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骑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9527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行车骑行台,包括用于与自行车本体的后轮相配合的后轮支撑架(1),所述后轮支撑架(1)上设有用于与后轮的转轴相配合的夹持机构(2)、用于对后轮的外周面相抵并且对后轮的转动施加阻力的阻尼器(3),所述阻尼器(3)与后轮支撑架(1)之间通过调节装置(4)连接,所述调节装置(4)包括阻尼架(4.1)、调节架(4.2)、调节螺母(4.3)、调节螺杆(4.4)。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适用于多种不同尺寸轮胎的、适用范围广、成本较低的自行车骑行台。

Bicycle riding platform

Disclosed is a bicycle riding platform comprising a rear wheel support frame (1) for matching a rear wheel of a bicycle body, a clamping mechanism (2) for matching a rear wheel's rotating shaft, a damper (3) for counteracting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rear wheel and exerting resistance to the rotation of the rear wheel, and the rear wheel support frame (1). The adjusting device (4) comprises a damping frame (4.1), an adjusting frame (4.2), an adjusting nut (4.3) and an adjusting screw (4.4).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icycle riding platform with wide application range and low cost,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various tires of different siz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骑行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内自行车骑行模拟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车骑行台。
技术介绍
现有的室内自行车骑行模拟器械,有固定的健身车,也有使用户外自行车配合骑行台来实现室内骑行模拟的方案。用固定的健身车模拟骑行,其设备较重,占地面积较大,且健身车只能用于室内骑行模拟,无法实现车架分离,也无法在户外骑行。而使用户外自行车配合骑行台来实现室内骑行模拟的方案,自行车在室内、室外都可以骑行,节省了成本;当自行车拆除后,骑行台较轻且占地面积较小,便于收纳;在真实自行车上骑行,在模拟感受上也比健身车更加逼真,训练效果也更佳。现有技术的骑行台通常将自行车后轴固定于骑行台,再使自行车后轮与骑行台上一个阻尼器相接触,从而实现自行车车架静止而可以踩踏自行车脚踏使后轮转动的动作。但问题在于,现有技术的骑行台针对的一般为成人的户外自行车,车轮的直径相差不大,但如果骑行台对应的户外自行车换成儿童自行车,12寸、14寸、16寸、18寸的轮胎的直径尺寸相差较大,若无法对阻尼器的位置进行调节的话,将无法实现对多种尺寸类型的轮胎的限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适用于多种不同尺寸轮胎的、适用范围广、成本较低的自行车骑行台。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行车骑行台,包括用于与自行车本体的后轮相配合的后轮支撑架,所述后轮支撑架上设有用于与后轮的转轴相配合的夹持机构、用于对后轮的外周面相抵并且对后轮的转动施加阻力的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与后轮支撑架之间通过调节装置连接,所述调节装置包括阻尼架、调节架、调节螺母、调节螺杆,所述阻尼架一端与阻尼器连接,所述阻尼架另一端与调节架或后轮支撑架铰接,所以调节螺母与调节螺杆螺纹配合且与调节架铰接,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与阻尼架相抵,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为用于对调节螺杆进行旋转操作的自由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自行车骑行台的后轮支撑架上设有调节装置,通过旋动自由端,调节螺杆与调节螺母配合,使得固定调节螺母的调节架与连接调节螺杆的阻尼架之间的间距产生变化,由于调节架固定在后轮支撑架上,阻尼器设在阻尼架上,故可以对阻尼器的间距与后轮的转轴的轴线的间距进行调节,从而使得阻尼器可适用可适用于多种不同尺寸轮胎的、适用范围非常广,且结构非常紧