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壳、机壳单元以及外壳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8496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壳、机壳单元以及外壳单元。机壳在内部收容旋转驱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该旋转驱动装置将使反射从光源入射的入射光的光学部件旋转。机壳具有:筒状的第1筒部,其沿着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以及筒状的第2筒部,其与第1筒部的下方直接相连或间接相连。作为位于第1筒部的径向内侧的空腔的第1空腔是入射光的行进光路,并且连通到作为位于第2筒部的径向内侧的空腔的第2空腔。第2筒部在内部收容光学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第1筒部和第2筒部由单一部件构成。

Case, housing unit and shell uni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ousing, a shell unit and a shell unit. The housing internally receives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rotary drive device, which rotates the optical components reflecting the incident light incident from the light source. The casing has a first cylinder, which is arranged along the central axis extending up and down, and a second cylinder, which i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connected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first cylinder. The first cavity,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radial inner side of the first cylinder, is the traveling light pa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and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cavity,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radial inner side of the second cylinder. The second barrel part accommodates at least one part of the optical part internally. The first barrel part and the second barrel part are made up of a single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壳、机壳单元以及外壳单元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壳、机壳单元以及外壳单元。
技术介绍
以往,在头戴显示器(HMD)等中使用的、用于进行位置识别的扫描装置上搭载有使来自光源的入射光反射或透射的光学部件。关于以往的搭载光学部件的光学装置,在例如日本公表专利公报第2009-518667号公报中有所记载。日本公表专利公报第2009-518667号公报的装置具有机壳、顶部模块以及底部模块。机壳搭载光源,并且具有形成从光源发出的光的光路的侧壁。顶部模块位于机壳的上部,搭载受光和处理装置。底部模块位于机壳的下部,搭载用于引导光路的旋转反射镜。机壳、顶部模块以及底部模块是彼此不同的部件,它们使用多个固定器具而被组装起来。因此,每当形成各个部件时都需要不同的模具,存在成本增加的担忧。并且,组装工序更加复杂化,存在生产效率降低的担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通过利用单一部件来构成搭载光源和光学部件的机壳,从而能够抑制成本并且提高生产性。在本申请的示例性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是一种机壳,其在内部收容旋转驱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该旋转驱动装置使反射从光源入射的入射光的光学部件旋转。机壳具有:筒状的第1筒部,其沿着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以及筒状的第2筒部,其与所述第1筒部的下方直接相连或间接相连。作为位于第1筒部的径向内侧的空腔的第1空腔是入射光的行进光路,并且连通到作为位于第2筒部的径向内侧的空腔的第2空腔。第2筒部的内部收容光学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第1筒部和第2筒部由单一部件构成。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的一个实施方式,机壳由在内部具有从光源入射的入射光的行进光路的第1筒部和在内部收容反射入射光的光学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第2筒部构成,所述机壳由单一部件形成。由此,能够抑制成本并且提高生产性。参照附图并通过以下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的要素、特征、步骤、特点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机壳单元的立体图。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机壳单元的纵剖视图。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机壳单元的纵剖视图。图4是第2实施方式的外壳单元的纵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申请中,将与后文所述的马达(第1马达)的中心轴线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与马达(第1马达)的中心轴线垂直的方向称为“径向”、将沿着以马达(第1马达)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为“周向”。并且,在本申请中,将轴向作为上下方向,相对于马达(第1马达)将光源(第1光源)侧作为上,来对各部的形状和位置关系进行说明。但是,并非意为通过该上下方向的定义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机壳、机壳单元以及外壳单元的使用时的朝向。并且,在本申请中,“平行的方向”也包含大致平行的方向。并且,在本申请中,“垂直的方向”也包含大致垂直的方向。<1.第1实施方式><1-1.机壳单元的构成>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机壳单元4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机壳单元4具有旋转驱动装置1和机壳7。旋转驱动装置1的至少一部被收容在机壳7的内部中。<1-2.旋转驱动装置的构成>旋转驱动装置1是如下一种装置:使向径向(第1径向D1)反射从光源6入射的入射光60的光学部件旋转,并同时将反射光62射出到旋转驱动装置1的外部。在旋转驱动装置1的上方配置有光源6。光源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后文所述的马达10的中心轴线9上。