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面料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92237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4: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内饰面料的生产工艺,选择涤纶海岛丝为原料,单丝线密度0.05~0.08dtex;生产流程依次为前处理、预定形、拉毛、开纤、染色、烘干、磨毛、定形、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且环保,制得的面料耐晒效果好,外观丰满、手感柔软滑糯;面料210g/m2,幅宽155±2cm,纵密24.0±0.5个线圈/cm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内饰面料的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的生产工艺,尤其涉及汽车内饰面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汽车内饰面料的生产量也在迅速增长。汽车内饰主要包括座椅面料、车门内饰材料、顶棚材料;座椅面料主要为真皮、织物面料和人造革三大类;真皮材料价格昂贵,纺织品以质量轻、强度高、耐磨损、易于进行批量织造和染色,同时在低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弹性手感,以及优良的透气性等特点,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汽车用纺织品主要有梭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和纤维复合材料等,梭织物和针织物是主要的两大类。汽车用纤维以合成纤维为主,使用最多的是涤纶纤维。涤纶纤维耐磨性好,抗撕裂强度高,耐霉变,防紫外线,回弹性和抗皱性好,容易清洗,价格也相对比较便宜。据统计,涤纶纤维用量占车用装饰织物市场的90%以上。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汽车内饰面料的生产工艺,面料有很好的耐晒效果及色牢度,并且耐磨擦,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汽车内饰面料的生产工艺,选择涤纶海岛丝为原料,单丝线密度0.05~0.08dtex;生产流程依次为前处理、预定形、拉毛、开纤、染色、烘干、磨毛、定形、成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汽车内饰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选择涤纶海岛丝为原料,单丝线密度0.05~0.08dtex;生产流程依次为前处理、预定形、拉毛、开纤、染色、烘干、磨毛、定形、成品;前处理:前处理设备选用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PN‑G去油纱剂2%,温度80℃时间,处理时间20min,织物幅宽达180cm;预定形:选用德国门富士MONTEX‑6000型拉幅定形机,温度170℃,布速35m/min,超喂2%下机幅宽160±2cm;拉毛:MA473D型钢丝起毛机,单面拉6~8次,起毛后幅宽为157cm;开纤:开纤工艺在碱液中进行,开纤过程在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中进行,选用NaOH浓度为12%~15%,开纤促进剂0...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内饰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选择涤纶海岛丝为原料,单丝线密度0.05~0.08dtex;生产流程依次为前处理、预定形、拉毛、开纤、染色、烘干、磨毛、定形、成品;前处理:前处理设备选用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PN-G去油纱剂2%,温度80℃时间,处理时间20min,织物幅宽达180cm;预定形:选用德国门富士MONTEX-6000型拉幅定形机,温度170℃,布速35m/min,超喂2%下机幅宽160±2cm;拉毛:MA473D型钢丝起毛机,单面拉6~8次,起毛后幅宽为157cm;开纤:开纤工艺在碱液中进行,开纤过程在高温高压溢流染色机中进行,选用NaOH浓度为12%~15%,开纤促进剂0.5g/L,浴比1∶30,减量率25%±1%;染色:选用德斯达超细纤维专用分散染料,匀染剂2~3g/L,pH值用HAc调至5-6,浴比1∶20,日晒牢度增进剂的用量在1%~3%,苯并三唑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毅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玖洲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