凑、成本较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调节架包括用于与后轮支撑架固定的固定部、用于设置调节螺母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朝向阻尼架弯折并与固定部构成折角,通过所述改进,连接部可以将调节螺母的位置提高,从而将调节螺杆的自由端抬高,避免自由端与地面过近位置过低而不利于旋动调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的后轮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臂及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与第二支撑臂构成夹角,所述调节装置与阻尼器设置在第一支撑臂上,所述第二支撑臂与第一支撑臂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撑臂上设有用于限定第二支撑臂最大打开角度的限位块,通过所述改进,当骑行台不使用时,可以收起来,占用空间较小,限位块可以限定第一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最大夹角,避免两个支撑臂夹角过大而使后轮碰到地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的第一支撑臂的上端设有弧形弯折段,所述的夹持机构设于所述的弧形弯折段的末端,通过所述改进,可以通过该弧形弯折段的设计有效的避免如儿童自行车所配置的辅轮造成的干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的夹持机构包括设置在后轮的转轴一侧的第一夹持块、设在后轮的转轴另一侧的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与后轮支撑架之间设有用于调节第一夹持块的伸出长度的调节结构,所述第二夹持块与后轮支撑架之间设有用于将第二夹持块快速朝向后轮的转轴移动并进行锁紧的锁紧结构,通过所述改进,不同型号的转轴的长度不同,故将夹持机构设置可以调节第一夹持块的伸出长度的调节机构,第二夹持块处的锁紧机构既可以调整第二夹持块的伸出长度,两个夹持块的间距可以进行调节以适配不同的型号,第二夹持块又可以快速朝向转轴移动以配合第一夹持块对转轴进行夹持,操作简单。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调节结构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一调节螺柱,所述第一固定件固定在后轮支撑架上,所述第一夹持块固定在第一调节螺柱上,所述第一固定件上设有用于与第一调节螺柱螺纹配合以调节第一夹持块伸出第一固定件的长度的第一调节螺孔,通过所述改进,第一调节螺柱可以旋动以调节第一夹持块伸出的长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外套和第一内套,所述第一内套插入第一外套内且可转动设置在第一外套内,所述第一外套与后轮支撑架固定,所述第一调节螺孔设在第一内套中心,通过所述改进,第一内套可以带着第一调节螺柱从第一外套内拔插,拆装方便,且第一外套与第一内套可转动设置,即第一夹持块可以相对后轮支撑架转动,避免转轴发生转动时,第一夹持块无法转动而使第一夹持块与转轴配合处发生应力变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锁紧结构包括第二固定件、锁紧把手、第二调节螺柱、连杆,所述第二固定件与后轮支撑架固定,所述第二夹持块设在第二固定件内且与第二固定件活动配合,所述锁紧把手上设有偏心凸轮部,所述偏心凸轮部上设有第一铰接柱和第二铰接柱,所述连杆一端与第二调节螺柱铰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第一铰接柱铰接,所述偏心凸轮部通过第二铰接柱与第二固定件铰接,所述第二夹持块内设有与第二调节螺柱螺纹配合的第二调节螺孔,通过所述改进,第二调节螺钉通过连杆连接在锁紧把手上,将第二夹持块相对第二调节螺柱旋转即可调节第二夹持块的伸出长度,且锁紧把手的偏心凸轮部可以在锁紧把手以第二铰接柱进行旋转时提供第二夹持块朝向后轮的转轴的位移,从而对转轴进行锁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外套和第二内套,所述第二内套插入第二外套内且可转动设置在第一外套内,所述第二外套与后轮支撑架固定,所述第二夹持块设在第二内套内,所述第二铰接柱与第二外套铰接,通过所述改进,第二内套可以带着第二调节螺柱从第二外套内拔插,拆装方便,且第二外套与第二内套可转动设置,即第二夹持块可以相对后轮支撑架转动,避免转轴发生转动时,第二夹持块无法转动而使第二夹持块与转轴配合处发生应力变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自行车骑行台还包括用于与自行车的前轮相配合的前轮支撑座,所述前轮支撑座上设有用于嵌合自行车本体的前轮的定位槽,可以进行转动调节,通过所述改进,前轮可以通前轮支撑座撑起,结构简单,方便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行车骑行台的后轮支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调节装置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夹持机构处剖面结构示意图(锁紧把手锁紧状态)。