13-11。齿轮状卡合体13-5于壳体侧壁的倾斜部之间对于带13-17借由齿的咬入作用而使摩擦阻力増大而在有摩耗时,也可维持初始的夹持力。此外,于该构造中,相对于如专利文献2所示夹持部2b不能转动的构造,由于齿轮状卡合体13-5会枢支在轴支部13-11,因此可缓和或吸收因以枢支部为支点转动或微动而从带接受的过大的应力,因此从耐久性的观点来看较为理想。(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案申请公告平2-680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实用新案登录第3019914号公报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第547759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欲解决的课题)然而,就绳索锁定具而言,特别有由以下的项目被评价的情形。(1)、使用者的使用便利性或操作性佳。由此点来看,专利文献1的操作按键用于将操作部配置在本体前后壁的两外表面,因此比例如文献2或3所示的仅在单侧设置操作部的构成更佳。并且,在习知例中,也有将操作部设在两侧的构成(例如中国台湾专利M4895235),但操作部会变得狭窄,在齿轮的径方向的空间大,因此难以握持而造成操作性变差。(2)、锁定解除操作可顺畅地进行。由此观点来看,专利文献3相比于如文献1或2所示的金属制弹簧材,由于借由树脂的弹性片而构成弹推部,因此操作力容易变得僵硬或笨重而欠缺高级感。(3)、夹持力强,并且能长期地维持。由此观点来看,专利文献3的齿轮状卡合体相比于如文献1或2所示的卡合部无法转动的构成,除了对于带的咬合力较大之外,也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持在操作按键侧的轴支部,因此不容易摩耗,且将从带承受的过大的外力予以缓和吸收,因而由耐久性的观点来看也佳。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借由改良上述的(1)至(3)所列举的项目,特别是改良齿轮状卡合体的支持构成而提供一种使耐久性及操作性更佳的绳索锁定具。其他目的可由以下的内容说明中明了。(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权利要求1、2的各专利技术参照图1(a)、图1(b)至图10(a)、图10(b)、图10(c)的例而具体说明时,就前提要件而言,以由本体1及操作按键2所构成的绳索锁定具6为对象,该本体1形成具有前后壁10、11及两侧壁12的筒状,且使带可从筒状的一方侧开口16插通至另一方侧开口17,并且具有在所述前后壁相对向设置且朝筒方向延伸的长孔14及形成在所述两侧壁的内表面的往深处扩展的倾斜部12a、18;该操作按键2通过连结部22将分别通过所述长孔而配置在所述前壁上及所述后壁上的前壁侧操作部20及后壁侧操作部21予以一体地连结,且具备借由以弹推部5朝一方侧开口(16的方向)的弹推而与所述倾斜部一同作用,而可夹持插通至筒状内的带的齿轮状卡合部4。第1实施例的要部是参照例如图7(a)、图7(b)、图7(c)至图10(a)、图10(b)、图10(c)之例时,在所述操作按键2中,具有从所述前壁侧操作部20与后壁侧操作部21的至少一方朝另一方突出,且轴支有所述齿轮状卡合部4的轴支部(25或25A),在其轴端与设置在另一方侧的支持所述齿轮状卡合部4的轴端(在图8(a)、图8(b)、图8(c)的例中为与轴支部25相对向的轴支部25的构成,或在图10(a)、图10(b)、图10(c)的例中为设置在后侧壁部11的轴支部25A的构成)或支持部(在图7(a)、图7(b)、图7(c)的例中为支持部26,或在图9(a)、图9(b)、图9(c)的例中为前后壁10、11的一方,在图10(a)、图10(b)、图10(c)的例中为支持部24)之间隔比所述齿轮状卡合部的厚度更狭窄,借由设置在所述操作按键的弹性变形部(22a、24a等),所述间隔会开启,而可供所述齿轮状卡合部4通过。相对于此,第2实施例的要部参照图3(a)、图3(b)、图3(c)、图7(a)、图7(b)、图7(c)及图8(a)、图8(b)、图8(c)的例时,在所述操作按键2中,具有设置在所述连结部22的支持片24,及设置在所述支持片24且朝前壁侧操作部与后壁侧操作部的任一方突出,且轴支有所述齿轮状卡合部4的轴支部25,其轴端与设置在另一方侧的支撑所述齿轮状卡合部的轴端(在图8(a)、图8(b)、图8(c)的例中为设置在支持片26的轴支部25的构成)或支持部(在图3(a)、图3(b)、图3(c)、图7(a)、图7(b)、图7(c)的例中为支持部26)之间隔比所述齿轮状卡合部的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绳索锁定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绳索锁定具,由本体、及操作按键所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2.06 JP 2016-2363531.一种绳索锁定具,由本体、及操作按键所构成,该本体形成具有前后壁及两侧壁的筒状,且使带可从筒状的一方侧开口插通至另一方侧开口,并且具有在所述前后壁相对向设置且朝筒方向延伸的长孔及形成在所述两侧壁的内表面的往深处扩展的倾斜部;该操作按键通过连结部将分别通过所述长孔而配置在所述前壁上及所述后壁上的前壁侧操作部及后壁侧操作部予以一体地连结,且具备借由以弹推部朝一方侧开口的弹推而与所述倾斜部一同作用,而可夹持插通至筒状内的齿轮状卡合部;所述操作按键中,其具有从所述前壁侧操作部与后壁侧操作部的至少一方朝另一方突出,且轴支有所述齿轮状卡合部的轴支部,其轴端与设置于另一方侧的支持所述齿轮状卡合部的轴端或支持部的间隔比所述齿轮状卡合部的厚度更狭窄,借由设置在所述操作按键的弹性变形部,所述间隔会开启,而可供所述齿轮状卡合部通过。2.一种绳索锁定具,其由本体、及操作按键所构成,该本体形成具有前后壁及两侧壁的筒状,且使带可从筒状的一方侧开口插通至另一方侧开口,并且具有在所述前后壁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洋兵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利富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