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致肉鸡关节炎的新型鸡呼肠孤病毒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9105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鸡呼肠孤病毒,该病毒已于2018年4月26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生物保藏号为:CCTCC NO:V201817。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鸡呼肠孤病毒对目前流行的以关节炎为主要病症的鸡呼肠孤病毒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鸡呼肠孤病毒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安全性好,保护率达100%,能够对新分离的鸡呼肠孤病毒变异株提供完全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致肉鸡关节炎的新型鸡呼肠孤病毒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禽呼肠孤病毒毒株的分离和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致肉鸡关节炎的新型鸡呼肠孤病毒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禽呼肠孤病毒(Avianreovirus,简称ARV)属于呼肠孤病科(Reovirdae)正呼肠孤病毒属(Orthoreovirus),可以引起禽类发生多种疾病,其临床表现因病毒毒株、毒力或感染宿主的不同而有差异。目前,控制禽群ARV发病的主要手段是使用减毒活疫苗或灭活全病毒疫苗通过免疫接种来控制典型的禽呼肠孤病毒感染。但由于禽呼肠孤病毒为RNA病毒,有多个分段,不同毒株间在抗原结构、致病性、细胞培养特性以及宿主特异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遗传进化时容易发生变异,导致传统毒株制备的疫苗不能很好的防控当今流行的禽呼肠孤病毒感染。2016年,我国山东、江苏等地肉种鸡场和商品代肉鸡场相继出现以关节肿胀和跛行为症状的疾病。该病传播速度快、发病范围广,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鸡都可以感染,但对商品肉鸡的危害尤为严重。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及营养吸收不良等,随着病程的发展,感染鸡逐渐出现关节肿胀、发炎,不愿走动,跛行等症状;剖检可见关节腔内纤维素性渗出,腱鞘炎,腓肠腱断裂等病理变化,给我国肉鸡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采用市售的商品化鸡呼肠孤病毒疫苗已无法有效的防控该病的流行,由此推知该病可能是由新型呼肠孤病毒引起的。因此,从病原入手,进一步研究分子致病机理和病毒变异机理,开发相应疫苗是防控该病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致肉鸡关节炎的新型鸡呼肠孤病毒及其应用。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株鸡呼肠孤病毒,该病毒已于2018年4月26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简称CCTCC),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其保藏编号为:CCTCCNO:V20181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上述鸡呼肠孤病毒在制备预防鸡呼肠孤病的疫苗中的应用;所述鸡呼肠孤病是由保藏编号为CCTCCNO:V201817的鸡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优选的,所述疫苗为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更优选的,所述疫苗为灭活疫苗。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上述鸡呼肠孤病毒在制备治疗鸡呼肠孤病的卵黄抗体中的应用;所述鸡呼肠孤病是由保藏编号为CCTCCNO:V201817的鸡呼肠孤病毒引起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鸡呼肠孤病毒N-ARV-LY383株,对目前流行的以关节炎为主要病症的鸡呼肠孤病毒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以鸡呼肠孤病毒N-ARV-LY383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安全性好,保护率达100%,能够对新分离的鸡呼肠孤病毒变异株提供完全保护。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病毒分离株在LMH细胞上的细胞病变;其中,A:正常生长状态下的LMH细胞;B:N-ARV-LY383在LMH细胞上出现的CPE。图2:PCR鉴定结果;其中,M为Marker;泳道1为待测样品;泳道2为空白对照。图3:本专利技术的病毒分离株N-ARV-LY383病毒基因组中L1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图4:本专利技术的病毒分离株N-ARV-LY383病毒基因组中L1基因的同源性比对结果。