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感力矩模拟机构及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8385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路感力矩模拟机构及车,涉及汽车领域。路感力矩模拟机构包括传动组件、扭杆、角度传感器、控制器及反馈组件,传动组件的一端用于与转向管柱连接,用于传递转向管柱的转矩;扭杆与传动组件连接,用于在转矩的作用下发生变形;角度传感器与扭杆连接,用于检测扭杆的变形角度;控制器与角度传感器及反馈组件连接,用于依据变形角度控制反馈组件产生与转矩匹配的反向扭矩;反馈组件与传动组件连接,用于将反向扭矩通过传动组件传递至转向管柱。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路感力矩模拟机构能够模拟车路感反馈,使驾驶员在操作时需要克服反向扭矩,既能准确感知驾驶员的输入,又能提供与车相适应的路感,提高驾驶员的体验感。

A road feeling torque simulation mechanism and vehicl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oad feeling torque simulation mechanism and a vehicle, which relates to the automobile field. Road induction torque simulation mechanism includes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torque rods, angle sensors, controllers and feedback components. One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is used to connect with the steering string for transmitting the torque of the steering string; the torque bar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component for deforming under the action of torque; and the angle sens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rque bar for transmitting the torque of the steering string. The cont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angle sensor and the feedback module to control the feedback module to produce the reverse torque matching the torque according to the deformation angle, and the feedback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ransmission module to transfer the reverse torque to the steering string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module. The road feeling torque simulation mechanism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simulate the feedback of the road feeling, so that the driver needs to overcome the reverse torque when operating, can accurately perceive the input of the driver, and can provide the road feeling adapted to the vehicle, so as to improve the sense of experience of the dri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感力矩模拟机构及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路感力矩模拟机构及车。
技术介绍
传统的转向系统(机械式、液压式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保证了汽车按驾驶员的意志行驶,但是由于其转向传动比固定,汽车的响应特性随着车速和方向盘转角变化,因此驾驶员必须随着变化的特性做出补偿,从而保证汽车在不同的工况下都能按意愿行驶。但这影响了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驾驶舒适性。因此,线控转向系统应运而生。线控转向系统可以自由设计转向系统的力传递特性和角传递特性,给汽车的转向特性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汽车线控转向系统中,传统转向系统的部件,比如转向柱、中间轴、泵等都被取消了。转向操作机构和转向执行机构之间的机械连接被各种电子-机械执行机构所取代。这使得车辆能通过电气驱动系统的电信号来控制车轮和方向盘。在线控转向系统中,驾驶员进行转向操作的机构和具体的转向执行机构发生了分离,导致整车的路感不能传递到驾驶员手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感力矩模拟机构,能够提高驾驶员的体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能够提高驾驶员的体验。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路感力矩模拟机构,包括传动组件、扭杆、角度传感器、控制器及反馈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用于与转向管柱连接,用于传递所述转向管柱的转矩;所述扭杆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用于在所述转矩的作用下发生变形;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扭杆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扭杆的变形角度;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角度传感器及所述反馈组件连接,用于依据所述变形角度控制所述反馈组件产生与所述转矩匹配的反向扭矩;所述反馈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用于将所述反向扭矩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传递至所述转向管柱。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反馈组件包括驱动件及反馈件;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用于依据所述变形角度,控制所述驱动件的产生与所述转矩匹配的反向扭矩;所述反馈件与所述驱动件及所述传动组件连接,用于依据所述反向扭矩转转动,并将所述反向扭矩传递至所述传动组件。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反馈件包括第一传动件及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配合。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及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及第二传动轴通过扭杆连接。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第二传动轴连接,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凹槽,用于安装所述角度传感器。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路感力矩模拟机构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用于所述传动组件的转动角度。