图4为本专利技术锁紧结构处剖面结构示意图(锁紧把手打开状态)。图5为本专利技术自行车骑行台的前轮支撑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1-后轮支撑架,1.1-第一支撑臂,1.1.1-弧形弯折段,1.2-第二支撑臂,1.3-限位块,2-夹持机构,2.1-第一夹持块,2.2-第二夹持块,2.3-调节结构,2.3.1-第一固定件,2.3.1.1-第一外套,2.3.1.2-第一内套,2.3.2-第一调节螺柱,2.3.2.1-嵌块,2.3.2.2-紧固槽,2.3.3-锁紧螺母,2.3.4-紧固螺钉,2.4-锁紧结构,2.4.1-第二固定件,2.4.1.1-第二外套,2.4.1.2-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车骑行台,包括用于与自行车本体的后轮相配合的后轮支撑架(1),所述后轮支撑架(1)上设有用于与后轮的转轴相配合的夹持机构(2)、用于对后轮的外周面相抵并且对后轮的转动施加阻力的阻尼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3)与后轮支撑架(1)之间通过调节装置(4)连接,所述调节装置(4)包括阻尼架(4.1)、调节架(4.2)、调节螺母(4.3)、调节螺杆(4.4),所述阻尼架(4.1)一端与阻尼器(3)连接,所述阻尼架(4.1)另一端与调节架(4.2)或后轮支撑架(1)铰接,所述调节螺母(4.3)与调节螺杆(4.4)螺纹配合且与调节架(4.2)铰接,所述调节螺杆(4.4)的一端与阻尼架(4.1)相抵,所述调节螺杆(4.4)的另一端为用于对调节螺杆(4.4)进行旋转操作的自由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骑行台,包括用于与自行车本体的后轮相配合的后轮支撑架(1),所述后轮支撑架(1)上设有用于与后轮的转轴相配合的夹持机构(2)、用于对后轮的外周面相抵并且对后轮的转动施加阻力的阻尼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3)与后轮支撑架(1)之间通过调节装置(4)连接,所述调节装置(4)包括阻尼架(4.1)、调节架(4.2)、调节螺母(4.3)、调节螺杆(4.4),所述阻尼架(4.1)一端与阻尼器(3)连接,所述阻尼架(4.1)另一端与调节架(4.2)或后轮支撑架(1)铰接,所述调节螺母(4.3)与调节螺杆(4.4)螺纹配合且与调节架(4.2)铰接,所述调节螺杆(4.4)的一端与阻尼架(4.1)相抵,所述调节螺杆(4.4)的另一端为用于对调节螺杆(4.4)进行旋转操作的自由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骑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4.2)包括用于与后轮支撑架(1)固定的固定部(4.2.1)、用于设置调节螺母(4.3)的连接部(4.2.2),所述连接部(4.2.2)朝向阻尼架(4.1)弯折并与固定部(4.2.1)构成折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骑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轮支撑架(1)包括第一支撑臂(1.1)及第二支撑臂(1.2),所述第一支撑臂(1.1)与第二支撑臂(1.2)构成夹角,所述调节装置(4)与阻尼器(3)设置在第一支撑臂(1.1)上,所述第二支撑臂(1.2)与第一支撑臂(1.1)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支撑臂(1.1)上设有用于限定第二支撑臂(1.2)最大打开角度的限位块(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骑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支撑臂(1.1)的上端设有弧形弯折段(1.1.1),所述的夹持机构(2)设于所述的弧形弯折段(1.1.1)的末端。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自行车骑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机构(2)包括设置在后轮的转轴一侧的第一夹持块(2.1)、设在后轮的转轴另一侧的第二夹持块(2.2),所述第一夹持块(2.1)与后轮支撑架(1)之间设有用于调节第一夹持块(2.1)的伸出长度的调节结构(2.3),所述第二夹持块(2.2)与后轮支撑架(1)之间设有用于调节第二夹持块(2.2)的伸出长度且可将第二夹持块(2.2)快速朝向后轮的转轴移动并进行锁紧的锁紧结构(2.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骑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2.3)包括第一固定件(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贤成唐文彬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途锐达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