图5:本专利技术的病毒分离株N-ARV-LY383病毒基因组中L2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图6:本专利技术的病毒分离株N-ARV-LY383病毒基因组中L2基因的同源性比对结果。图7:本专利技术的病毒分离株N-ARV-LY383病毒基因组中L3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图8:本专利技术的病毒分离株N-ARV-LY383病毒基因组中L3基因的同源性比对结果。图9:本专利技术的病毒分离株N-ARV-LY383病毒基因组中M1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图10:本专利技术的病毒分离株N-ARV-LY383病毒基因组中M1基因的同源性比对结果。图11:本专利技术的病毒分离株N-ARV-LY383病毒基因组中M2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图12:本专利技术的病毒分离株N-ARV-LY383病毒基因组中M2基因的同源性比对结果。图13:本专利技术的病毒分离株N-ARV-LY383病毒基因组中M3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图14:本专利技术的病毒分离株N-ARV-LY383病毒基因组中M3基因的同源性比对结果。图15:本专利技术的病毒分离株N-ARV-LY383病毒基因组中S1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图16:本专利技术的病毒分离株N-ARV-LY383病毒基因组中S1基因的同源性比对结果。图17:本专利技术的病毒分离株N-ARV-LY383病毒基因组中S2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图18:本专利技术的病毒分离株N-ARV-LY383病毒基因组中S2基因的同源性比对结果。图19:本专利技术的病毒分离株N-ARV-LY383病毒基因组中S3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图20:本专利技术的病毒分离株N-ARV-LY383病毒基因组中S3基因的同源性比对结果。图21:本专利技术的病毒分离株N-ARV-LY383病毒基因组中S4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图22:本专利技术的病毒分离株N-ARV-LY383病毒基因组中S4基因的同源性比对结果。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正如
技术介绍
部分所介绍的,由于禽呼肠孤病毒为RNA病毒,有多个分段,不同毒株间在抗原结构、致病性、细胞培养特性以及宿主特异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遗传进化时容易发生变异,导致传统毒株制备的疫苗不能很好的防控当今流行的禽呼肠孤病毒感染。2016年,我国山东、江苏等地肉种鸡场和商品代肉鸡场相继以关节肿胀和跛行为症状的疾病。该病传播速度快、发病范围广,不同日龄、不同品种的鸡都可以感染,但对商品肉鸡的危害尤为严重。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及营养吸收不良等,随着病程的发展,感染鸡逐渐出现关节肿胀、发炎,不愿走动,跛行等症状;剖检可见关节腔内纤维素性渗出,腱鞘炎,腓肠腱断裂等病理变化,给我国肉鸡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采用市售的商品化鸡呼肠孤病毒疫苗已无法有效的防控该病的流行,由此推知该病可能是由新型呼肠孤病毒引起的。本申请专利技术人从发病鸡肿胀的肌腱组织中分离出一株鸡呼肠孤病毒N-ARV-LY383,禽类呼肠孤病毒基因由分节段的10个基因片段(包括:L1-L3、M1-M3、S1-S4)组成,本专利技术对上述新分离的鸡呼肠孤病毒N-ARV-LY383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并分别将10个基因片段与现有报道的禽呼肠孤病毒进行了序列比对和同源性分析,结果发现,新分离毒株N-ARV-LY383的10个基因片段多位于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中,说明新分离的毒株N-ARV-LY383不同于其他的禽呼肠孤病毒,为正呼肠孤病毒属的1个单独种。与现有的禽呼肠孤病毒相比,本专利技术的鸡呼肠孤病毒N-ARV-LY383全基因组中的10个基因片段均发生了基因重组和突变,增强了本专利技术的鸡呼肠孤病毒N-ARV-LY383的免疫原性,将其制成疫苗能够实现对目前流行的鸡呼肠孤病的有效防治。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果实施例中未注明的实验具体条件,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株鸡呼肠孤病毒,其生物保藏号为:CCTCC NO:V2018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鸡呼肠孤病毒,其生物保藏号为:CCTCCNO:V201817。2.权利要求1所述的鸡呼肠孤病毒在制备预防鸡呼肠孤病的疫苗中的应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熠刁有祥王鸿志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