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用密封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9089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白酒发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酵用密封槽车,该密封槽车包括:设备本体、密封圈和盖体;密封圈包括环状的密封圈本体,密封圈本体外侧的底部沿密封圈本体的周向与一环状底座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两侧沿竖直方向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向上倾斜的凸块;在设备本体顶部开口处沿开口周向设置环状凹槽,底座插入凹槽中,凸块与凹槽的槽壁过盈接触;盖体在设备本体的顶部开口处与密封圈本体外侧的顶部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发酵用密封槽车,可实现底座与设备本体的牢固连接,从而实现密封圈更好的固定,防止密封圈在使用过程中松动和脱落,从而保证了密封效果;且可使盖体结构变得简单,上盖操作简便,便于机械化自动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酵用密封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白酒发酵
,特别是涉及一种发酵用密封槽车。
技术介绍
酿酒技术过程中,发酵是影响酒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生产环节,传统工艺采用地下水泥池发酵,发酵容器较大,发酵环境难以控制,受四季环境的影响极大。而现有技术中,酿酒发酵池都是在地面上经挖掘后,用建筑材料堆砌而成的池体,酿酒原料在发酵池的发酵过程中,会产生黄水,如果不能及时将黄水抽排出,则会影响酒的质量和产量。现有的黄水抽排方法是在池底放置小缸收集黄水,然后用手压泵定期将黄水排出,效率低且排水不彻底;基于上述原因,需要对现有技术的酿酒发酵设备进行技术改进改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在发酵过程中,设备密封往往是基本要求,密封圈对于密封装置来说很重要。而一般采用O型密封圈的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效果不是很明显,容易损坏,气密性较差,这给生产带来了不便,延误了生产时间,降低了机器性能和生产效率。随着酿酒自动化程度的提高,酿酒生产线自动机械操作越来越多,现有的酿酒发酵设备在来回移动以及盖子打开关闭过程中,往往容易造成密封圈松弛甚至脱离的问题,会大大影响设备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酵用密封槽车,用于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的酿酒发酵设备在来回移动以及盖子打开关闭过程中,往往容易造成密封圈松弛甚至脱离,会大大影响设备的密封效果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酵用密封槽车,该密封槽车包括:设备本体、密封圈和盖体;所述密封圈包括环状的密封圈本体,所述密封圈本体外侧的底部沿所述密封圈本体的周向与一环状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两侧沿竖直方向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向上倾斜的凸块;在设备本体顶部开口处沿开口周向设置环状凹槽,所述底座插入所述凹槽中,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的槽壁过盈接触;所述盖体在所述设备本体的顶部开口处与所述密封圈本体外侧的顶部接触。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密封圈本体接触处、在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凹槽的开口端相接,所述挡块用于遮挡所述凹槽开口端的间隙。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凹槽的两侧槽壁内侧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至少一个与所述凸块相匹配的限位槽。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设备本体底部呈弧形,在所述设备本体的外围设置框架,所述框架用于支撑固定所述设备本体。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所述设备本体顶部或者所述框架顶部的至少相对两侧设置耳板,所述耳板的一端与所述设备本体的外侧壁或者框架相连,所述耳板的另一端高于所述设备本体的顶部,所述耳板用于对所述盖体进行定位。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框架的底部与至少两个支撑座固定连接,至少两个支撑座间隔设置。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挡块沿所述底座的周向呈闭合环状;任一凸块沿所述底座的周向呈闭合环状;所述底座任一侧的凸块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底座为中空结构,且在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支撑件。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密封圈本体、所述底座、所述凸块和所述挡块为一体结构;所述密封圈本体、所述底座、所述凸块和所述挡块的材质分别包括:弹性材料。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密封圈本体为O型圈。