从光源6射出沿着中心轴线9向下方前进的入射光60。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源6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机壳7的内部,通过粘接等被固定在机壳7上。但是,光源6也可以位于机壳7的外部、或者位于后文所述的外壳53的外部。旋转驱动装置1具有马达10和飞轮8。<1-3.马达的构成>首先,对马达10的构成进行说明。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机壳单元4的纵剖视图。图3是通过与图2不同的面来剖切第1实施方式的机壳单元4而得的纵剖视图。马达10具有:静止部2,其具有定子;以及旋转部3,其具有磁铁。静止部2相对于收容有旋转驱动装置1的机壳7相对静止。并且,静止部2通过嵌合、螺纹紧固、粘接等被固定在机壳7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旋转部3借助轴承部(省略图示)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静止部2以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在向静止部2所包含的线圈提供驱动电流时,在作为线圈的磁芯的多个齿上产生磁通。并且,通过齿与旋转部3所包含的磁铁之间的磁通的作用,在静止部2与旋转部3之间产生周向的扭矩。其结果为,旋转部3相对于静止部2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由此,被旋转部3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保持的飞轮8与旋转部3一起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另外,轴承部(省略图示)使用例如、静止部2与旋转部3隔着存在有润滑油的间隙对置、由润滑油产生流体动压的流体动压轴承。另外,轴承部(省略图示)也可以使用滚动轴承等其他结构的轴承。<1-4.飞轮的构成>接下来,对飞轮8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2和图3所示,飞轮8位于比光源6靠下方的位置,被支承于马达10的旋转部3的上端部。飞轮8使用例如卡合、或粘接剂等而固定在旋转部3的上表面上。飞轮8具有主体80以及包含反射镜61和透镜63的光学部件。主体80对反射镜61和透镜63分别进行支承。主体80的材料例如使用树脂。并且,反射镜61或透镜63的材料例如使用玻璃。作为玻璃的种类没有特殊限定。例如,不限于树脂制或金属制,能够应用有机玻璃和无机玻璃等。反射镜61具有板状的外形。反射镜61被固定在构成主体80的树脂部件上,反射镜6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中心轴线9上。并且,反射镜61相对于轴向和第1径向D1倾斜45°。入射光60入射到反射镜61的除周缘部之外的中央部。反射镜61例如使用全反射镜。透镜63具有圆盘状的外形。透镜63直接或借助与透镜63的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相接的透镜框(省略图示),通过粘接、卡合等而被固定在后文所述的主体80的贯穿孔83中。并且,在透镜63固定在主体80上的状态下,透镜63被配置成相对于第1径向D1成直角,即,与中心轴线9平行。透镜63的材料例如使用树脂。入射光60在飞轮8的内部被反射镜61反射,变成反射光62。反射光62透过透镜63的除了周缘部之外的中央部,射出到飞轮8的外部。主体80具有筒状部81和中空部82。筒状部81是沿着中心轴线9延伸的圆筒状的部件。中空部82是设置在主体80的内部的空腔。并且,在筒状部81的周向上的一部分处设置有在第1径向D1上贯穿筒状部81的贯穿孔83。该贯穿孔83中嵌入并固定有透镜63或与透镜63的周缘部相接的透镜框(省略图示)。另外,中空部82、反射镜61以及透镜63至少一部在第1径向D1上重叠。此外,在主体80的上表面上设置有贯穿孔84。贯穿孔84在中心轴线9上以及中心轴线9的周围在轴向上贯穿主体80的上表面的一部分或全部。从光源6射出的入射光60从比飞轮8的上表面靠上方的位置入射,穿过贯穿孔84后,在筒状部81的径向内侧的中空部82沿着中心轴线9向下方前进。然后,入射光60在反射镜61处被反射从而变成反射光62。反射光62进一步在中空部82中沿着第1径向D1前进,经由被嵌入筒状部81的贯穿孔83中的透镜63射出到旋转驱动装置1的外部。飞轮8的反射镜61与马达10的旋转部3一起以中心轴线9为中心旋转,同时使来自光源6的入射光60反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壳,其在内部收容旋转驱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该旋转驱动装置使反射从光源入射的入射光的光学部件旋转,所述机壳的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具有:筒状的第1筒部,其沿着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以及筒状的第2筒部,其与所述第1筒部的下方直接相连或间接相连,作为位于所述第1筒部的径向内侧的空腔的第1空腔是所述入射光的行进光路,并且连通到作为位于所述第2筒部的径向内侧的空腔的第2空腔,所述第2筒部的内部收容所述光学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1筒部和所述第2筒部由单一部件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30 JP 2017-0682901.一种机壳,其在内部收容旋转驱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该旋转驱动装置使反射从光源入射的入射光的光学部件旋转,所述机壳的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具有:筒状的第1筒部,其沿着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以及筒状的第2筒部,其与所述第1筒部的下方直接相连或间接相连,作为位于所述第1筒部的径向内侧的空腔的第1空腔是所述入射光的行进光路,并且连通到作为位于所述第2筒部的径向内侧的空腔的第2空腔,所述第2筒部的内部收容所述光学部件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1筒部和所述第2筒部由单一部件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是树脂制成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是金属制成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筒部的直径比所述第1筒部的直径大。5.一种机壳单元,其具有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所述机壳和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具有:马达,其具有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的旋转部;以及飞轮,其具有所述光学部件,被支承于所述旋转部,借助于所述旋转部而以所述中心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第2筒部具有设置在周向上的至少一部分处的开口部,所述入射光被所述光学部件反射后的反射光经由所述开口部而射出到旋转驱动装置的外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筒部还具有第2贯穿孔,所述第2贯穿孔在与所述开口部不同的位置处在径向上贯穿所述第2筒部。7.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井洋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