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活塞压缩机的泵体组件、活塞压缩机及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18498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活塞压缩机的泵体组件、活塞压缩机及换热系统。其中,用于活塞压缩机的泵体组件包括:曲轴;活塞连杆;活塞,曲轴通过活塞连杆驱动活塞运动;导油结构,设置在曲轴与活塞之间,以使曲轴处的润滑介质通过导油结构对活塞进行润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活塞压缩机的活塞易被磨损的问题。

Pump body assembly, piston compressor and heat exchange system for piston compressor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ump body component, a piston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 system for a piston compressor. Among them, the pump body components used for piston compressor include: crankshaft; piston connecting rod; piston, crankshaft drive piston movement through piston connecting rod; oil guide structure, set between crankshaft and piston, so that the lubricating medium at crankshaft lubricates piston through oil guid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piston of the piston compressor is easy to be worn in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活塞压缩机的泵体组件、活塞压缩机及换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泵体组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活塞压缩机的泵体组件、活塞压缩机及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变频活塞压缩机在冰箱、冷柜和酒柜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在活塞压缩机运行过程中,活塞处易发生摩擦,如活塞与气缸之间的摩擦、活塞与活塞销之间的摩擦及活塞连杆与活塞销之间的摩擦。然而,上述摩擦易导致活塞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振动及产生噪声,导致活塞、气缸及活塞连杆等结构易被磨损,影响活塞压缩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活塞压缩机的泵体组件、活塞压缩机及换热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活塞压缩机的活塞易被磨损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活塞压缩机的泵体组件,包括:曲轴;活塞连杆;活塞,曲轴通过活塞连杆驱动活塞运动;导油结构,设置在曲轴与活塞之间,以使曲轴处的润滑介质通过导油结构对活塞进行润滑。进一步地,活塞的侧壁上具有销轴孔,泵体组件还包括:活塞销,与活塞连杆连接,且活塞销穿设在销轴孔内,以使活塞连杆与活塞连接,从导油结构导出的润滑介质经由销轴孔进入至活塞销与活塞连杆的连接处。进一步地,导油结构上设置有导油通道,导油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曲轴和活塞。进一步地,导油结构上设置有导油槽,导油槽的两端分别连通曲轴和活塞。进一步地,导油结构上还设置有储油槽,曲轴处的润滑介质通过储油槽、导油槽流向活塞。进一步地,导油结构包括:本体,本体具有安装孔;滚动体,滚动体设置在安装孔内,且曲轴的一端穿过安装孔与滚动体接触,滚动体与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形成储油槽。进一步地,滚动体为轴承。进一步地,本体还具有与安装孔连通的安装槽,导油结构还包括导油板,导油板具有导油槽,且导油板设置在安装槽内。进一步地,导油槽的槽底为弧形面。进一步地,弧形面的曲率半径大于等于3mm。进一步地,导油板与本体胶接。进一步地,本体为支撑板。进一步地,储油槽的宽度大于或等于3mm。进一步地,导油槽的槽宽大于或等于3mm。进一步地,导油槽和/或储油槽的槽深大于等于2mm。进一步地,曲轴包括顺次连接的长轴、偏心部及与长轴同轴设置的短轴,且短轴位于长轴的上方,导油结构套设在短轴外且与短轴可枢转地连接。进一步地,泵体组件还包括:气缸座,具有供曲轴穿过的通孔及容纳活塞的内腔,且导油结构与气缸座紧固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活塞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泵体组件。进一步地,活塞压缩机还包括油泵,油泵的外表面具有螺旋上升的导油部,泵体组件的曲轴具有中心孔,油泵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中心孔内,且曲轴相对于油泵枢转运动。进一步地,中心孔包括顺次连接的安装段和导油段,且导油段位于安装段的上方,油泵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安装段内,润滑介质通过油泵流入导油段内后流向泵体组件的导油结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包括上述的活塞压缩机。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用于活塞压缩机的泵体组件包括曲轴、活塞连杆、活塞及导油结构。其中,曲轴通过活塞连杆驱动活塞运动。导油结构设置在曲轴与活塞之间,以使曲轴处的润滑介质通过导油结构对活塞进行润滑。这样,在泵体组件运行过程中,通过导油结构将曲轴处的润滑介质引导至活塞处,以对活塞进行润滑,进而降低活塞与泵体组件的其他结构(如活塞连杆)之间的摩擦作用,减少活塞的结构磨损,延长泵体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本申请中的泵体组件能够降低泵体组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及噪声,提高用户使用体验。