(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发酵用密封槽车,通过在密封圈本体的一侧设置底座以及在底座的两侧设置倒齿状凸块,可使底座便于安装在凹槽中,且避免底座发生逆向移动,从而实现底座与设备本体的牢固连接;进一步地凸块与槽壁过盈接触,更增大了凸块与槽壁间的摩擦力,使底座与凹槽紧密配合,从而实现密封圈更好的固定,防止密封圈在使用过程中松动和脱落,从而保证了密封效果;且密封圈与设备本体紧密牢固连接,盖体只需放置在设备本体开口上与密封圈接触即可实现密封,可使盖体结构变得简单,且上盖操作简便,便于机械化自动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发酵用密封槽车顶部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发酵用密封槽车中密封圈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发酵用密封槽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设备本体;21—密封圈本体;22—底座;23—凸块;24—凹槽;25—槽壁;26—挡块;27—支撑件;3—盖体;4—框架;5—耳板;6—支撑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实施例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酵用密封槽车,参考图1,该密封槽车包括:设备本体1、密封圈和盖体3;参考图2,所述密封圈包括环状的密封圈本体21,所述密封圈本体21外侧的底部沿所述密封圈本体21的周向与一环状底座22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22的两侧沿竖直方向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向上倾斜的凸块23;在设备本体1顶部开口处沿开口周向设置环状凹槽24,所述底座22插入所述凹槽24中,所述凸块23与所述凹槽24的槽壁25过盈接触;所述盖体3在所述设备本体1的顶部开口处与所述密封圈本体21外侧的顶部接触。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酵用密封槽车,主体为设备本体1,设备本体1用于放置发酵物料。设备本体1顶部具有开口,在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圈,以实现设备本体1与盖体3的密封连接。该发酵用密封槽车所用的密封圈在原有密封圈本体21的一侧与底座22相连,底座22与密封圈本体21的外表面相连。密封圈本体21为闭合环状结构。底座22在密封圈本体21的底部同样呈闭合环状结构。底座22的两侧即底座22朝向环内的一侧和朝向环外的一侧。底座22的两侧分别设置向上倾斜的凸块23。因为底座22设置在密封圈本体21的底部,因此凸块23向上倾斜即为朝向密封圈本体21倾斜。底座22的两侧可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凸块23。多个凸块23应沿竖直方向分布。该密封圈在使用时,需要在设备本体1开口处设置一凹槽24用于安装该密封圈。凹槽24应沿设备本体1开口的周向呈闭合环状,以实现密封效果。将底座22插入凹槽24中对密封圈进行固定。在底座22插入凹槽24中时,底座22是朝向槽底移动,而凸块23是朝向相反方向倾斜的。凸块23在底座22的两侧形成倒齿状,使得底座22较容易插入凹槽24中,而不容易从凹槽24中拔出。且凸块23与凹槽24槽壁25过盈接触,即凸块23与槽壁25紧密相抵接触,从而更增大了凸块23与槽壁25间的摩擦力,使底座22与凹槽24紧密配合。倒齿状的凸块23相对凹槽24形成棘轮结构,使底座22便于插入凹槽24中安装,但可防止底座22发生逆向移动,从而与凹槽24牢固连接,使密封圈不易松动脱落。在设备本体1与密封圈安装连接之后,只需将盖体3放置在设备本体1顶部开口上,盖体3与密封圈本体21的顶部接触即可。盖体3会在自身重力下压紧密封圈本体21,使密封圈本体21与盖体3紧密接触,实现密封。因此,可使盖体3结构变的简单。且因为在对该密封槽车上盖过程中不需要对盖体3进行过多的操作,操作过程比较简便,因此密封槽车的上盖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酵用密封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密封圈和盖体;所述密封圈包括环状的密封圈本体,所述密封圈本体外侧的底部沿所述密封圈本体的周向与一环状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两侧沿竖直方向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向上倾斜的凸块;在设备本体顶部开口处沿开口周向设置环状凹槽,所述底座插入所述凹槽中,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的槽壁过盈接触;所述盖体在所述设备本体的顶部开口处与所述密封圈本体外侧的顶部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酵用密封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密封圈和盖体;所述密封圈包括环状的密封圈本体,所述密封圈本体外侧的底部沿所述密封圈本体的周向与一环状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的两侧沿竖直方向分别设置至少一个向上倾斜的凸块;在设备本体顶部开口处沿开口周向设置环状凹槽,所述底座插入所述凹槽中,所述凸块与所述凹槽的槽壁过盈接触;所述盖体在所述设备本体的顶部开口处与所述密封圈本体外侧的顶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用密封槽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和所述密封圈本体接触处、在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设置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凹槽的开口端相接,所述挡块用于遮挡所述凹槽开口端的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酵用密封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两侧槽壁内侧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至少一个与所述凸块相匹配的限位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酵用密封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底部呈弧形,在所述设备本体的外围设置框架,所述框架用于支撑固定所述设备本体。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击水张子蓬李毅蔡仁树曹爱东王文锋程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