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件、第一限位板及第二限位板,所述限位件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及所述第二限位板分别设置在所述限位件的两端,所述限位件可转动地相对于传动组件滑动,以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限位板或所述第二限位板抵持。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三转动轴及限位块,所述第三转动轴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三转动轴配合,可相对于所述第三转动轴可转动地滑动。进一步地,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路感力矩模拟机构还包括外壳,所述传动组件、所述扭杆、所述角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及所述反馈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包括第一端盖、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三壳体及第二端盖,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三壳体及所述第二端盖依次连接。一种车,包括路感力矩模拟机构,所述路感力矩模拟机构包括传动组件、扭杆、角度传感器、控制器及反馈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用于与转向管柱连接,用于传递所述转向管柱的转矩;所述扭杆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用于在所述转矩的作用下发生变形;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扭杆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扭杆的变形角度;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角度传感器及所述反馈组件连接,用于依据所述变形角度控制所述反馈组件产生与所述转矩匹配的反向扭矩;所述反馈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用于将所述反向扭矩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传递至所述转向管柱。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路感力矩模拟机构及车的有益效果是:在本专利技术中,路感力矩模拟机构包括传动组件、扭杆、角度传感器、控制器及反馈组件,传动组件的一端用于与转向管柱连接,用于传递转向管柱的转矩;扭杆与传动组件连接,用于在转矩的作用下发生变形;角度传感器与扭杆连接,用于检测扭杆的变形角度;控制器与角度传感器及反馈组件连接,用于依据变形角度控制反馈组件产生与转矩匹配的反向扭矩;反馈组件与传动组件连接,用于将反向扭矩通过传动组件传递至转向管柱。在本专利技术中,角度传感器检测扭杆的变形角度,控制器依据变形角度控制反馈组件产生转矩相匹配的反向扭矩,并将该反向扭矩通过传动组件反馈至转向管柱,模拟车路感反馈,使驾驶员在操作时需要克服反向扭矩,既能准确感知驾驶员的输入,又能提供与车相适应的路感,提高驾驶员的体验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路感力矩模拟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路感力矩模拟机构的结构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路感力矩模拟机构的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路感力矩模拟机构的反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路感力矩模拟机构的限位组件的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路感力矩模拟机构;110-反馈组件;112-驱动件;114-反馈件;1142-第一传动件;1144-第二传动件;120-传动组件;122-第一传动轴;124-第二传动轴;126-支撑座;128-凹槽;130-扭杆;140-角度传感器;150-控制器;160-外壳;162-第一端盖;164-第一壳体;166-第二壳体;168-第三壳体;169-第二端盖;170-限位组件;172-限位件;1722-第三转动轴;1724-限位块;174-第一限位板;176-第二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路感力矩模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组件、扭杆、角度传感器、控制器及反馈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用于与转向管柱连接,用于传递所述转向管柱的转矩;所述扭杆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用于在所述转矩的作用下发生变形;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扭杆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扭杆的变形角度;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角度传感器及所述反馈组件连接,用于依据所述变形角度控制所述反馈组件产生与所述转矩匹配的反向扭矩;所述反馈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用于将所述反向扭矩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传递至所述转向管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感力矩模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组件、扭杆、角度传感器、控制器及反馈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用于与转向管柱连接,用于传递所述转向管柱的转矩;所述扭杆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用于在所述转矩的作用下发生变形;所述角度传感器与所述扭杆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扭杆的变形角度;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角度传感器及所述反馈组件连接,用于依据所述变形角度控制所述反馈组件产生与所述转矩匹配的反向扭矩;所述反馈组件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用于将所述反向扭矩通过所述传动组件传递至所述转向管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感力矩模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组件包括驱动件及反馈件;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件连接,用于依据所述变形角度,控制所述驱动件的产生与所述转矩匹配的反向扭矩;所述反馈件与所述驱动件及所述传动组件连接,用于依据所述反向扭矩转转动,并将所述反向扭矩传递至所述传动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路感力矩模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件包括第一传动件及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件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感力矩模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及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及第二传动轴通过扭杆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路感力矩模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斌刘太强陈清秋
申请(专利权)人:荆州恒隆汽车技术检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