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泵体组件的实施例一的曲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示出了图1中的泵体组件的曲轴的剖视图;图3示出了图1中的泵体组件的导油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泵体组件的实施例二的导油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的活塞压缩机采用实施例一中的泵体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技术的活塞压缩机采用实施例二中的泵体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以及图7示出了图6中的活塞压缩机的剖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曲轴;11、长轴;12、偏心部;13、短轴;131、第一导油孔;14、中心孔;15、第二导油孔;16、第三导油孔;20、活塞连杆;30、活塞;31、销轴孔;40、导油结构;41、导油槽;42、储油槽;43、本体;431、安装孔;432、安装槽;44、滚动体;45、导油板;50、活塞销;60、油泵;70、气缸座;80、电机。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活塞压缩机的活塞易被磨损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活塞压缩机的泵体组件、活塞压缩机及换热系统。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及图5所示,泵体组件包括曲轴10、活塞连杆20、活塞30及导油结构40。其中,曲轴10通过活塞连杆20驱动活塞30运动。导油结构40设置在曲轴10与活塞30之间,以使曲轴10处的润滑介质通过导油结构40对活塞30进行润滑。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泵体组件运行过程中,通过导油结构40将曲轴10处的润滑介质引导至活塞30处,以对活塞30进行润滑,进而降低活塞30与泵体组件的其他结构(如活塞连杆20)之间的摩擦作用,减少活塞30的结构磨损,延长泵体组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本实施例中的泵体组件能够降低泵体组件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及噪声,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在本实施例中,润滑介质为润滑液。这样,润滑液能够在曲轴10、导油结构40及活塞30处流动,进而提升润滑介质的润滑、冷却效果。可选地,润滑液可以为润滑油或者水、乳化液等润滑液。如图5所示,活塞30的侧壁上具有销轴孔31,泵体组件还包括活塞销50。其中,活塞销50与活塞连杆20连接,且活塞销50穿设在销轴孔31内,以使活塞连杆20与活塞30连接,从导油结构40导出的润滑介质经由销轴孔31进入至活塞销50与活塞连杆20的连接处。这样,进入销轴孔31的润滑介质能够对销轴孔31进行润滑,进而减小活塞销50与销轴孔31之间的摩擦作用力。之后,进入活塞销50与活塞连杆20连接处的润滑介质对二者连接处进行润滑,减小该连接处的摩擦系数,进而减小该连接处的摩擦作用力,延长泵体组件的使用寿命,减小振动及噪声,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具体地,活塞连杆20的一端与曲轴10可枢转地连接,活塞连杆20的另一端与活塞销50连接,活塞销50穿设在活塞30的销轴孔31内,以将活塞连杆20与活塞30装配在一起,在曲轴10的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活塞压缩机的泵体组件、活塞压缩机及换热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活塞压缩机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曲轴(10);活塞连杆(20);活塞(30),所述曲轴(10)通过所述活塞连杆(20)驱动所述活塞(30)运动;导油结构(40),设置在所述曲轴(10)与所述活塞(30)之间,以使所述曲轴(10)处的润滑介质通过所述导油结构(40)对所述活塞(30)进行润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活塞压缩机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曲轴(10);活塞连杆(20);活塞(30),所述曲轴(10)通过所述活塞连杆(20)驱动所述活塞(30)运动;导油结构(40),设置在所述曲轴(10)与所述活塞(30)之间,以使所述曲轴(10)处的润滑介质通过所述导油结构(40)对所述活塞(30)进行润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30)的侧壁上具有销轴孔(31),所述泵体组件还包括:活塞销(50),与所述活塞连杆(20)连接,且所述活塞销(50)穿设在所述销轴孔(31)内,以使所述活塞连杆(20)与所述活塞(30)连接,从所述导油结构(40)导出的所述润滑介质经由所述销轴孔(31)进入至所述活塞销(50)与所述活塞连杆(20)的连接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结构(40)上设置有导油通道,所述导油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曲轴(10)和所述活塞(30)。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结构(40)上设置有导油槽(41),所述导油槽(41)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曲轴(10)和所述活塞(3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结构(40)上还设置有储油槽(42),所述曲轴(10)处的润滑介质通过所述储油槽(42)、所述导油槽(41)流向所述活塞(3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结构(40)包括:本体(43),所述本体(43)具有安装孔(431);滚动体(44),所述滚动体(44)设置在所述安装孔(431)内,且所述曲轴(10)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孔(431)与所述滚动体(44)接触,所述滚动体(44)与所述安装孔(431)的孔壁之间形成所述储油槽(4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体(44)为轴承。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43)还具有与所述安装孔(431)连通的安装槽(432),所述导油结构(40)还包括导油板(45),所述导油板(45)具有所述导油槽(41),且所述导油板(45)设置在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传顺魏会军严耀宗崔中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